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3639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61917.0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9/46
Abstract: 卫星出入境自主遥测处理控制方法,为每一个卫星任务设置相应的时标指令组,时标指令组由带有时间标志的时标指令组成,时标指令的执行时间为相应时标所指示的时间。然后根据卫星的轨道周期设定一个程控周期,地面一次性的注入一个程控周期内所需要的时标指令组。卫星根据当前执行的任务调取相应的时标指令组,然后根据当前的卫星时间执行时标指令组中的相应指令,各个时标指令按照时标依次执行,每一个指令执行完成后,自动放置到时标指令组的队尾,并将之前的执行时间加上一个程控周期作为下一次的执行时间。如果在时标指令实行过程中发生超时情况则选择进行立即执行或者放弃执行指令。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卫星出入境的自主遥测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414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146851.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2B7/00
Abstract: 一种天基超大尺寸三维多次展开薄膜遮光罩,周向展开机构底面与遮光罩舱的底板连接,所含套筒末端同时与纵向伸展臂组件和遮光罩舱的舱壁连接,每套套筒连接一组纵向伸展臂组件。套筒与舱壁连接处为可受控解锁的压紧组件。两组纵向伸展臂组件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一组肋骨组件。纵向伸展臂组件与遮光罩舱的舱壁、肋骨组件与遮光罩舱的底板分别通过压紧组件连接,可根据信号解锁。纵向伸展臂组件分为3种,每种各2组。肋骨组件分为4种,共16组。二层肋骨、三层肋骨内部有空腔。一层肋骨除内部空腔外还有底层空腔。周向可展开薄膜可收拢进入一层肋骨组件底层空腔。六棱柱薄膜可收拢进入肋骨组件一层空腔。斜切六棱柱薄膜可收拢进入肋骨组件二、三层空腔。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3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306264.4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轨重复锁止功能的主被动联合压紧机构,属于航天器机构技术领域;一次可展收结构沿飞行器轴向铰接在飞行器的侧壁处;二次可展收载荷的侧边与一次可展收结构的外侧边铰接;主动锁紧装置设置在一次可展收结构的内弧面上,实现对二次可展收载荷的锁紧;3个被动定位锁止装置沿飞行器轴线均匀设置在二次可展收载荷另一侧边处,当二次可展收载荷与一次可展收结构折叠收起后,主动锁紧装置实现将二次可展收载荷与一次可展收结构进行锁止;本发明提出一种可以在轨重复锁止、有多个压紧点、能够提供较大锁紧刚度、能够无源保持、适应紧凑布局空间与非平面形状的主被动联合压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244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10723.3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用高精度主动锁紧铰链,包括驱动传动装置、定位装置、锁紧装置、微动开关和结构板。机构展开时,驱动传动装置通过锥齿轮分别驱动两个铰链带动结构板转动,当反射面结构板接近馈源舱结构板时,锁紧螺杆对准锁紧螺母,螺杆不旋转,顶着锁紧螺母向前运动,使认扣弹簧压缩;铰链继续展开运动,微动开关在预定角度触发,发出信号使锁紧驱动组件开始工作驱动锁紧螺杆旋转,锁紧螺母在认扣弹簧推力的作用下与锁紧螺杆旋合实现锁紧,由光电开关实现锁紧到位指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铰链锁定刚度较低,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具有刚度高,锁紧精度高,鲁棒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90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08374.6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9C64/20 , B29C64/386 , B29C64/379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推送打印工件的3D打印装置,包括:整体框架、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打印头、主动‑被动夹持机构、推送夹持机构、滚轮平台及打印件;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安装在整体框架上,打印头安装在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上,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用于带动打印头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两个主动‑被动夹持机构安装在整体框架顶部,两个滚轮平台安装在整体框架底部;二者配合用于实现对打印件的支撑、夹紧及限位;推送夹持机构安装在整体框架内,用于对打印件进行推送;打印件与打印头配合实现在轨3D打印;本发明能够填补3D打印装置在空间在轨制造打印件技术领域关于适配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不同宽度打印备件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6690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08373.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29C64/20 , B29C64/232 , B29C64/236 , B29C64/245 , B29C64/379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超长尺度结构件空间在轨制造的增材制造打印装置,包括: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打印头、打印件挤出平台、整体框架及打印件;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安装在整体框架上,打印头安装在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上,水平‑竖直移动打印平台用于带动打印头进行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打印件挤出平台安装在整体框架上,打印件支撑在打印件挤出平台上,打印件挤出平台用于沿Y轴方向夹紧打印件,并对打印件进行X轴方向的限位;打印件能够在打印件挤出平台上沿Z轴方向进行平移移动;打印件与打印头配合实现在轨增材制造。本发明可在轨打印超长尺度结构件,填补了增材制造打印机在空间在轨制造超长尺度结构件技术领域的部分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136731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0098870.2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天器运控通道备份测控通道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信息源识别、数据分发路径及安全控制;所述信息源识别:在运控上行数据中寻找能够承载测控上行数据的数据源;所述数据分发路径:在运控上行数据处理模块与遥控上行数据处理模块中找到一个分发路径,将运控上行通道的数据在运控上行处理时得以分发到测控上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安全控制:对测控上行数据进行安全控制。该方法使得卫星在不改变现有硬件资源,软件不掉电重启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上行通道的备份的目的,增强卫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3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38631.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双向承压舱门,涉及载人航天舱门技术领域。该双向承压舱门包括门体结构、门轴机构、驱动机构、传动锁紧机构、导向机构和密封机构,门体机构通过门轴机构与固定在飞船船身上的门框铰接,在门体结构上呈周边均匀分布多个传动锁紧机构,驱动机构和传动锁紧机构之间通过行星轮系传递动力,利用中心加载的方式提供驱动力,驱动机构将中心加载力放大传递给传动锁紧机构,带动多个滑块将舱门门体压入门框,实现门体与门框的径向密封和轴向锁紧。该方案采用径向密封、浮动门轴设计、多点压紧设计以及门体和门框的匹配设计,分别实现了两侧均有压差条件下的密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381960.1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绳索联动的折铰式展开机构,包括臂间铰链、根部铰链、臂杆、压紧释放装置、顶部铰链和联动绳索。其中各臂杆平行设置通过压紧释放装置定位。上下两根臂杆同侧端部安装顶部铰链与根部铰链,用来连接载荷及基座。同时各相邻臂杆同侧端部间通过臂间铰链铰接。上述各铰链中通过涡卷簧实现公母铰间打开。联动绳索用于连接左右相邻的两铰链,通过铰链上设计的绳轮连接联动绳索。同时在各铰链上设计有锁定结构,实现各铰链打开后的锁定。由此通过压紧释放装置释放各个臂杆,通过涡卷簧作用,打开各个铰链,进一步由锁定机构实现锁定;释放过程中通过联动绳索保证各个臂杆间的同步展开本发明能够实现展开机构的联动展开,使展开轨迹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352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098888.2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时间模糊度解耦的星历获取方法,步骤如下:(1)数管计算机收到导航分系统的星历数据后,进行星历转换条件的判断,当转换条件满足时,进入步骤(2);(2)数管计算机根据导航星历和导航分系统广播给数管计算机的实时周计数,计算得到控制分系统需要的星历数据;(3)数管计算机将计算得到的控制分系统所需的星历转发给控制计算机。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地面测控系统注入轨道根数的操作,同时也可以在测控上行失效时,通过运控通道进行轨道维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