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4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75389.0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贵州大学
IPC: C07D311/02 , A61K31/352 , A61P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苯并二氢吡喃‑4‑酮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应用,本发明发现一类化合物的新用途:苯并二氢吡喃‑4‑酮席夫碱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本发明发现该类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结核杆菌KatG酶杀死结核杆菌,在制备抗结核药物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22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780051052.3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通用医疗公司
IPC: A61K31/35 , A61K31/335 , A61K31/352 , C07D311/02 , C07D311/04 , C07D311/22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治疗神经元炎症病症,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亨廷顿病、缺血性中风和朊病毒病的方法,包括给予治疗有效量的色甘酸或色甘酸衍生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08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0231407.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7/16 , C07D311/96 , C07D311/02 , A61P35/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真菌来源azaphilones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在抗肿瘤剂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1或式2所示。通过发酵培养格孢菌(Pleosporalessp.)HBU‑135菌株,并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合物。经验证,本发明azaphilones二聚体类式1和式2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胃癌细胞(MGC‑803)、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上皮癌细胞(A‑549)具有强的抑制活性,可用作抗肿瘤药物,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0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231407.0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C12N1/14 , C12P17/16 , C07D311/96 , C07D311/02 , A61P35/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真菌来源azaphilones二聚体类化合物及其在抗肿瘤剂中的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1或式2所示。通过发酵培养格孢菌(Pleosporalessp.)HBU-135菌株,并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合物。经验证,本发明azaphilones二聚体类式1和式2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胃癌细胞(MGC-803)、宫颈癌细胞(HeLa)和肺上皮癌细胞(A-549)具有强的抑制活性,可用作抗肿瘤药物,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0038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711215404.2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省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纳米二氧化硅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核壳型纳米二氧化硅荧光探针是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核壳结构包括如式(I)所示的内核荧光染料和如式(II)所示的外壳染料,纳米颗粒的结构如式(III)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核壳型纳米二氧化硅荧光探针选育具有毒性芳烃降解活性微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基于化学荧光标记技术的微生物选育研究模式,可更高效、直观、特异地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高灵敏分析分选,能为功能微生物的高效选育提供新的工具,也能为功能微生物单细胞研究和未培养微生物的深入挖掘提供技术支撑,对于毒性芳烃污染物防治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03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3353.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7D311/02 , C12P17/06 , A61P31/04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黄绿木霉菌(Trichoderma aureoviride)液体发酵物中提取的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法和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该聚酮类化合物能用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736530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80054579.3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艾丽奥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IPC: C07D333/52 , C07C251/84 , C07C251/86 , C07D207/00 , C07D209/04 , C07D213/00 , C07D215/00 , C07D217/00 , C07D233/60 , C07D235/02 , C07D249/04 , C07D249/18 , C07D261/02 , C07D265/00 , C07D307/02 , C07D307/78 , C07D311/02 , C07D333/02 , C07D335/04 , C07D401/00 , C07D403/00 , C07D407/00 , C07D409/00 , C07D413/00 , C07D417/00 , C07D417/02 , C07D495/02 , C07D495/14 , A61K31/16 , A61K31/33 , A61K3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5/04 , A61K31/165 , A61K31/277 , A61K31/341 , A61K31/343 , A61K31/352 , A61K31/381 , A61K31/382 , A61K31/40 , A61K31/4025 , A61K31/404 , A61K31/407 , A61K31/4155 , A61K31/4164 , A61K31/4196 , A61K31/423 , A61K31/426 , A61K31/427 , A61K31/428 , A61K31/4365 , A61K31/4375 , A61K31/4418 , A61K31/4427 , A61K31/4436 , A61K31/4439 , A61K31/444 , A61K31/4545 , A61K31/47 , A61K31/4704 , A61K31/4709 , A61K31/4725 , A61K31/496 , A61K31/497 , A61K31/501 , A61K31/506 , A61K31/5377 , A61K31/538 , A61K45/06 , C07C243/18 , C07C243/34 , C07C251/80 , C07C251/84 , C07C255/34 , C07C255/66 , C07C2602/08 , C07D207/335 , C07D209/08 , C07D209/14 , C07D209/20 , C07D209/86 , C07D213/42 , C07D213/50 , C07D213/65 , C07D213/68 , C07D215/12 , C07D215/14 , C07D215/38 , C07D215/42 , C07D217/24 , C07D233/38 , C07D233/60 , C07D233/61 , C07D233/64 , C07D233/88 , C07D261/20 , C07D277/56 , C07D277/64 , C07D307/40 , C07D307/52 , C07D307/81 , C07D307/91 , C07D311/68 , C07D333/16 , C07D333/20 , C07D333/50 , C07D333/54 , C07D333/58 , C07D333/62 , C07D333/66 , C07D333/68 , C07D333/76 , C07D335/06 , C07D401/04 , C07D401/10 , C07D401/12 , C07D405/04 , C07D405/10 , C07D405/12 , C07D409/04 , C07D409/06 , C07D409/12 , C07D409/14 , C07D413/04 ,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417/04 , C07D417/12 , C07D471/04 , C07D495/14 , A61K2300/00 , C07D213/53 , C07D307/14 , C07D311/04 , C07D333/78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新抗病毒化合物,以及包含一种或多种抗病毒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和合成上述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使用一种或多种小分子化合物改善和/或治疗副粘病毒病毒性感染的方法。副粘病毒感染的实例包括由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712608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810013567.7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49/755 , C07C45/61 , C07D311/02 , C07D493/04 , C07D49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要的抗银屑病药物蒽林的并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并合成了一些新的蒽林并环衍生物。以蒽林(二羟蒽酚、1,8,9-蒽三酚)为起始原料,与1-苯乙炔基Fischer卡宾化合物反应,经过连续加成/环化反应以及氧化脱金属反应,得到了四种新型的蒽林并环衍生物。本发明方法利用1-苯乙炔基Fischer卡宾化合物的多反应性,使其与蒽林在温和条件下发生连续多步反应,得到了利用传统有机合成方法难以合成或者需要复杂合成步骤才能得到的蒽林并环衍生物。本发明合成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31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51335.1
申请日:2012-07-12
Applicant: 盐城师范学院
IPC: C07D311/02 , B01J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碱性离子液体水相催化苯并氧杂蒽衍生物的合成的新方法。所用催化剂是同时含有Lewis碱和碱官能团的双功能化离子液体,原料为α-萘酚、芳香醛、1,3-环己二酮衍生物,水为反应介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苯并氧杂蒽衍生物。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1)采用双功能化离子液体,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便;催化剂活性高、用量少、对水稳定、不失活;(2)含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水溶液可循环使用,环境友好;(3)用水代替有机溶剂,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合成苯并氧杂蒽衍生物的方法,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0546987C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510051266.X
申请日:2005-03-03
Applicant: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IPC: C07D3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制备DL-奈必洛尔及其盐酸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现有技术制备中间体通式化合物I和II:中间体通式化合物I其中,R选自氢原子或苄基;P1选自氢原子、三甲基硅、叔丁基二甲基硅、叔丁基二乙基硅、四氢吡喃基或对甲基苯磺酸根;中间体通式化合物II其中,P2选自三甲基硅、叔丁基二甲基硅或叔丁基二乙基硅;2)将通式化合物I和II进行催化加氢缩合,然后依次进行脱保护基、成盐酸盐、选择性结晶、重结晶即得DL-奈必洛尔盐酸盐成品。本发明方法具有步骤简捷、成本低廉、产物收率高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