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737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1178041.0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监控方法、装置、监控系统及车辆。在本方案中,通过获取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的出水温度等第一运行参数,然后在发动机运行在指定工况时,获取发动机的润滑系统的第二运行参数。其中,第二运行参数包括靠近润滑系统中的油泵端的润滑油的第一压强值和远离油泵端的润滑油的第二压强值。由于润滑油的劣化率与第一压强值和第二压强值存在关联关系,因此,根据第二运行参数及预设算法,可以确定润滑油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括润滑油的劣化率,如此,可以实现劣化的自动检测,利用油泵近端的第一压强值和远端的第二压强值,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7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97422.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N7/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系统、车辆以及控制方法。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控制阀装置、第一出液油路和第二出液油路。第一出液油路的进油端和第二出液油路的进油端分别通过控制阀装置与油泵的出口连接;控制阀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控制阀装置导通第一出液油路的进液端和油泵的出口,且导通第二出液油路的进液端和油泵的出口;在第二状态下,控制阀装置导通第二出液油路的进液端和油泵的出口,且截断第一出液油路的进液端和油泵的出口。本发明涉及的润滑系统,在控制阀装置的作用下,润滑系统可以选择性地向变速组件供给或停止供给润滑油,油泵的转速可以降低,功耗更小,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055873.1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车辆及介质,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发动机的启动信号,获取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其中,运行参数包括VVT供油道油压;判断VVT供油道油压是否达到预设的相位器开启油压;若VVT供油道油压达到相位器开启油压,则根据运行参数直接执行VVT系统PID控制策略;若VVT供油道油压没有达到相位器开启油压,则根据运行参数先执行VVT系统油压提升控制策略,当VVT供油道油压达到相位器开启油压后,再执行VVT系统PID控制策略。本申请不仅能够降低发动机的故障发生率,还能够大幅度缩短发动机启动后气门正时可变的启动时间,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3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38189.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包括主油路、与主油路连通的横向油路,所述横向油路位于第一纵向油路和第二纵向油路的下方;由主油路供给的润滑油在横向油路里朝第一VVT进油路和第二VVT进油路两个方向流动;所述第一VVT进油路与第一凸轮轴轴颈环形油槽相通,润滑油经第一凸轮轴轴颈环形油槽流入与其相通的第一纵向油路进油管,为VVT提供润滑油;并且所述第一凸轮轴轴颈环形油槽与第一纵向油路进油管相通,第一纵向油路进油管与第一纵向油路相通;所述第一纵向油路与第一挺柱安装孔和第一凸轮轴轴颈供油路相通。本发明的布置空间小,有利于缩小发动机尺寸;纵向油路内的机油压力能够快速建立,并能保证VVT供油油路压力波动在合理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3920913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10008998.5
申请日:2013-01-1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加工发动机气缸体缸孔的工艺缸盖,由工艺缸盖上层、工艺缸盖中层和工艺缸盖底层三层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所述工艺缸盖中层采用与被模拟缸盖材质相同的铝合金板,其上有与被加工的缸体的缸孔直径大小相同的孔,通过CAE计算可以模拟缸盖变形量,模拟真实的缸盖。所述工艺缸盖上层和工艺缸盖底层采用钢板,目的是减少重复使用导致工艺缸盖的累积变形和磨损,它们在与工艺缸盖中层上的缸孔对应位置设置有工艺过孔。采用本工艺缸盖加工缸孔,能够使缸孔在组装发动机缸盖后尽可能最小程度失圆甚至完全不失圆,从而减小活塞环与缸孔壁摩擦阻力,减少磨合期磨损量以及油耗,提高密封性能,提高发动机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16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415014.0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路结构,包括气缸盖主油路、凸轮轴润滑油路、涡轮增压器润滑油路、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控制油路和液压挺柱与滚子摇臂组件的控制及润滑油路,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控制油路包括布置在凸轮轴盖内的第一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控制油路、布置在气缸盖罩内的第二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控制油路;在凸轮轴盖与气缸盖的结合面上设有油腔,油腔分别与第一可变气门正时机构控制油路入口、气缸盖主油路的出口及液压挺柱与滚子摇臂组件控制润滑油路入口相连通;涡轮增压器润滑油路与气缸盖主油路相连通。本发明能够降低气缸盖的制造难度和成本,避免各油路之间的相互影响,改善发动机冷启动时的动力性、排放和NVH。
-
公开(公告)号:CN10307526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79446.5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和气缸盖油室,在所述气缸盖本体的进气侧设有三个进气侧回油道,所述进气侧回油道上端的进气侧回油道入口与气缸盖油室连通,进气侧回油道下端与曲轴箱连通;在所述气缸盖本体的排气侧设有三个排气侧回油道,所述排气侧回油道上端的排气侧回油道入口与气缸盖油室连通,排气侧回油道下端与曲轴箱连通。本发明能够使曲轴箱通风良好,且能减少机油的消耗,具有通用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34249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94642.0
申请日:2011-12-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油气分离腔的凸轮轴盖,包括凸轮轴盖本体和连接在其上面的盖板,在所述凸轮轴盖本体上的两个用于安装轴承部位之间设有弧形隔板,该弧形隔板的顶部与凸轮轴盖本体的上面有距离,弧形隔板与盖板之间形成油气分离腔,在油气分离腔的最低处设有回油孔;在所述油气分离腔内设有油气分离挡板,该油气分离挡板的安装螺栓孔与设在凸轮轴盖本体的安装螺栓孔对应重合;在油气分离挡板靠近凸轮轴盖本体侧壁的部位设有开口,形成混合气通路。本发明在传统整体式凸轮轴盖基础上,增加油气分离腔结构,辅助以盖板实现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功能和凸轮轴室的密封;使发动机无需再布置专门的油气分离装置,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降低了发动机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425475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383239.8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包括由通气盖板和气缸盖罩构成的PCV阀油气分离腔和通气管油气分离腔、与PCV阀油气分离腔相通的针式PCV阀、与通气管油气分离腔相通的通气管,其特征是:通气管油气分离腔的容积大于PCV阀油气分离腔的容积;两个设在气缸盖罩上的第一窜气通道的一端均位于通气管油气分离腔内、另一端均与气缸盖上的第二窜气通道相对应,第二窜气通道与曲轴箱上的第三窜气通道相对应;在通气管油气分离腔的底部设有三个回油孔,在PCV阀油气分离腔底部设有两个回油孔。由于扫气效果明显改善,使曲轴箱内的窜气及时排入进气系统,防止窜气加速机油变质和腐蚀机件;通气管通路的油气分离效率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油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165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438189.9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VT发动机气缸盖润滑油路,包括主油路、与主油路连通的横向油路,所述横向油路位于第一纵向油路和第二纵向油路的下方;由主油路供给的润滑油在横向油路里朝第一VVT进油路和第二VVT进油路两个方向流动;所述第一VVT进油路与第一凸轮轴轴颈环形油槽相通,润滑油经第一凸轮轴轴颈环形油槽流入与其相通的第一纵向油路进油管,为VVT提供润滑油;并且所述第一凸轮轴轴颈环形油槽与第一纵向油路进油管相通,第一纵向油路进油管与第一纵向油路相通;所述第一纵向油路与第一挺柱安装孔和第一凸轮轴轴颈供油路相通。本发明的布置空间小,有利于缩小发动机尺寸;纵向油路内的机油压力能够快速建立,并能保证VVT供油油路压力波动在合理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