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099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86795.2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托法替尼手性胺砌块中的应用。通过酶法耦联的辅酶再生系统,本发明所述亚胺还原酶突变体可以高效催化外消旋的1‑苄基‑4‑甲基哌啶‑3‑酮底物进行动态动力学拆分和不对称还原胺化,精准合成托法替尼手性胺砌块—(3R,4R)‑1‑苄基‑N‑4‑二甲基哌啶‑3‑胺。相对于传统的拆分方法,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以及产品收率高、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在托法替尼手性胺中间体的合成中展现出优良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81238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059410.3
申请日:2024-08-03
Applicant: 吉尔多肽生物制药(大连市)有限公司
IPC: C07C227/18 , C07C231/06 , C07C233/47 , C07C229/28 , C07C231/02 , C07C233/51 , C12P13/02 , C12P13/04 , C12P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β‑甲基环己基丙氨酸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合成方法原料昂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1)乙酰基环己酮在碱的作用下与异腈基乙酸甲酯反应生成Z式和E式双健混合物,通过柱层析获得Z式化合物1和E式化合物1’。(2)双健化合物1通过Pd/C氢化得外消旋化合物2。(3)酸解得外消旋化合物3。(4)苯乙酰保护得外消旋化合物4。(5)酶解拆分得(2S,3R)‑β‑甲基环己基丙氨酸和苯乙酰保护的(2R,3S)‑β‑甲基环己基丙氨酸。(6)酸解得(2R,3S)‑β‑甲基环己基丙氨酸。
-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5949.0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杭州文德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酶突变体及在制备(R)‑2‑四氢糠酸甲酯中的应用,所述酰胺酶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第30位、第62位、第80位、第254位氨基酸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提供的酰胺酶突变体能在大肠杆菌工程菌中表达,生物酶催化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条件要求较低,产率高,光学纯度高,符合国家绿色催化的大方向。本发明酰胺酶突变体以工程菌的湿菌体形式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终浓度80g/L能在8‑10h之内将0.8M底物彻底拆分,产率最高可达45.7%,ee值在99%以上,产率和ee值均优于目前市面方法平均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652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64525.0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第50位、第52位、第331位这三个位点中至少有一个氨基酸进行置换;第50位天冬酰胺Asn突变为组氨酸His或精氨酸Arg,第52位亮氨酸Leu突变为天冬酰胺Asn,第331位丙氨酸Ala突变为丝氨酸Ser;通过对D‑氨基酸氧化酶的活性位点进行突变,最终获得的突变体提高了在氧化D‑草铵膦为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的生产工艺中的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7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5950.3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杭州文德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替戈拉生中间体中的应用,所述突变体是将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第116位、146位、193位氨基酸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所述羰基还原酶突变体能够在大肠杆菌工程菌中表达,突变体SDRG‑F116C‑G146R‑L193S酶活提高8.4倍,最终在菌体终浓度为11dcw g/L能将1mol/L的5,7‑二氢‑4H‑苯并吡喃‑4‑酮在14h之内转化率达到99%以上,纯度为99.5%,收率98%,解决了转化率低、产率低、底物负载量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029416.2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L‑草铵膦的合成方法。所述L‑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包括:以海因衍生物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在L‑海因酶与L‑N‑氨甲酰水解酶,或L‑海因酶与酸性物质的作用下,反应得到L‑草铵膦。本发明提供的L‑草铵膦的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三废产生量少、成本低、L‑草铵膦产品的纯度和收率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0205.2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大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筛选及发酵领域,公开了一株产(‑)γ‑内酰胺酶的氧化微杆菌的筛选方法。本发明以(±)γ‑内酰胺为唯一碳源,才用平板筛选法初筛、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复筛,从深海海泥样品中成功筛选到一株产(‑)γ‑内酰胺的菌株,鉴定为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hydrocarbonoxydans)。该发明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为产(‑)γ‑内酰胺酶菌株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0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04300.4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S)‑玻色因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假丝酵母菌CandidaorthopsilosisCo的羰基还原酶CoCR13为来源进行酶的改造,并对其突变体进行了筛选,确定了影响初始羰基还原酶酶学性质的关键残基,同时获得了具有高活性的羰基还原酶突变体。本发明筛选得到的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在催化1‑C‑(β‑D‑吡喃木糖基)‑丙酮在制备(S)‑玻色因的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效率,催化效率在1.0~1.7 mM‑1S‑1的范围内,同时,所获得的(S)‑玻色因的光学纯度高,ee值均在99.4~99.9%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3677.4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上海博纳赛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组合、重组工程菌及制备其的方法和应用。所述酶组合包括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酮泛解酸内酯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和酮泛解酸还原酶。所述重组工程菌包括所述酶组合或含有编码所述酶组合的核苷酸序列的重组载体。利用本发明的重组工程菌制备D‑泛解酸内酯,能够在高浓度底物条件下显著提高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的选择性和反应效率、显著降低中间产物酮泛解酸的积累,提高产品转化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