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31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406226.1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压盖,其内圈为中空的圆形状;发动机转接盘,其内圈为中空且与离合器压盖内圈形状匹配的圆形状;弹簧,其夹持在离合器压盖和发动机转接盘之间;摩擦片组,其设置在离合器压盖和发动机转接盘之间,摩擦片组由交叉叠加的若干内摩擦片和若干外摩擦片组成,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内圈均为中空且与离合器压盖内圈形状匹配的圆形状;联轴器,其与内摩擦片联接;甩块摇臂,其一端与离合器压盖铰接,甩块摇臂另一端连接离合器甩块,离合器甩块扣压在发动机转接盘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摩擦式离合器,以保证离合器的稳定转动,可靠性高;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可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1166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406223.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B64C2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轴双桨直升机桨距操纵系统,包括:下桨直线舵机,在减速箱上部与下桨倾斜器外环连;下桨轴,在下桨倾斜器内;下桨倾斜器外环扭力臂,在减速箱上部;下桨倾斜器内环,与下桨轴连;下桨变距拉杆,一端同下桨倾斜器内环连,另一端同下桨毂连;下桨倾斜器内环扭力臂,一端同下桨倾斜器内环连,另一端与下桨轴连;上桨直线舵机,在减速箱下部与上桨倾斜器外环连;上桨轴,与上桨倾斜器连;上桨倾斜器外环扭力臂,在减速箱下部;上桨倾斜器内环,与长拉杆一端连,长拉杆另一端同顶部拉杆支座连;上桨变距拉杆,一端同顶部拉杆支座连,另一端同上桨毂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无耦合,对直升机阻力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963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29265.2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0476 , A61B5/0488 , A61B5/00 , A61B5/01 , A61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装置,包括:脑电采集头盔,其采集脑电信号并捕捉大脑思维意图;采集视区内视频信号并识别映射;采集头部温度信号并对头部进行降温处理;肌电采集装置,其采集手势指控动作的肌电信号,并根据肌电信号识别指控动作;嵌入式计算机,其与脑电采集头盔和肌电采集装置信号连接,接收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并融合处理,检测出操作者的指控动作的意图,确定操作者正确的指控动作,并向操作者显示指控动作的内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捕捉快速大脑思维意图,识别手势指控动作,剔除因无意动作或被动动作所造成的误触发,提高了人机自然交互式操控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06544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42261.5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7 , G06F17/2785 , G06F2203/012 , G06K9/00375 , G06K9/00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语义式人机自然交互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操控者手势库与被控装备控制指令库对应的映射关系;步骤2,采集并融合操控者佩戴的肌电传感器和惯导传感器的信息,获取操控者的手势信息,实现对操控者手势的识别;步骤3,根据步骤1中的映射关系,将步骤2中识别的手势信息转化成对所述被控装备的控制指令;步骤4,将步骤3中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被控装备,实现对所述被控装备的实时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语义式人机自然交互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建立了符合人类表述习惯的映射关系,这种编码的方式形象、简单、便捷、可靠性高,误触发率低,提高了对被控设备的控制准确度和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89812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02369.7
申请日:2016-05-0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H04N5/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3 , H04N5/22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感知系统,包括感知模块和测试模块,感知模块包括第一光学镜头、第二光学镜头、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二图像传感器、单片机和电源,测试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和电源模块;第一光学镜头与第一图像传感器连接,第二光学镜头与第二图像传感器连接,两个图像传感器分别通过SCCB接口与单片机连接,分别通过MIPI接口与微处理器连接,电源模块与电源连接,电源与两个图像传感器、单片机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感知模块空间尺寸不大40×40×15mm,并有较佳的成像质量;可实现外触发和内触发方式进行图像传输;实现三种不同格式的图像帧频与分辨率输出,并能输出彩色图像数据;采用SCCB接口及MIPI接口,便于与其他数字设备进行通讯与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47237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96432.2
申请日:2015-11-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7/20 , G06T2207/10016 , H04N13/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前庭反射机理的仿生电子稳像方法,包括:两摄像机模拟左眼和右眼的前庭动眼反射;FPGA板卡测量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流突变,得到两摄像机的旋转加速度;FPGA板卡测量第一应变片力传感器和第二应变片力传感器的应变,得到两摄像机平移加速度;将旋转加速度和平移加速度反馈给稳像决策单元;FPGA板卡对两摄像机拍摄的图像的前后帧图像进行匹配运动估计,并把匹配运动结果反馈给稳像决策单元;通过稳像算法,得到两摄像机补偿运动所需旋转的速度和方向,发送给伺服控制单元,控制两摄像机的运动,实现稳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FPGA实现稳像算法,稳定性好,消除摄像机本身旋转或平移带来的视觉误差;效率高、耗时少、实时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82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2705.X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T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2207/10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跟踪模板更新方法,包括:判断目标跟踪模板是否需要更新;提取上一帧图像和当前帧图像的目标区域的特征点,并将上一帧图像和当前帧图像的目标区域的特征点进行匹配,重新确定跟踪目标的位置;将当前帧图像的目标区域的特征点作为新的特征点进行跟踪,以当前帧图像的目标区域作为更新后的目标跟踪模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目标跟踪模板更新的判断条件的设置,避免了模板跟不上目标的变化及跟踪过程中噪声的积累,使目标跟踪持续而稳定;图像高斯金字塔的建立,提高了更新的效率;特征点快速检测方法提高了特征检测的可重复性,避免了不稳定的边缘响应;适用于目标出现变化,特别是出现大角度翻转变化的目标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0514742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70763.7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A61F2/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仿生颈部机构,包括:底座,其上安装有支架托台;仿生颈部,其为球形腔,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托台,所述仿生颈部周向上均匀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连接交汇于所述仿生颈部的球心处;第一伺服电机,其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第二伺服电机,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第三伺服电机,其与所述第三支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可实现侧曲运动自由度、摇摆运动自由度和俯仰运动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929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7573.2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一种B/S构架下用于控制无人机的控制系统,包括B/S架构和服务器构架。所述B/S架构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B/S架构包括人机交互层和数据接口层。人机交互层用于监控无人机的实时信息,包括数据监控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数据接口层用于连接B/S架构和服务器构架,B/S架构采用HTML5/JavaScript/CCS进行前端网页开发。服务器构架采用MySQL数据库进行编译。服务器构架包括工作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B/S架构下,飞行控制、载荷控制、数据存储等核心功能由服务器端实现、控制,操作界面使用网页实现,系统功能扩展性和安全性强,可直接适用于多种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0346609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35569.6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侦察机器人装置及无人侦察系统,前者包括侦察机器人和外覆布设缓冲罩,外覆布设缓冲罩包括抗过载头部和上、下护盖,侦察机器人装置的重心偏向抗过载头部,上、下护盖的两侧设置有导流翼,上、下护盖与抗过载头部枢接,且枢转轴上装有扭簧;侦察机器人容置于上、下护盖中;上、下护盖中安装有锁定机构,其包括卡槽,与卡槽相扣合的锁扣,将锁扣抵入卡槽中的锁紧压簧,及推动锁扣脱离卡槽的滑动杆;侦察机器人在舵杆根据侦察机器人接收到的舵机控制信号转动时可推动滑动杆进行解锁。本发明通过设置外覆布设缓冲罩,无需对侦察机器人进行各种抗冲击的加固设计,进而不会影响其对侦察环境的适应性,也使其具有较低的生产及设计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