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9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641902.X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段预制装配式空心薄壁护栏,包括预制的迎撞面面板、背板和顶板,所述迎撞面面板的底部固定在桥面板上,所述迎撞面面板的外侧面上均布有纵肋和横肋,所述背板装配在所述迎撞面面板的外侧,所述顶板安装在所述迎撞面面板和背板的顶部;所述迎撞面面板与背板之间的空腔内填筑有细砂,具有阻尼耗能作用。本发明中的节段预制装配式空心薄壁护栏,重量仅为常规混凝土护栏的1/4;同时迎撞面面板布置有纵肋与横肋,充分保证车辆撞击后护栏的安全性;护栏各部分采用螺栓连接能使护栏装配安装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810426816.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埋测斜管,施作水泥搅拌桩、减沉桩;然后,开挖土体,依次施作四道支撑,然后开挖土体至大基坑底后,按设计放坡开挖至小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接着,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侧墙,两侧回填,浇筑快速路框架底板;再拆除第四道支撑,向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换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浇筑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然后拆除换撑;最后割除格构柱,施作隧道框架顶板附加防水层,覆土回填,恢复城市主干道路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淤泥质软土中修建地下快速路隧道与轨交区间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0845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35025.1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宁波工程学院 , 海灿(宁波)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宝涛 , 朱汉华 , 张牧 , 黄保建 , 龚杰林 , 陈孟冲 , 周明妮 , 李家春 , 蒋儿 , 牛斌 , 朋茜 , 赵庆娟 , 翟力欣 , 王毓晋 , 国威 , 李良 , 吴限 , 樊昌翼 , 周文杰 , 杜建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液限软土直接用于预制装配式路基填筑材料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高液限软土,按照顺序依次加入生石灰粉、低标号水泥、粉煤灰粉,然后按照加入顺序依次分别高速搅拌得到第一级初始混合料后进行初次闷料、按照顺序依次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苯丙乳液、吸水树脂,进行二次闷料、再加入水稻秸秆、聚苯乙烯泡沫乳液、吸水树脂,进行三次闷料,最后,封装出符合道路填筑需要的封装块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解决了利用高液限软土直接用于路基填筑问题,不仅实现本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而且实现了填筑的预制装配化,提高了填筑路基的整体强度和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83961.2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桥面悬臂板的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桥面悬臂板包括有用于固定新建护栏的桥面悬臂板的端部以及桥面悬臂板的根部,其特征在于:加固结构包括自桥面悬臂板的端部延伸至桥面悬臂板的根部的组合钢构件,组合钢构件包括与桥面悬臂板及新建护栏连接的至少两个横向组合钢构件和将各个横向组合钢构件连接的纵向开孔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基于提升桥梁护栏防撞等级的桥面悬臂板的加固结构,在提高护栏防撞能力的同时,组合钢构件还使得对桥面悬臂板进行加固以提高桥面悬臂板的抗弯承载能力;从施工性能来看,只需部分或短暂封闭交通,降低了对交通的影响,减少了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10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711321784.8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浅埋大跨隧道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使隧道的大拱脚下方具有一条直线段,延长了拱盖距离下方岩体的高度,使得爆破过程中的飞溅岩石不会对拱体造成损坏,同时通过与弹性垫层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爆破震动对拱体的影响。另外,直线段的设计为混凝土块的浇筑提供了空间,混凝土块与锚杆配合能够有效分担覆土荷载形成的水平荷载,使得此处的拱体结构稳定;另外,混凝土块的浇筑同时解决了拱脚位置的渗漏水问题。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双侧壁导坑法和拱盖法等工法的缺点,为该类地质条件下浅埋隧道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99917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86054.0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体硬化形成复合地基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属于软土地基处理领域。本发明采用空心预制留孔管桩,在管桩打入时桩周的部分孔隙水流入空心管桩内,既可以减少部分挤土效应,也可以减小超孔隙水压力;在空心预制留孔管桩内采用高压旋喷喷气,高压气体通过空心预制管桩留孔侧向扩散至周围土体形成水平通道加速排水固结,然后抽水,解决了现场实际的排水过程中土颗粒会进入预制管桩横向孔洞堵塞预设的排水路径的问题;然后采用机械碾压土体,加速桩周土体排水,然后再次抽水,最后形成复合地基,符合软土路基快速处理,快速施筑通车,提高承载,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7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45042.7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大变形围岩隧道开挖与让压‑刚性联合支护设计施工方法,属于隧道工程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两方面联合作用来确保挤压大变形围岩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稳定:一方面是选择用超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超前强预支护保护下通过设置上下台阶,以近似全断面的开挖方式小进尺(1~2m)掘进;另一方面是利用两层支护方式,即让压‑刚性联合支护形成强初期支护。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够合理发挥挤压大变形围岩自承能力,保证支护结构稳定不会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6816.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步骤如下:先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预埋测斜管,施作水泥搅拌桩、减沉桩;然后,开挖土体,依次施作四道支撑,然后开挖土体至大基坑底后,按设计放坡开挖至小基坑底、浇筑素砼垫层;接着,依次浇筑轨交区间结构底板、侧墙,两侧回填,浇筑快速路框架底板;再拆除第四道支撑,向上浇筑隧道框架侧墙、换撑;拆除第三道支撑,浇筑快速路隧道框架顶板;向上依次拆除第二道支撑、第一道支撑,然后拆除换撑;最后割除格构柱,施作隧道框架顶板附加防水层,覆土回填,恢复城市主干道路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淤泥质软土中修建地下快速路隧道与轨交区间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577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78693.0
申请日:2017-09-01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岭隧道初期支护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越岭岩石隧道工程设计领域。该方法计入了在施作隧道初期支护以前围岩先已释放了的全部弹性/弹塑性自由变形位移,进而通过本发明建立的按裸洞开挖“应力释放率”为基准的数值仿真模拟,可据此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安全、经济而又理论上合理有序的优化设计。该方法可通过分析计算对越岭岩石隧道初期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安全性和经济性评价,并进一步给定初期支护的优化设计方法。针对现今国内外工程业界对初支设计偏于保守的问题,通过该方法进行初期支护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初期支护的用钢量,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09109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427176.9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11/10 , E21D11/107 , E21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隧道临界稳定围岩近似全断面开挖结构及方法,属于施工领域。本发明针对围岩稳定性较差的隧道建设中无法采用全断面施工方法的缺陷,采用缩短隧道分部开挖支护施工的纵向长度,使得隧道分部开挖支护施工接近平面力学问题,在山区公路隧道近似临界稳定(含破碎)围岩施工实践形成了两种有效的山区公路隧道近似临界稳定围岩近似全断面施工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