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硒茶叶中制备抗肝癌组分的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306947C

    公开(公告)日:2007-03-28

    申请号:CN200510094023.4

    申请日:2005-08-26

    Abstract: 本发明从富硒茶叶中制备抗肝癌组分的方法及其产品,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浓度80-120mg Se L-1富硒茶叶的生产调节剂按用量4-10g Se亩-1喷施于茶树老叶,喷施后7-20天采摘茶叶,所采茶叶为一芽一叶到一芽三叶,将鲜叶加工成商品绿茶。将富硒茶叶粉碎,过60-100目,以茶叶1∶水(8-12)的比例加入沸水,在沸水浴中浸提2-3h,提取2-3次,合并每次提取的滤液,40-60℃真空浓缩后,冷冻干燥得固体粉末即为从富硒茶叶中制备抗肝癌组分产品;本发明产品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抗肝癌作用与抗癌药物5-氟脲嘧啶无显著差异。

    一种茶叶的微生物生物保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2203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34910.X

    申请日:2005-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微生物生物保鲜方法,属于优质绿茶储藏保鲜方法。茶叶在加工成型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在茶叶限氧包装的条件下,该菌能在茶叶表面成膜,从而控制氧化劣变,达到保鲜目的。具体方法是将枯草芽孢杆菌在零下20℃下干燥成菌粉,以0.01%-0.02%的重量比掺入到成品绿茶中,搅拌均匀后再放入温度4-5℃恒温三周,然后包装成商品绿茶入库,经微生物菌保鲜的茶叶保藏一年后其有效营养成分茶多酚保留率达到99.51%、叶绿素保留率达85.51%、维生素C保留率达92.41%。茶叶有效营养成分与传统储藏方法相比均有很大提高。该保鲜技术大大延长了茶叶的货价期,增加了其商品价值。

    一种双孢蘑菇酶解粉的制备方法及包含双孢蘑菇酶解粉的蘑菇盐调味品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4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711347215.0

    申请日:2017-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酶解粉的制备方法及包含双孢蘑菇酶解粉的蘑菇盐调味品和制备方法,该双孢蘑菇酶解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双孢蘑菇洗净切片,沸水漂烫后备用;双孢蘑菇与漂烫液混合匀浆,采用两步酶解法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过滤所得的上清液即为酶解液;酶解液微波干燥后磨粉过筛,制得双孢蘑菇酶解粉。该双孢蘑菇酶解粉制备工艺避免了传统风味提取技术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的弊端,制得的双孢蘑菇酶解粉呈味物质含量高,作为天然植物性来源与食用盐进行配比制成蘑菇盐调味品,具有蘑菇香味以及天然的鲜味及咸味,可代替日常生活中盐类、味精类调味品的使用,且产品颗粒均匀,使用中不易吸潮,耐储存。

    改良猴头菇滋味的泡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670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137026.5

    申请日:2018-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猴头菇滋味的泡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猴头菇用蒸汽处理60~120min,该蒸汽是由60~100℃的热水产生的;2)向步骤1)处理后的猴头菇表面喷淋质量浓度为0.02~0.10%的抗坏血酸溶液,20~40min后洗涤,即得改良滋味的猴头菇。电子舌重复多次的实验结果发现,经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的猴头菇相较未经处理的干猴头菇而言,苦味和苦味回味值显著减弱;电子舌传感器的响应值可代表其对应味感的强弱,响应值越大,反应该味感越强,反之则味感越弱,本发明的蒸汽热法处理后的猴头菇比60℃恒温水浴泡发和60℃恒温超声泡发的猴头菇基味响应值整体更好,能有效改良猴头菇滋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