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55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81207.8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45/45 , C07C49/84 , C07C49/788 , C07C49/786 , C07C49/813 , C07C49/784 , C07C67/313 , C07C69/76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C303/40 , C07C311/29 , C07C319/20 , C07C323/22 , C07D319/18 , C07D307/91 , C07D3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吡啶酯与芳基溴化物的直接交叉偶联方法,将吡啶酯和基溴化物在金属还原剂的作用下,于溶剂中反应,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二芳基酮类化合物。该反应不仅使用了便宜易得的吡啶酯作为偶联底物,其可作为不稳定的酰卤化物和酸酐的替代物,避免了预先制备对水和空气敏感的有机金属试剂,从而使整个过程逐步经济且操作简单。本发明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后处理简单、步骤绿色、污染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08009.X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5/38 , C07C47/54 , C07C47/55 , C07C47/542 , C07C47/546 , C07C47/575 , C07C47/02 , C07C201/12 , C07C205/44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C67/313 , C07C69/76 , C07C51/373 , C07C65/30 , C07D307/48 , C07D307/80 , C07D333/56 , C07C45/39 , C07C49/786 , C07C49/813 , C07C49/78 , C07C49/403 , C07C49/413 , C07D311/86 , C07J1/00 , C07C45/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羰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含氧气氛下,将含有醇类或碳氢化合物、酸性化合物、溶剂的混合物,采用光照射,反应,得到所述羰基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收率高,原子经济性高、绿色环保、无过渡金属参与,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便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84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6146.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23/889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78 , C07C67/39 , C07C69/80 , C07C69/78 , C07C69/76 , C07C45/36 , C07C49/78 , C07C49/786 , C07C49/807 , C07C49/84 , C07C201/12 , C07C205/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和催化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采用有机酸和类水滑石的金属阳离子在溶剂中配位制得;类水滑石在体系里的含量为25~100 g/L;有机酸在体系里的含量为0.02~0.5 mol/L。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应用于芳烃侧链α‑C–H键的氧化活化,以绿色无污染的分子氧为唯一氧化剂,高效氧化得到相应的酮类和酯类化合物。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能力;同时调控了催化材料表面的酸碱性,从而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其在催化芳烃侧链α‑C–H键氧化过程中体现出高效的活化能力和优异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30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004710.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49/78 , C07C45/36 , C07C49/788 , C07C49/84 , C07C49/76 , C07C49/784 , C07C49/80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49/675 , C07C49/67 , C07C49/786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氧化制备芳基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光催化剂、添加剂加入到溶剂中,在空气或氧气氛围中,在光源照射下搅拌反应,反应液经后处理得到如式(Ⅱ)所示的芳基酮,其反应方程式如下:其中,Ar为苯环或萘基,取代基R3为氢、羟基或烷基,取代基R2为烷基或苯环,Ar基团上的H被取代基R1取代或不取代,取代时,n=1‑2,n取整数,取代基R1为甲氧基、苯环、烷基、三氟甲基或硝基;光催化剂为如式(Ⅲ)所示的化合物,苯环上的氢被取代基R取代或不取代,取代基R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或烷基。本发明通过以苯并噻唑等氮杂环作为光催化剂,革除了使用稀有金属等昂贵催化剂存在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62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51620.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河北农业大学
IPC: C07F13/00 , B01J31/22 , C07C45/00 , C07C49/78 , C07C49/813 , C07C49/84 , C07C49/792 , C07C49/76 , C07C49/786 , C07C49/788 , C07C49/675 , C07F17/02 , C07D307/46 , C07D333/22 , C07D213/50 , C07C49/537 , C07C49/543 , C07C49/547 , C07C49/563 , C07C49/213 , C07C49/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喹啉基氮氮二齿锰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催化仲醇转移氧化制备酮的应用。所述的二四氢喹啉基氮氮锰配合物的通式如式I。以式I锰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仲醇转移氧化反应中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在制备酮类精细化学品中具有重要应用。本发明中锰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收率高、稳定性好。对于仲醇的转移氧化反应,锰基催化体系的催化活性高、锰负载量小、方法简单、环境污染小、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73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54343.5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01J27/14 , B01J37/10 , C07C45/36 , C07C47/54 , C07C47/55 , C07C47/575 , C07C47/542 , C07C47/546 , C07C49/786 , C07C201/12 , C07C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钒酸铜‑碳氮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尿素和氰胺类化合物混合后进行烧结,得到石墨相氮化碳;再将铜盐、石墨相氮化碳分散于水中,得到悬浮液;最后将钒酸盐水溶液和悬浮液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即可制得纳米钒酸铜‑碳氮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纳米钒酸铜‑碳氮复合催化剂对于烯烃双键在添加剂作用下氧化断裂成相应的醛(酮)的反应催化性能优异,底物适应性好,且容易回收重复使用,多次使用后,收率依然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0512007.7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杭州医学院
IPC: C07C45/36 , C07C49/78 , C07C49/76 , C07C49/786 , C07C49/67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C49/675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D311/86 , C07D311/76 , C07C49/807 , C07C67/29 , C07C69/157 , C07C49/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苄基酮的合成方法,所述合成方法包括:以氧气和/或空气为氧化剂,使式(I)所示的芳香苄基化合物在催化体系作用下进行氧化,制得式(II)所示的芳香苄基酮;所述的催化体系为三价铁离子、硝酸根和N‑羟基酰亚胺衍生物三者联用并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离子,其中三价铁离子与硝酸根的摩尔比为1:0.5‑5,三价铁离子与N‑羟基酰亚胺衍生物的摩尔比为0.01‑0.1:0.03‑0.2。本发明方法底物适用性广、原子利用率高、避免了铜、钴等有害重金属的使用,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的特点。Ar‑CH2‑R (I) Ar‑CO‑R (II)。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28077.5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嘉应学院
IPC: C07C45/28 , C07C49/786 , C07D311/86 , C07C49/788 , C07C201/12 , C07C205/45 , C07C253/30 , C07C255/56 , C07D213/50 , C07C49/807 , C07C49/782 , C07C49/84 , C07C49/76 , C07C49/6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方法学领域,具体涉及二价钴盐催化的芳基烷烃直接氧化合成芳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钴催化的芳基烷烃直接氧化合成芳基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芳基烷烃为反应底物、以过硫酸氢钾(PMS)为氧化剂、以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为催化剂,在水和亲水性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通过自由基反应制备得到产物芳基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Co(NO3)2·6H2O为作为催化剂催化PMS产生自由基将芳基烷烃上的碳氢键直接氧化为酮,反应活性高,而且反应能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短,目标产物的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50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197817.2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陕西师范大学
IPC: B01J31/22 , C07B41/06 , C07C247/10 , C07D209/48 , C07D207/20 , C07D211/74 , C07D211/70 , C07D211/18 , C07D223/16 , C07D223/22 , C07C51/285 , C07C59/84 , C07C59/88 , C07C201/12 , C07C205/56 , C07C67/313 , C07C69/738 , C07C231/12 , C07C235/78 , C07C45/28 , C07C49/76 , C07C49/786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C49/794 , C07C67/29 , C07C69/157 , C07C303/30 , C07C309/66 , C07C253/30 , C07C25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哌啶骨架四齿含氮锰催化剂及其催化碳氢分子苄基位选择性氧化的方法,所述联哌啶骨架四齿含氮锰催化剂以价格低廉、无毒的三氟甲磺酸锰为锰源,以结构简单的1,1'‑双(3,5‑二甲基吡啶)‑2,2'‑联哌啶为配体,经过加热搅拌制备而成,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在联哌啶骨架四齿锰催化剂和H2O2氧化剂作用下,通过添加有机羧酸实现对多种碳氢有机化合物苄基位选择性催化氧化,从而合成带有多种官能团的芳酮、五元和六元环亚胺以及带有芳酮官能团的药物活性分子。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催化反应底物原料易得、底物范围宽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催化剂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无废弃物产生、选择性好、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06077.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C07C45/30 , C07D317/54 , C07D213/48 , C07D333/22 , C07C47/232 , C07C47/546 , C07C47/542 , C07C47/55 , C07C47/575 , C07C49/784 , C07C49/675 , C07C49/786 , C07C49/78 , C07C49/807 , C07B4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醛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工艺;本工艺在氮气保护下,醇类化合物和有机硫试剂在碱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形成醛酮类化合物;其中有机硫试剂为溴化二甲基溴化硫;碱为有机碱或无机碱,醇类化合物为脂肪醇,芳香醇,以及与不饱和碳碳双键、羰基相连的醇,或带有其他官能团或杂原子的醇类化合物;该方法条件温和、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