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动态公交车道系统性能指标的建模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09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9865.1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曹原 杨波 王春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动态公交车道系统性能指标的建模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定义智能动态公交车道交叉口的排队模型;步骤2:通过定义的排队模型建立智能动态公交车道的状态转移矩阵,以构建基于排队效应的理论模型;步骤3:使用矩阵分析技术对模型进行求解,以获得唯一的稳态概率向量解;步骤4:根据得出的稳态概率向量解,推导出智能动态公交车道各项相关的性能指标,以形成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本发明能有效评估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和排队效应对公交车道拥堵的影响,并实时的对公交车道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快速计算,从而提供的交通控制决策辅助信息。

    一种高性能超大超厚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4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97552.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性能超大超厚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碳纤维预制体;b.对碳纤维预制体进行初次石墨化处理,得到碳纤维坯体;c.对碳纤维坯体进行CVD致密化处理,得到CVD坯体;d.对CVD坯体进行二次石墨化处理,得到石墨化坯体;e.对石墨化坯体依次进行浸渍固化处理,炭化处理,高温热处理,机械加工处理;f.重复所述步骤e,直至石墨化坯体的密度达到目标值,得到初成品;g.对初成品进行精加工,得到成品。该方法制备的产品合格率高且性能优异,能够实现高性能超大超厚碳/碳复合材料的批量制备。

    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及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080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296058.5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底座、料板、沉积室,沉积室包括外筒体、排气口,以及设于外筒体内的排气套筒;排气套筒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部的套筒,内筒与套筒围合形成气流通道,且套筒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料板上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位于套筒和内筒之间;料板上还设有进气结构,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孔阵列,进气孔阵列以排气套筒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进气孔阵列远离排气套筒的一侧设有第四进气孔。该设备能够有效控制沉积过程中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其与待处理坯体充分接触。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设备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确定碳源气体流量大小的准则及随CVD次数增加而递减的原则。

    一种管道内行走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99273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0095043.8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内行走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车架,车架上设有左前螺旋车轮机构、右前螺旋车轮机构、左后螺旋车轮机构、右后螺旋车轮机构和中央控制单元,右前螺旋车轮机构的螺旋方向与左前螺旋车轮机构相反;左后螺旋车轮机构的螺旋方向与右前螺旋车轮机构相同;右后螺旋车轮机构的螺旋方向与左后螺旋车轮机构相反;左前螺旋车轮机构、右前螺旋车轮机构、左后螺旋车轮机构和右后螺旋车轮机构均与一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该管道内行走机构可在管道内前进、后退、蟹行、左转和右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环境适应性强,单轮打滑不影响整车行驶工况;转弯半径小,能原地转向;方便维护,螺旋车轮易于更换。

    张力可测可调式皮肤牵张吻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13088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711065999.8

    申请日:2017-11-02

    Inventor: 倪江东 杨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力可测可调式皮肤牵张吻合器,包括测力结构以及分布在测力结构两侧的两套皮肤牵张结构,所述皮肤牵张结构包括针架、设置在针架上的弯针以及推动针架移动的推动件,所述测力结构横跨设置在两个推动件之间,所述两个针架之间横跨设置有导向件。该结构的皮肤牵张吻合器,可持续拉伸皮肤、对创口软组织创伤小,又便于留置皮肤外,还能对皮肤软组织的牵张力进行测量并调节,更好的适应了现代医学关闭大面积创伤皮肤组织缺损的需要。

    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及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08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296058.5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底座、料板、沉积室,沉积室包括外筒体、排气口,以及设于外筒体内的排气套筒;排气套筒包括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部的套筒,内筒与套筒围合形成气流通道,且套筒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料板上设有第一进气孔,第一进气孔位于套筒和内筒之间;料板上还设有进气结构,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孔阵列,进气孔阵列以排气套筒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进气孔阵列远离排气套筒的一侧设有第四进气孔。该设备能够有效控制沉积过程中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其与待处理坯体充分接触。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设备制备碳/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确定碳源气体流量大小的准则及随CVD次数增加而递减的原则。

    用于临床护理的体温测量数据收集系统、设备、介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37821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05067.0

    申请日:2021-08-30

    Inventor: 彭双 杨波 张霞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体温测量数据收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护理的体温测量数据收集系统、设备、介质、终端,用于临床护理的体温测量数据收集系统包括:患者信息采集模块、体温采集模块、主控模块、体温数据判断模块、体温数据统计模块、体温曲线生成模块、预测模型构建模块、显示模块。本发明通过体温曲线生成模块能够减小测得的体温数据的噪声,使得以此形成的体温数据曲线更能准确反映人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情况;同时,通过预测模型能够通过时间段内的温度变化趋势,构建可用于实际的CNN预测模型,并通过CNN预测模型实现对体温的预测,本发明预测准确率高,利于应对温度检测的突发情况,实现快速准确的体温测量效果。

    电缆接头组件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3236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66662.8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缆接头组件,包括:电缆接头,限定出安装通道,电缆接头包括快速接头,快速接头设于安装通道的一端;电缆,位于安装通道内,电缆与快速接头相连接,电缆包括线芯和位于线芯外侧的抗拉层,抗拉层的一端与线芯相连接,抗拉层的另一端向背离快速接头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压紧件,与弯折部相配合,用于在背离快速接头的外力作用下将弯折部压设于压紧件与安装通道的内壁面之间。抗拉层能够持续作为主要的受力部分,避免线芯承受拉力或减小线芯承受的拉力,进而避免电缆被拉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