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3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1556.8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E02D27/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确定桥梁桩基截面初始屈服弯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若干不同桩径和不同截面配筋率的桩基,计算每一桩基在不同轴力作用下的截面初始屈服弯矩,以一桩基的桩径、截面配筋率、所有轴力及其对应的截面初始屈服弯矩为一组采样数据,得到若干组采样数据;将每一组采样数据分为小偏心段和大偏心段;对所有的小偏心段和大偏心段的计算数据分别进行拟合,确定小偏心段拟合方程和大偏心段拟合方程。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弯矩‑曲率的分析法的计算工作量大且分析耗时长,不适用于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47376.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桥墩减震率的快速计算方法,包括:确定桥梁抗震基本体系,建立抗震受力及计算模型;桥梁包括主梁、桥墩、设于主梁和桥墩之间的减隔震支座;获取不设置减隔震支座时桥墩墩底的内力响应,以得到第一剪力、第一弯矩;获取设置减隔震支座时桥墩墩底的内力响应,以得到第二剪力、第二弯矩;计算桥墩减震率。本申请根据桥梁抗震基本体系建立抗震受力及计算模型,获取设置减隔震支座前后桥墩墩底的内力响应来快速计算出桥墩减震率,以减震率度量减隔震支座应用于桥梁时对震动的吸收能力或减震效果,作为评估结构地震响应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定量依据,不依赖复杂的有限元软件,计算时间短、计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763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663185.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抗滑型索鞍,涉及悬索桥结构技术领域,该索鞍包括:底板,其用于设置在塔柱顶部;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两个鞍槽,均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两个所述鞍槽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鞍槽的中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起,且所述鞍槽的端部与中部平滑过渡。两个鞍槽的两端对应连接,两个鞍槽的中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起,且鞍槽的端部与中部平滑过渡,主缆除了与鞍槽的槽底接触产生摩擦力外,还与中部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凸起部分的侧壁产生摩擦,增加了主缆与鞍槽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索鞍的抗滑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增加锌层提高摩擦系数或张拉高强螺杆增加摩擦力,存在摩擦力提高有限或耐用性可靠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19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46152.4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箱桩基础及其建造方法,涉及桥梁工程基础结构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在所述盲柱孔内设有墩柱节段的沉箱漂浮于水面并系泊定位;S2:向沉箱内注水,使其下沉,同时接长墩柱节段,直至沉箱座底;S3:通过基桩套筒将基桩依次插打至设定设计标高;S4:将每个所述基桩套筒和与之对应的所述基桩固定连接。本发明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箱体积大,沉箱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并且河床或者海床沉降影响沉箱平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98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167088.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智能控制的桥梁风屏障,包括多个自动控制的风屏障单元,在桥梁两侧沿顺桥向一字形排列布置。每个风屏障单元包括风屏障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风屏障结构系统包括可绕转动轴转动的多根风屏障障条。风屏障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链条,传动主轴,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带动风屏障障条绕转动轴转动。风屏障控制系统有风速传感器和中央微处理器;风速传感器安装在桥梁风屏障外侧,风速传感器监测的桥梁实时风速大小和方向数据传输给中央微处理器,中央微处理器下达指令使风屏障障条转动到指定角度,自动调节风屏障透风率。本发明既可保障桥梁侧风行车安全性,同时提高桥梁结构抗风性能,又能最大限度满足乘客行车视野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354922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42635.8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04 , G06F22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动力参数的优化方法,涉及桥梁建造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桥梁的有限元模型,获得地震作用下的主梁纵向振型的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动圆频率;基于桥塔弯矩最小的设计目标,确定主梁的最优线性阻尼比和线性粘滞阻尼器对主梁纵向振型的最优阻尼系数;获得线性粘滞阻尼器的实际位移时程曲线;获得实际位移时程曲线对应的主频谱的位移幅值和振动圆频率;基于耗散能量相等原则,确定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与速度指数的关系式;选取速度指数的最优数值,并计算出相应的最优阻尼系数。本发明能够减少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最优动力参数的计算量,具有计算时间短、计算效率高的特点,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6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33458.2
申请日:2015-11-02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公路桥梁阻尼器响应的车辆动力自动加载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动力的自动加载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集中力荷载方式,替代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版本中公路1级采用的均布荷载方式,该集中力荷载方式的数据为:单个车辆荷载重为200kN,车辆的前轴P1=70kN,后轴P2=130kN;车辆的前后轮距D1=4m,前后车距D2≥15m;确定最不利车辆动态编组方式,实现车辆荷载从静力向动力形式的转化、公路桥梁阻尼器响应的非线性动力计算。本发明能实现公路桥梁阻尼器响应的车辆非线性动力计算,简化操作过程,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987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67088.0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山西尚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智能控制的桥梁风屏障,包括多个自动控制的风屏障单元,在桥梁两侧沿顺桥向一字形排列布置。每个风屏障单元包括风屏障结构系统、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风屏障结构系统包括可绕转动轴转动的多根风屏障障条。风屏障传动系统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链条,传动主轴,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带动风屏障障条绕转动轴转动。风屏障控制系统有风速传感器和中央微处理器;风速传感器安装在桥梁风屏障外侧,风速传感器监测的桥梁实时风速大小和方向数据传输给中央微处理器,中央微处理器下达指令使风屏障障条转动到指定角度,自动调节风屏障透风率。本发明既可保障桥梁侧风行车安全性,同时提高桥梁结构抗风性能,又能最大限度满足乘客行车视野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353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516339.6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中央扣动力分析方法,涉及桥梁动力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柔性中央扣的索结构等效为一组并联的桁架单元与钩单元;根据桁架单元的本构关系和钩单元的本构关系,获取桁架单元力学参数和钩单元力学参数;根据桁架单元力学参数和钩单元力学参数,建立柔性中央扣有限元模型;基于柔性中央扣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进行动力仿真计算,获取柔性中央扣的受力时程曲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柔性中央扣进行动力分析时,一般将柔性中央扣等效为桁架单元进行分析,使得等效桁架单元表现为既能受拉也能受压的桁架特性,存在分析时与柔性中央扣只能受拉不能受压的真实属性不符,动力分析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6310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516356.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桥梁行波效应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桥梁抗震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大跨度桥梁振型的圆频率和大跨度桥梁的阻尼比,确定质量阻尼系数和刚度阻尼系数;利用质量阻尼系数和刚度阻尼系数对地震波的第一时程曲线进行修正,获取地震波的第二时程曲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只能对质量阻尼系数修正,不能将质量阻尼系数和刚度阻尼系数同时修正的问题。对地震波的第二时程曲线进行视波速修正,获取地震波的第三时程曲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等效剪切波速作为视波速,导致计算分析结果失真,不能正确评价结构的抗震安全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