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T型双边驱动磁浮列车系统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36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42861.X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T型双边驱动磁浮列车系统,涉及磁浮列车系统技术领域。实现了磁悬浮列车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解耦,降低了磁悬浮列车的控制复杂度,保证了磁浮列车的安全运行。该系统包括车体结构、倒双T型支撑梁、悬浮系统、安全限位与制动系统和驱动系统;车体结构包括列车车辆和设置在列车车辆底部的悬浮架;悬浮架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向设置的C字架;倒双T型支撑梁包括底梁和设置在底梁的上表面上的两个导轨;底梁的中心处设有中间梁;C字架相对于中间梁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悬浮系统设置在悬浮架的底面与导轨的上表面之间;驱动系统和安全限位与制动系统均设置在中间梁的侧面与C字架之间。本申请用于提升悬浮驱动系统的性能。

    磁浮列车用电磁铁及其构造方法以及散热性能提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945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553486.1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孙彦 林国斌 韩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浮列车用电磁铁及其构造方法以及散热性能提高方法,所述电磁铁的磁极包括:铁芯、饼状线圈,以及封装所述铁芯及所述饼状线圈的环氧树脂;其中,所述饼状线圈由铝箔与绝缘薄膜并绕多匝制成,所述绝缘薄膜的厚度低于预设厚度阈值范围。本发明的多匝饼状线圈采用“0.006mm”的绝缘薄膜作为匝间绝缘,并且使用导热系数更高的环氧树脂对铁芯和线圈进行封装;在不改变磁极模具的情况下,电磁铁磁极散热性能改善;在温升相同的条件下,励磁电流增加,电磁铁承载能力提高;导热系数更高的环氧树脂封装可进一步改善磁极散热性能。

    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模块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54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606144.4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速磁浮车辆悬浮模块结构及设计方法,悬浮模块包括纵梁、分别连接纵梁横向两端的托臂、固定在托臂底部的托臂连接件、以及设置在两个托臂连接件之间的悬浮磁铁,所述悬浮磁铁包括磁极、以及分别夹设在磁极两侧表面的外磁极板和内磁极板,所述外磁极板和内磁极板的底部两端均由所述托臂连接件承托连接,所述托臂连接件与外磁极板和内磁极板之间均设有调整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调整垫,最终使悬浮磁铁磁极板的悬浮面车辆额定状态下悬浮时,保证磁极板悬浮面与轨道悬浮面处于接近平行的状态。

    一种控制板异构冗余的悬浮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333507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25784.4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板异构冗余的悬浮控制器,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的输入端连接磁浮列车的传感器,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的输出端连接主控板,主控板产生控制电流作用于磁浮列车的电磁铁,第一控制板上设有生命信号发送接口,第二控制板上设有与生命信号发送接口相连的生命信号接收接口,第二控制板上还设有连接主控板的切换使能信号输出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了第一控制板和第二控制板双备份冗余设计,两个控制板共用一个主控板,只需在一个控制板故障时切换至另一个控制板即可,在保证悬浮控制可靠性的前提下避免了冗余设计导致的大幅增重问题。

    一种满足磁浮车辆小曲线通过的走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43784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810089533.X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磁浮车辆小曲线通过的走行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悬浮架,每个悬浮架两侧分别设有2组悬浮脚,每组悬浮脚分别包括外侧悬浮脚和内侧悬浮脚,悬浮架内以及悬浮架之间依次设置悬浮电磁铁,位于同一悬浮架内的悬浮电磁铁两端通过固定一系悬挂结构与该悬浮架上的内侧悬浮脚连接,相邻悬浮架之间的悬浮电磁铁一端通过固定一系悬挂结构与对应端悬浮架的外侧悬浮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纵向游动式一系悬挂结构与对应端悬浮架的外侧悬浮脚连接,走行结构首末两端的悬浮架的外侧悬浮脚通过固定一系悬挂结构与悬浮电磁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磁浮车辆小曲线通过能力,为高速磁浮车辆技术转换到城市轨道交通运用提供了可能。

    抑制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横向冲击干扰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97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43062.X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磁浮列车悬浮系统横向冲击干扰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刻的垂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的采样信息;对采样信息进行高速滤波处理得到垂向加速度变化值和横向加速度变化值;判断横向加速度变化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是,则中止当前步骤,重新获取采样信息;若否,则将垂向加速度变化值和横向加速度变化值作为变化参量参与悬浮控制算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获取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加速度信息,能够有效地分辨和选择出加速度变化是由横向冲击还是电磁铁垂向运动引起的,通过有选择地对垂向加速度变化进行响应,避免由于错误控制引起系统失稳。

    用于磁浮列车的悬浮、导向及驱动一体化电磁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240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5201.0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磁浮列车的悬浮、导向及驱动一体化电磁铁装置,该结构包括:车载结构:包括车载U型结构、设置在车载U型结构中心线处的悬浮‑驱动电磁铁以及设置在车载U型结构两侧壁的悬浮‑导向电磁铁;轨道结构:包括倒U型轨道结构以及设置在倒U型轨道结构中心线处的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同时实现悬浮、导向及驱动功能,降低磁浮列车磁力系统控制的复杂度,提高车上电磁铁的集成度和控制的统一性,降低车体重量和悬浮导向功耗等优点。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21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19806.8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磁浮列车悬浮系统调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字孪生构建步骤:构建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数字孪生体,该数字孪生体与所述磁浮列车悬浮系统间进行通信连接;悬浮数据采集与感知步骤:所述磁浮列车悬浮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和感知悬浮数据,并将所述悬浮数据实时传送到所述数字孪生体中;悬浮系统调试步骤:通过可视化手段实时观测和调试所述数字孪生体的悬浮状态,从而反作用于所述磁浮列车悬浮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验证了在列车运行工况有显著变化时参数调试的有效性,基于数字孪生体虚拟模型进一步提高了调试精确度,并且改善了调试人员的工作环境,降低了人力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一种磁浮列车测速测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18938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973431.4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浮列车测速测距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列车底部的多组电感式接近开关组、设置在列车激活端和非激活端车载设备柜中的测速测距控制箱、设置在测速测距控制箱底部用以检测列车加速度的数字伺服式加速度传感器、电感式接近开关检测对象以及设置在列车两端测速测距控制箱内的测速测距控制单元,所述的测速测距控制单元分别与数字伺服式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感式接近开关组连接,所述的电感式接近开关检测对象为轨道上平行分布的金属轨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精确测量、环境适应性强、测量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可用性强、可靠安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