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53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375871.1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上海橡实化学有限公司 , 山东理工大学
IPC: C07C29/141 , C07C41/26 , C07B41/02 , C07C33/32 , C07C33/30 , C07C43/23 , C07C33/48 , C07C33/14 , C07C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水相中合成不饱和伯醇的方法,以不饱和醛为原料,选用水作溶剂,该不饱和醛在水溶性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催化加氢反应得到不饱和伯醇;所述催化剂为金属铱络合物[Cp*Ir(2,2’‑bpyO)(OH)][Na]。本发明使用水作为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更为环保;在较低温度、常压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不需要使用碱,避免了副产物的生成;原料的转化率高,所得产物的收率高。该方法不仅具有学术研究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产业化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746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1154534.9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7C29/44 , C07C41/26 , C07C319/20 , C07C67/31 , C07C33/02 , C07C33/025 , C07C33/035 , C07C33/14 , C07C33/28 , C07C33/34 , C07C33/48 , C07C43/23 , C07C69/84 , C07C323/19 , C07D209/12 , C07D213/64 , C07D295/096 , C07D317/54 , C07D333/16 , C07F17/02 , C07B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开链手性季碳中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二氧化碳参与1,1‑二取代1,3二烯的催化不对称官能化来实现开链手性季碳中心的高效高选择性构建。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得到的产物易于衍生转化。为手性药物创制提供可供选择的新途径,也为二氧化碳的高效利用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750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680034707.1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IPC: C07C29/141 , C07C29/145 , C07C33/20 , C07C33/32 , C07C35/18 , C07C33/22 , C07C35/06 , C07C33/30 , C07C33/14 , C07C31/125 , C07C35/08 , B01J31/18 , B01J31/20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氢化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三齿配体的Fe络合物在用于将酮或醛分别还原为相应的醇或二醇的氢化过程中的用途,所述三齿配体具有一个氨基或亚氨基配位基团和两个膦配位基团。
-
公开(公告)号:CN110015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017911.3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7C33/32 , C07C29/14 , C07C43/23 , C07C41/26 , C07C33/48 , C07C205/19 , C07C201/12 , C07C33/28 , C07D307/42 , C07C33/03 , C07C33/14 , C07C33/12 , C07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不饱和伯醇的方法,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不饱和醛、过渡金属催化剂铱络合物和异丙醇;反应混合物在油浴中加热,反应数小时后,冷却到室温,旋转蒸发除去溶剂,然后通过柱分离,得到目标化合物。本发明用不饱和醛做原料,使用异丙醇作氢源和溶剂,在过渡金属铱催化剂的参与下,通过氢转移,生成不饱和伯醇。反应展现出三个显著的优点:1)反应温度低;2)使用廉价、安全、无毒的异丙醇;3)催化剂用量低,反应原子经济性高;4)选择性好。所以,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0779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56579.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晶美晟光电材料(南京)有限公司
IPC: C07C41/16 , C07C43/225 , C07C303/28 , C07C309/73 , C07C29/14 , C07C33/14 , C07D307/91 , C07D333/76 , C09K19/30 , C09K19/34 , C09K1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柑青醇基亚甲氧基桥连接基的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液晶化合物具有通式I,所述通式I如下: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柑青醛还原为柑青醇(2)将步骤1所得柑青醇与磺酰化试剂反应,制备柑青醇的甲氧基磺酸酯;(3)将步骤2所得甲氧基磺酸酯与具有通式II的酚或醇类化合物反应,制备具有通式I的液晶化合物。本发明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污染性小、成本低、副产物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1240138.8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29/09 , C07C33/14 , C07C33/025 , C07C3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产物水解制备醇类物质的工艺,具体包括步骤:1)含有金属有机产物的溶液与碳酸氢盐水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水解固液混合物;2)将步骤1)得到的水解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别得到碳酸盐固体和油水混合物;3)步骤2)所述的油水混合物分层得到醇类产品溶液和水层;4)步骤3)所述的醇类产品溶液回收溶剂后得到醇类产品。该工艺能够实现废水的有效循环利用,同时,可避免水解过程卤代副反应的发生,能有效的改善产品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53028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592573.6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云南大学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IPC: C07C49/513 , C07C45/80 , C07C45/79 , C07J73/00 , C07C33/14 , C07C29/86 , C07C29/76 , C07C29/78 , A61K31/122 , A61K31/047 , A61K31/58 , A61P5/30
Abstract: 结构式(I)所示的异海松烷型二萜衍生物(1‑7),含其为活性成分和药用载体所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该异海松烷型二萜衍生物(1–7)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在制备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雌激素介导的各类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其用作为雌激素生物合成调节剂。
-
公开(公告)号:CN112191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78174.9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碳前驱体的预处理:以花生壳作为生物质材料,将花生壳粉碎、干燥,加入盐酸溶液,置于恒温水域中振荡一段时间,用水冲洗花生壳至无氯离子,然后再加入氢氟酸溶液,置于恒温水域中振荡一段时间,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预处理后的碳材料;(2)碳前驱体的制备;(3)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以花生壳作为原料,实现废物利用。该催化剂用于合成α‑松油醇,转化率达到86.81%,选择性达到42.92%,选择性较高,副产物得率相对较低,剩余的原料可循环利用,减少原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16983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06264.7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湖南师范大学
IPC: B01J31/02 , C07C49/78 , C07C45/36 , C07C33/22 , C07C29/50 , C07C49/807 , C07C49/403 , C07D307/68 , C07C47/54 , C07C51/265 , C07C63/06 , C07C201/12 , C07C205/57 , C07C205/44 , C07C47/55 , C07C63/70 , C07C49/786 , C07C49/67 , C07C49/603 , C07D303/06 , C07D301/04 , C07C33/14 , C07C53/126 , C07C317/14 , C07C315/02 , C07C63/04 , C07C47/5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氧化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9,10‑二氢蒽光自氧化产物蒽醌及衍生物光催化分子氧选择氧化合成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简便、高效和绿色方法。在常温常压纯氧气氛,该合成方法能高效选择氧化乙苯、四氢萘、二苯甲烷、醇和苯甲硫醚为相应的氧化产物,而且,该合成方法对环己烷,环己烯,甲苯等化合物的光氧化也显示了好的效果,表明其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7068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176291.2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IPC: C07D303/26 , C07D407/04 , C07C49/513 , C07C33/14 , C07C35/27 , C07D311/02 , C07D335/06 , C12P17/06 , C12P17/00 , C12P17/02 , C12P7/26 , C12P7/02 , C12P17/16 , A61P19/08 , A61K31/352 , A61K31/382 , A61K31/351 , A61K31/336 , A61K31/122 , A61K31/045 , A61K31/047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萜类衍生物、其顺反异构体、溶剂化物或其药用盐,所述萜类衍生物提取自中国南海东沙软珊瑚Sinularia sandensis的共附生真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的发酵液。所述萜类衍生物具有抑制或促进破骨细胞生成的活性,并且细胞毒性低,可用于制备抑制或促进破骨细胞生成的药物。本发明为研制新的抑制或促进破骨细胞生成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新的调节破骨细胞生成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洋药用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