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轮轨共振的轮轨模态错频设计正交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0335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092893.7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轮轨共振的轮轨模态错频设计正交优化方法,该方法能通过轮对和钢轨的解耦设计,实现轮对和钢轨模态的错频设计;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极差法确定轮轨参数最优匹配方案,进一步避免轮轨耦合模态与轮对模态、钢轨共振;并根据构建的列车‑轨道三维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判断车辆‑轨道耦合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振动,若存在则再次改变轮轨参数,直至成功抑制异常振动。该方法不仅可以评估既有线路和服役列车的轮轨匹配情况,还可用于新线路或新高速动车组的正向设计;且相较于传统的多刚体模型,刚柔耦合模型计算所得的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复杂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流固耦合效应的分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34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01881.5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复杂风环境下高速列车流固耦合效应的分析系统及方法,空气动力学模型、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UDP通讯协议的服务器和基于UDP通讯协议的客户端,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列车运行工况信息,不同时间步长的,在同一时间步长下的:头车的第一距离步长,中间车的第二步长以及尾车的第三步长,能够完成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中列车运动状态的实时更新,能有效模拟列车在复杂风环境下运行时车辆与流场的相互作用,能更准确地反应列车在风环境下运行时的真实状态。

    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68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0747992.4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操作:从现有扣件库中选择待优化扣件,提取其纵、横、垂三向刚度和阻尼作为优化内容,任意选择一向刚度和阻尼进行梯度设计,然后输入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在该向梯度设计下列车的纵、横、垂三向加速度和轮轨力,根据加速度、轮轨力对车辆运行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缩小梯度设计范围,重复上述步骤寻找得到扣件该向的刚度与阻尼参数的最优组合;对剩余两向刚度与阻尼均完成优化,该方法能对列车车辆与设计线路的匹配情况进行评估,可以用于线路的扣件参数进行设计、分析优化,为列车运行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列车轴箱垂向加速度信号的车轮多边形波深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810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1324148.2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列车轴箱垂向加速度信号的车轮多边形波深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列车在不同速度等级、不同阶次和不同波深条件下轴箱的垂向加速度响应信号,通过将采集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建立极限学习机模型,再在建立极限学习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获得基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的车轮多边形波深估计模型,该模型可以通过列车轴箱垂向加速度信号作为预估的数据来源预估列车车轮多边形波深,该方法通过列车轴箱垂向加速度信号作为预估的数据来源数据受到干扰的程度降低,适应范围更广,同时优化后的模型的数据精度显著提高。

    一种抑制车线耦合共振的高速铁路轨道模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280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35705.6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车线耦合共振的高速铁路轨道模态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车辆和高速铁路轨道信息,计算出车辆结构模态和轨道结构模态,分析两个模态的匹配结果是否产生重叠;若产生重叠,则通过改变轨道结构参数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来重新计算轨道模态,使轨道结构模态范围避开车辆结构模态范围;若没有重叠,则构建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性能分析模型,对构建的车辆‑轨道刚柔耦合动力性能分析模型进行动力仿真分析,判断车辆运行时是否有因共振引起的异常振动,若有异常振动,则修改轨道结构参数直至实现抑制车线耦合共振,该方法从共振的角度考虑轨道结构对车辆结构的振动影响,对高速铁路的建设或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种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

    公开(公告)号:CN1103079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41012.5

    申请日:2019-0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特别是一种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其包括基体;施力件,施力件一端与基体固定相连;车钩座,车钩座固设于基体上,车钩座上设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与车钩可拆卸相连;和传力组件,施力件另一端与传力组件一端相连,传力组件另一端用于与车钩相连。使用时,将待标定的车钩安装在车钩座上,通过施力件施加外力,作用到车钩上,在车钩的表面贴上测力装置,即可将车钩的受力与输出的电信号对应,从而完成标定,有利于将实际测量的电信号较为准确地转化为车钩的受力。使用时,施力件的输出力构成该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的内力,因此该试验台可以即挪即用,不需要额外固定于其他设备或地面上。

    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4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629723.0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绕线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卷筒,卷筒与机架可转动地相连;滑动组件,滑动组件与机架相连,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滑块上设有用于与电线适配的穿绳部,滑块被构造为:被允许在卷筒的轴线方向上与卷筒发生相对运动。绕线方法基于上述的绕线装置。本发明提供的绕线装置及绕线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待绕的电线一端与卷筒相连,使得卷筒在转动过程中,电线能够缠绕到卷筒上;另一端穿过穿绳部,随着电线缠绕过程的进行,可以沿卷筒的轴线方向滑动滑块,从而调整待缠绕的电线的位置,使得电线能够被紧凑有序地缠绕到卷筒上,既能够保证缠绕的美观,又便于下一次使用。

    一种基于惯性原理的车轮多边形车载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7252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35872.1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惯性原理的车轮多边形车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轴箱垂向加速度信号,将其分解为多个IMF分量。然后,将IMF分量与原始信号组合,构建快速独立成分分析观测矩阵,计算得到相互独立的独立分量,并采用相关系数法筛选出与车轮多边形激励相关的有效信号分量。进一步地,基于惯性原理对有效信号分量进行二次积分,得到加速度积分结果,对加速度积分结果进行去趋势项处理后得到车轮径向偏差位移量。最后,车轮径向偏差位移量经快速傅里叶变换后可用于定量识别车轮多边形的阶次和幅值。本发明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车轮多边形在线连续监测,并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