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3696826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368521.3

    申请日:201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包括依次相通的含油气体入口、油气分离通道、出油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油气分离通道由上盖板和下盖板粘合形成,所述含油气体入口和出油口设在下盖板上;所述油气分离通道为沿油气混合气流动方向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U形通道,油气分离通道与含油气体入口通过带有通孔的隔板分隔,该隔板背面设置有与通孔正对的滤芯,隔板前方设有靠近含油气体入口的第一挡板,隔板后方设有L形的第二挡板,其上开设有供机油流向出油口的回油孔,位于第二挡板后方的油气分离通道底部设置有供机油流向出油口的回油槽。该油气分离器能使油气分离更加彻底,提高分离效率,降低机油消耗量,改善排放性能,缩小安装空间。

    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

    公开(公告)号:CN214366364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2701163.6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包括活塞顶部,在活塞顶部中央开设有一个活塞顶部凹坑,活塞顶部凹坑的左侧为两个进气门避让坑、右侧为两个排气门避让坑,两个进气门避让坑之间的部位为进气侧挤气面,两个排气门避让坑之间的部位为排气侧挤气面;活塞顶部凹坑的前后侧均为顶部凸台;活塞顶部凹坑内底面且靠近排气侧开设有开口方向朝向喷油嘴的喷油避让坑。喷油避让坑遮挡燃油,避免其与活塞顶部凹坑内底面碰撞后进一步反弹至气缸壁面,进而减少窜入机油油底壳的燃油量,有效减少机油稀释;由于球面凹坑表面较大且整体形状受喷油避让坑的影响较小,球面凹坑可较好的保持缸内滚流的作用,保证较快的火焰传播速度。

    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

    公开(公告)号:CN210738687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1002858.6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活塞顶面燃烧室结构及汽油机活塞,包括活塞顶部,在活塞顶部中央开设有一个活塞顶部凹坑,在活塞顶部凹坑的两侧分别为进气门避让斜面和排气门避让斜面;活塞顶部凹坑的口部收缩使整个凹坑呈缩口坛形,并增加进气门避让斜面、排气门避让斜面与进气门缸盖底面、排气门缸盖底面的配合面积,当活塞靠近上止点时,有效增加气流进入凹坑时的挤流强度。活塞顶部凹坑内底面被设为圆锥面,通过活塞顶部凹坑的侧壁与圆锥面配合可使进入活塞顶部凹坑的气流形成局部滚流并引导其在中心区域发生碰撞,与挤流因素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活塞顶部凹坑内湍流强度,加快燃烧速率,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气缸总成、发动机和车辆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68035U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21667145.8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缸总成、发动机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气缸总成包括:包括:缸体、气缸盖和正时定轨。气缸盖设于缸体的上方,正时定轨与缸体连接,且形成有导向通道,正时定轨的一部分位于缸体内,另一部分位于气缸盖内;其中,导向通道的一端用于插入机油标尺,导向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使机油标尺伸出至油底壳。本申请在正时定轨内形成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的一端用于插入机油标尺,导向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使机油标尺伸出至油底壳,导向通道可用于对机油标尺进行导向。因此,本申请利用正时定轨进行导向,无需专门安装机油标尺导向管,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可以降低解决机油标尺导向管需要专门安装,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EGR冷却器总成及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9974652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645646.6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EGR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GR冷却器总成及发动机总成,该EGR冷却器总成,包括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的一端设置有压差管接头,所述压差管接头上连接有压差管,所述EGR冷却器的一端设置有废气温度传感器搭子,所述废气温度传感器搭子上连接有废气温度传感器。其目的在于:不仅具备高换热效率和低空间占比的优势,同时能够提供多种功能接口,还能提高EGR系统的设计紧凑度。

    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7739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523989.X

    申请日:2021-0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压缩比装置,包括活塞、上连杆、下连杆、曲轴、旋转拉杆、连接拉杆、动作拉杆和用于驱动动作拉杆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驱动机构,上连杆的上端部与活塞相连,下连杆的下端部与曲轴连接,旋转拉杆的上端部的上部通过第一铰接结构与上连杆的下端部连接,旋转拉杆的上端部的下部通过第二铰接结构与下连杆的上端部连接,旋转拉杆的下端部通过第三铰接结构与连接拉杆的内端部连接,连接拉杆的外端部通过第四铰接结构与动作拉杆的下端部连接,驱动机构与动作拉杆的上端部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变压缩比装置在驱动机构控制下可实现发动机压缩比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节,能够兼顾发动机动力性与经济性要求。

    一种适用于米勒/阿特金森循环的直喷式发动机燃烧室

    公开(公告)号:CN209469485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170172.1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米勒/阿特金森循环的直喷式发动机燃烧室,包括缸盖的半球形底面、进气门、排气门底面、缸体的气缸壁面、活塞的头部、直喷燃油喷嘴和火花塞,直喷燃油喷嘴位于进气门一侧下方,火花塞位于缸盖底面中心位置。活塞头部设有外侧面为锥面状的顶部凸起,顶部凸起在对应进气门侧及排气门侧位置分别设有进气门凹坑和排气门凹坑;顶部凸起的中间区域设有沿活塞销孔轴线方向贯通的圆柱面凹坑;圆柱面凹坑两侧设有两个垂直于其贯通方向且对称分布的射流槽;圆柱面凹坑可保持较强的滚流运动使其直至压缩上止点破碎,射流槽可在压缩上止点附近产生指向燃烧室中心区域的射流,从而共同有效提高燃烧过程中的湍流强度。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流量分配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374371U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20439564.6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流量分配调节装置,该流量分配调节装置呈圆柱体形,流量分配调节装置有两只,分别安装在气缸体水套的圆孔内,将气缸体水套分隔为进气侧区域和排气侧区域,在流量分配调节装置上开设有环槽或十字交叉孔,环槽或十字交叉孔将进气侧区域和排气侧区域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控制冷却水套中各区域之间的冷却液流量,实现发动机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冷却液流量分布的精确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