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54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711347215.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孢蘑菇酶解粉的制备方法及包含双孢蘑菇酶解粉的蘑菇盐调味品和制备方法,该双孢蘑菇酶解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新鲜双孢蘑菇洗净切片,沸水漂烫后备用;双孢蘑菇与漂烫液混合匀浆,采用两步酶解法进行酶解,酶解后离心过滤所得的上清液即为酶解液;酶解液微波干燥后磨粉过筛,制得双孢蘑菇酶解粉。该双孢蘑菇酶解粉制备工艺避免了传统风味提取技术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的弊端,制得的双孢蘑菇酶解粉呈味物质含量高,作为天然植物性来源与食用盐进行配比制成蘑菇盐调味品,具有蘑菇香味以及天然的鲜味及咸味,可代替日常生活中盐类、味精类调味品的使用,且产品颗粒均匀,使用中不易吸潮,耐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87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64424.2
申请日:2015-10-15
IPC: A21D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蛹虫草曲奇饼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蛹虫草曲奇饼干生产的主要工艺过程为:经过原料筛选、热风干燥、超微粉碎、面团调制、成型摆盘、烘烤、冷却等过程制得蛹虫草曲奇饼干。本发明以白豆沙为主料,一改传统曲奇中主料为低筋粉的配制方法,将蛹虫草粉添加到白豆沙中制作曲奇饼干,拓展了豆类原料在烘培制品中的应用,同时提高了蛹虫草营养保健成分的综合利用率,将蛹虫草辅助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功能引入产品,最终得到一款营养丰富并具特殊食用菌风味的休闲保健食品。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适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02819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10573525.6
申请日:2010-12-06
IPC: A23L1/28
Abstract: 一种即食型杏鲍菇脆片的生产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杏鲍菇脆片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杏鲍菇先进行常规的挑选、清洗、精密切分、烫漂灭酶、冷却等预处理后,进行超声波辅助浸渍、热风干燥、真空油炸脱水、离心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采用了超声波辅助浸渍以及热风干燥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的新工艺,提高了浸渍效率并且由于热风预干燥降低了杏鲍菇片的含水率,大大缩短了真空油炸时间,其产品具有膨化率高、含油率低及良好的感官品质等特点。由于该工艺不经过传统的冷冻处理,大大缩短了成品的生产周期,节约了生产成本,为杏鲍菇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406161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110383435.5
申请日:2011-11-28
Inventor: 胡秋辉 , 谌盛敏 , 裴斐 , 刘宇 , 甘炳成 , 苏开美 , 任鹏飞 , 卞梦瑶 , 闫晓明 , 程江华 , 安辛欣 , 赵立艳 , 杨方美 , 方勇 , 马宁 , 杨文建 , 辛志宏
IPC: A23L1/28
Abstract: 一种真空低温脱水技术生产即食草菇脆片的方法,属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即食草菇脆片生产的主要过程为:将新鲜草菇进行常规拣选、清洗、切分、烫漂、非硫护色、超声辅助浸渍、海藻酸钠涂膜等预处理后,进行热风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离心脱油、调味、包装。本发明采用了非硫护色、超声波辅助浸渍、海藻酸钠涂膜以及热风干燥与真空油炸联合脱水的新工艺,在改善产品感官品质、提高浸渍效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产品含油率。该工艺不需经过传统油炸果蔬脆片过程中必要的冷冻处理,这使得加工时间大大减少,有效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经该工艺获得的产品具有膨化率高、含油率低、感官品质好等特点,为草菇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45532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028631.3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文蛤海鲜呈味肽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属于贝类海产品深加工领域。是利用两种蛋白酶分段水解文蛤肉,制备文蛤多肽水解液。首先将文蛤肉去壳匀浆,与一定量水混匀,调整pH至7-8;加入文蛤肉重0.5-1%的中性蛋白酶,保温40-50℃搅拌水解1h;将水解液加热煮沸10min后,冷却至室温;加入文蛤肉重0.05-0.1%的木瓜蛋白酶,保温40-50℃水解1h;离心过滤所得的上清液贝类海鲜香气浓郁且多肽含量达到60%以上,可用于开发保健食品和海鲜调味品。
-
公开(公告)号:CN101311074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24186.6
申请日:2008-06-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B65D65/40 , B65D81/24 , B65D30/02 , A23L3/358 , A23L3/3463 , B32B15/085 , B32B27/20 , C08J3/22 , C08L23/06 , C08K13/02 , C08K3/34 , C08K3/32 , C08K3/22 , B29C55/28 , B29K23/00 , B29L9/00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质绿茶纳米保鲜包装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领域。按照质量比取纳米粉体30%,聚乙烯塑料56%,硅烷偶联剂10%、石蜡2%、抗氧化剂2%,经高速混匀0.5小时后在起塑机中捏合随后挤出切粒分别获得母粒D、HTB、TiO2R、TiO2A。再取聚乙烯塑料粒子30kg,母粒5kg充分混合0.5-1小时吹成薄膜,然后镀铝膜,制成30cm*20cm的包装袋,即为制成的纳米包装材料。纳米包装用于绿茶包装可以使氧气、紫外线与茶叶有效的隔离,避免氧化而使茶叶霉变、品质下降,同时水的透过率也显著下降了,可有效抑制叶绿素的分解,提高绿茶的品质,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58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93262.3
申请日:2010-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食用菌保鲜纳米包装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领域。按照质量比取纳米复合粉体30%,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68%,偶联剂2%,经高速混匀0.5小时后在起塑机中捏合、挤出、冷却1-2分钟后切粒得到纳米母粒。按质量比称取纳米母粒3.75%,防雾剂母粒3.75%,复合塑料粒子92.5%充分混匀后吹成薄膜,制成底长40cm、宽15cm、袋高70cm的纳米包装材料。纳米材料用于食用菌包装,形成高湿低氧环境,较低的腐败微生物活动能力和乙烯含量,可有效抑制食用菌的开伞、失水、褐变以及腐败,使食用菌的采后贮藏品质得到较好地保持、延长了食用菌的货架期,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109244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710024384.0
申请日:2007-06-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鱼皮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产加工技术领域。将鱼皮洗净、沥干、剪碎后,首先用含有0.005%-2%(v/v)双氧水的0.001-0.2M的碱液浸泡3-48h;高速搅拌后,再用有机试剂清洗、浸泡;然后用含有0.01%-2%(m/v)胃蛋白酶的pH在1.0-5.0的酸液提取12-64h,所得体系用30-100μm的膜过滤后,再用1-30μm的膜过滤;最后向滤液中加入5M NaCl溶液至0.8-2.0M,离心所得沉淀用0.001-0.1M乙酸溶解,蒸馏水透析,冷冻干燥,即可得到洁白无腥味的胶原蛋白固体。所制备的胶原蛋白洁白、无腥味,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生物医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311074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124186.6
申请日:2008-06-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B65D65/40 , B65D81/24 , B65D30/02 , A23L3/358 , A23L3/3463 , B32B15/085 , B32B27/20 , C08J3/22 , C08L23/06 , C08K13/02 , C08K3/34 , C08K3/32 , C08K3/22 , B29C55/28 , B29K23/00 , B29L9/00 , B29L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质绿茶纳米保鲜包装材料及其应用,属于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领域。按照质量比取纳米粉体30%,聚乙烯塑料56%,硅烷偶联剂10%、石蜡2%、抗氧化剂2%,经高速混匀0.5小时后在起塑机中捏合随后挤出切粒分别获得母粒D、HTB、TiO2R、TiO2A。再取聚乙烯塑料粒子30kg,母粒5kg充分混合0.5-1小时吹成薄膜,然后镀铝膜,制成30cm*20cm的包装袋,即为制成的纳米包装材料。纳米包装用于绿茶包装可以使氧气、紫外线与茶叶有效的隔离,避免氧化而使茶叶霉变、品质下降,同时水的透过率也显著下降了,可有效抑制叶绿素的分解,提高绿茶的品质,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0415335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410014276.1
申请日:2004-03-1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属于海洋生物技术,用于研制开发医药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的基料。将小球藻用超临界CO2萃取,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5-40MPa、温度32-47℃、夹带用量为1.0-1.5ml乙醇/g物料、CO2流量为20-30L/h、萃取时间为1.5-2.5h,萃取率为3.5%。获得的萃取物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基料,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