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9698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41776.8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列车轨道模型的实时仿真系统及方法,其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用于直接向车辆系统参数子模块、轨道结构参数子模块、运行参数子模块分别输入车辆参数、轨道参数和运行参数;仿真系统:通过轨道曲线设置模块、轨道不平顺设置模块、牵引制动信号模块、积分迭代模块、轮轨接触模块、法向力求解模块、切向力求解模块向加速度计算模块提供数据,并通过积分迭代模块与加速度计算模块之间的循环实现计算车辆、轨道、轮轨相互作用力的输出数据;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车辆部件、轨道部件和轮轨相互作用力的对应数据,其建立了完整系统,根据实际需求调用即可实现列车实时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8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747992.4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从现有扣件库中选择待优化扣件,提取其纵、横、垂三向刚度和阻尼作为优化内容,任意选择一向刚度和阻尼进行梯度设计,然后输入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在该方向梯度设计下列车的纵、横、垂三向加速度和轮轨力,根据加速度、轮轨力对车辆运行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缩小梯度设计范围,重复上述步骤寻找得到扣件该方向的刚度与阻尼参数的最优组合;对剩余两向刚度与阻尼均完成优化,该方法能对列车车辆与设计线路的匹配情况进行评估,可以用于线路的扣件参数进行设计、分析优化,为列车运行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89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38091.X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5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转向架主动悬挂控制性能的室内全尺寸试验台,包括试验过程中用到的铁路轨道以及设置在铁路轨道上的试验用高速铁路列车转向架,在转向架外侧设有导轨,在导轨上设置牵引导框,牵引导框通过牵引拉杆与转向架相连接,在牵引导框与转向架之间设置垂向液压作动器以及横向液压作动器,牵引导框连接驱动系统并在驱动系统作用下在导轨上运行,在牵引导框的前后分别放置配重块。本发明能够模拟转向架在受外部激励载荷作用下的主动悬挂控制过程,并通过研究轮轨接触状态、转向架运行速度和外部激励条件对主动悬挂控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实现了对列车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731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338091.X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5B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转向架主动悬挂控制性能的室内全尺寸试验台,包括试验过程中用到的铁路轨道以及设置在铁路轨道上的试验用高速铁路列车转向架,在转向架外侧设有导轨,在导轨上设置牵引导框,牵引导框通过牵引拉杆与转向架相连接,在牵引导框与转向架之间设置垂向液压作动器以及横向液压作动器,牵引导框连接驱动系统并在驱动系统作用下在导轨上运行,在牵引导框的前后分别放置配重块。本发明能够模拟转向架在受外部激励载荷作用下的主动悬挂控制过程,并通过研究轮轨接触状态、转向架运行速度和外部激励条件对主动悬挂控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实现了对列车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8611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03292.6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10/08 , G06F30/20 , B61L15/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运行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根据调研所得参数建立货车动力学模型,根据车钩上设置的数据采集装置所采集的数据,计算出实际运行中车钩的受力情况与摆角数据,将其作为外部激励输入至构建好的相应货运列车的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每节车厢的动力学相应,最后根据每节车厢动力学相应计算出对应的安全性指标,并分别判断每节货车是否符合安全运行条件。因此,本发明能够准确有效的评估多节货车编组货运列车受车钩摆角影响时是否满足安全指标的要求,从而避免引发脱轨、倾覆等严重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35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29723.0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5H5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绕线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卷筒,卷筒与机架可转动地相连;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与机架相连,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滑块上设有用于与电线适配的穿绳部,滑块被构造为:被允许在卷筒的轴线方向上与卷筒发生相对运动。绕线方法基于上述的绕线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待绕的电线一端与卷筒相连,使得卷筒在转动过程中,电线能够缠绕到卷筒上;另一端穿过穿绳部,随着电线缠绕过程的进行,可以沿卷筒的轴线方向滑动滑块,从而调整待缠绕的电线的位置,使得电线能够被紧凑有序地缠绕到卷筒上,既能够保证缠绕的美观,又便于下一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72268.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轮轨黏着系数测定方法及系统,其采用CCD工业相机实现轮轨运行速度非接触式测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时处理轮轨图像信息获得车轮、钢轨运行速度,从而得到轮轨蠕滑率,再根据存储数据库中轮轨黏着蠕滑特性曲线,得到列车当前车速下运行时全部车轮与钢轨接触区域的黏着系数,得到任意轮对的黏着系数,实现对轮对的黏着系数的无接触实时测量,为列车运行改进防空转或防滑控制方法及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6787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010592498.0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零部件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摩擦式车钩横向摆角测试装置,所述横向摆角测试装置设置在车辆的车体上对车钩横向摆角进行检测,其包括位移传感器A、位移传感器B、位移传感器C,所述位移传感器A设置在车钩上方的车体上,还包括安装杆,所述位移传感器B和位移传感器C均设置在安装杆上,所述安装杆固定在车体上且垂直于设置位移传感器A的车体端面;其中,所述位移传感器B靠近车体设置,还包括沿车钩的中心线上纵向设置的参考点D和参考点E,其中,参考点D靠近位移传感器A。本发明的优点是计算得出的车钩摆角能将车钩与前丛板的横向位移考虑在内,计算出的摆角的数值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8712.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30/22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机车车辆-轨道耦合系统共振模态参数测试方法:建立铁路机车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关键部件有限元模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部件施加真实的边界条件,仿真分析得到约束条件下各部件模态振型;以此对传统模态测试理论响应测点进行补充删减,确定部件模态测试精确响应点;然后根据精确响应点布置信号采集系统获得现场试验数据;对现场试验数据导入到DHDAS软件中,通过Op.PolyLSCF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得到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部件真实服役状态下的模态参数;对比车辆系统和轨道系统真实服役状态下的模态频率,得到具有重叠的模态频率,确定得到共振模态参数;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共振模态参数,为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模态解耦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93921.6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8/213 , B61L15/00 , G01P15/00 , G01H17/00 , G01M17/08 , G08B21/18 , G06F18/2411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载机车车钩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车体横向加速度的重载机车车钩失稳预警方法,其步骤包括:采集列车在不同工况下的车体横向加速度响应信号;采用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并对加速度异常值进行剔除;提取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信号时域、频域和时频域特征;利用提取到的特征构建数据集,对数据集添加分类标签,对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将SVM惩罚参数及核函数参数作为优化参数,以验证集分类准确率为适应度函数;利用验证集对PSO‑SVM模型的参数进行选代寻优;对测试集车钩稳定性状态进行识别,判断车钩是否失稳,本发明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