-
公开(公告)号:CN1196385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1265.8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皇马开眉客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浙江皇马尚宜新材料有限公司 , 浙江绿科安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7C29/42 , C07C33/0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学品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癸炔二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溶剂降温后,与催化剂混合,然后通入乙炔并升温至反应温度;再滴加甲基异丁基酮,滴加结束后,保温反应,得到第一产物体系;再向其中加入水,分层分离后得到癸炔二醇粗品;最后对其进行精馏,并回收溶剂,制得癸炔二醇;该催化剂包括甲醇盐和四丁基氢氧化铵。本发明提供的癸炔二醇的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进而提高产品收率;且其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能够实现回收溶剂的100%套用,且连续套用10次制备癸炔二醇,仍具有优异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是一种原料成本低、安全绿色的生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064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91852.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重庆格林嘉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9/48 , B01J23/843 , B01J23/889 , B01J37/02 , C07C29/42 , C07C33/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所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0~90%的载体和铜铋金属助剂的复合氧化物,所述的铜铋金属助剂的复合氧化物中,铜的含量为2~30%,铋的含量为2~20%,金属助剂的含量为2~15%,其中所述的金属助剂包括铈、锰、铁、钴或锌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负载型催化剂用于炔醛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保证产物丙炔醇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收率,甲醛的转化率高达96.77%,以甲醇溶液作为反应溶剂,丙炔醇选择性和产率可高达63%和50%。且本发明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0760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07720.2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西南化工(眉山)有限公司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乐乐 , 苏敏 , 付炼 , 谢辉辉 , 胡志彪 , 张新波 , 郑珩 , 冯超群 , 张明胜 , 谭建冬 , 梁立 , 惠武卫 , 杜勇 , 张俊 , 刘毅 , 傅涵 , 罗天才 , 张尧 , 周雨
IPC: B01J23/843 , B01J37/03 , B01J37/00 , C07C29/42 , C07C33/0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合成1,4‑丁炔二醇的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铜、铋混合盐溶液;2)配制碱溶液;3)采用先反加再并加的沉淀方式将铜、铋混合盐溶液和碱溶液滴加到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4)沉淀结束后加入碳酸氢盐溶液进行陈化;5)陈化结束后,将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铋前驱体Ⅰ;6)按照前述步骤二次投料、沉淀,将铜铋前驱体Ⅰ一起加入到反应釜内一起陈化;7)陈化结束后,将溶液过滤、洗涤后得到铜铋前驱体Ⅱ,将铜铋前驱体Ⅱ制成浆液;8)进行喷雾造粒,得到铜铋催化剂。该方法制备的多层核壳铜铋催化剂具有粒径可控,颗粒分布均匀,活性好,无有机物残留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471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4302.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石河子大学
IPC: B01J23/644 , C07C29/42 , C07C33/046
Abstract: 本发明为及一种MOF衍生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一种MOF衍生铜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有均苯三甲酸、铜盐的无水乙醇溶液,在100‑120℃下反应22‑26h;(2)将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MOF前驱体;(3)采用浸渍法将铋负载到所述的MOF前驱体上后,干燥、煅烧,得所述的MOF衍生铜铋催化剂。本发明所述的一种MOF衍生铜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采用MOF衍生碳为载体,以Cu2O为活性组分,Bi为辅助组分,采用水热和浸渍法制备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热解的方式获得碳负载铜铋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铜流失少、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423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80024355.1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巴斯夫公司
IPC: B01J38/02 , B01J23/843 , B01J23/94 , B09B3/40 , C07C29/42 , C07C33/046 , B09B101/95
Abstract: 一种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甲醛和乙炔淤浆床反应制备1,4‑丁炔二醇用的铜铋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1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05168.0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IPC: B01J19/00 , C07C29/42 , C07C33/0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3‑己炔‑2,5‑二醇的连续流反应系统及方法,连续流反应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乙醛发生器、止回容器、气体增压器和微通道反应器,微通道反应器包括依次连通的混合区和反应区,混合区和反应区均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微通道反应模块,气体增压器的出气口接于反应区的通道进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合成3‑己炔‑2,5‑二醇的连续流反应,反应条件控制精确,具备安全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01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80083034.4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帝斯曼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维尔纳·邦拉蒂 , 沃夫·库恩滋 , 贝伦·涅托-奥尔特加 , 乔纳森·艾伦·米德洛克
IPC: C07C29/42 , C07C33/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炔化特定α,β‑不饱和酮以产生叔炔醇的改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0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9076.3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康化(上海)新药研发有限公司
IPC: C07C269/00 , C07C271/22 , C07C29/42 , C07C33/042 , C07C303/28 , C07C309/04 , C07C231/12 , C07C233/47 , C12P41/00 , C12P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Fmoc‑L‑3‑(叔丁基乙炔)丙氨酸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目前没有工业化合成方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合成步骤如下:第一步,在叔丁基乙炔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滴加入拔氢试剂,再加入多聚甲醛,得到化合物1;第二步,化合物1在二氯甲烷中和甲磺酸酐及有机碱反应得到化合物2;第三步,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与碱反应,生成中间体与化合物2反应得到化合物3;第四步,化合物3在二氧六环和水中与氢氧化钠反应,水解,再盐酸调pH=3,脱羧生成化合物4;第五步,化合物4在pH为弱碱性水溶液中,经L‑乙酰化酶作用下,拆分生成L型中间体,再与Fmoc‑OSu反应得到化合物5。
-
公开(公告)号:CN1137356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133243.9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9/42 , C07C33/044 , C07C33/042
Abstract: 一种联产二甲基己炔二醇和甲基丁炔醇的方法,以丙酮和乙炔作原料,氢氧化钾作催化剂,有机溶剂作分散剂,先将丙酮与常压或低压的乙炔在较低温度下反应生成甲基丁炔醇‑氢氧化钾络合物,再将其与丙酮混合后快速通过高温反应管反应生成二甲基己炔二醇。反应产物则采取先蒸馏分离甲基丁炔醇,后水萃取分离二甲基己炔二醇的方式分别回收产物组分。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副反应少以及催化剂用量少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42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110187263.8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巴斯夫公司
IPC: B01J23/843 , B01J23/72 , B01J21/08 , C07C29/42 , C07C33/046 , C07C29/154 , C07C31/12 , B01J37/00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16 , B01J35/51 , B01J35/63 , B01J35/4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包括:用水溶液浸渍金属氧化物载体以形成所浸渍的载体;将所述浸渍载体干燥以形成干燥的浸渍载体;以及在空气中对所述干燥的浸渍载体进行热处理以形成所述催化剂;其中:所述水溶液包括铜盐;以及约3wt%到约15wt%C3‑C6多官能羧酸;且所述催化剂包括约5wt%到约50wt%氧化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