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77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2563.4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车外换热器、节流装置、车内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车外换热器通过节流装置与车内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第一换热流路,第一换热流路用于与压缩机、四通阀配合形成第一循环回路;车辆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电机总成、冷暖箱总成和第一泵体;第二换热通道用于与电池电机总成的换热通道和冷暖箱总成的换热通道两者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形成第二换热流路,第二换热流路用于与第一泵体配合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本发明将冷媒系统、冷凝水系统和冷暖箱集成为一体式,增加了集成度。

    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液冷系统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355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3773.5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液冷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已达到设定的进入除霜条件时,根据高温末端的当前状态,控制第一引入通道和第二引入通道中的相应引入通道开启,以使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进入预设的除霜模式;根据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的出管温度和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的出风温度中的相应温度,确定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是否已达到设定的退出除霜条件;若已达到,则控制第一引入通道和第二引入通道中的相应引入通道关闭,以使低温末端的低温换热器退出除霜模式。该方案,通过利用液冷系统的高温热源或外环空气热源对低温末端除霜,有利于提升液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叶片、贯流风叶及空调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66695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871988.9

    申请日:2018-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风板叶片、贯流风叶及空调器,叶片(1)用于贯流风叶,叶片(1)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该第一方向为贯流风叶的长度方向,叶片(1)位于两个端部之间的表面形成沿叶片(1)的宽度方向交替排布的凹部和凸部。通过凹部和凸部能够改变叶片(1)表面的气流分布,避免涡流产生,减少叶片(1)表面的气流分离及叶片(1)与壳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噪声,有效提高空调的舒适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贯流风叶、冷媒接头、风叶组件、贯流风机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8090812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12802.X

    申请日:2018-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冷媒输送管;多个叶片;连接全部叶片第一端且内部具有第一空腔的第一端盖;连接全部叶片第二端且内部具有第二空腔的第二端盖;至少一个叶片的内部开设有贯通叶片自身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冷媒通道,冷媒通道的一端与第一空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空腔连通;冷媒输送管的第一端伸入第一空腔内并形成输送管接口,冷媒输送管的第二端伸入第二空腔内,第一端盖的侧壁上开设有端盖接口,输送管接口和端盖接口中的任意一者用于与冷媒接头的冷媒入口相连,另外一个用于与冷媒接头的冷媒出口相连。该贯流风叶有效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省了空调所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冷媒接头、风叶组件、贯流风机以及空调。

    换热器及空调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334692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999204.8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内设有第一集流腔;分液管,分液管连接于第一集流管上,分液管至少部分插入第一集流腔;扁管,扁管连接于第一集流管上,并与第一集流腔连通;扁管插入第一集流管的端部设有斜切口部,斜切口部朝向分液管。本公开的换热器,在扁管的端部设置朝向分液管的斜切口部,一方面能够增大扁管的微通道入口面积,另一方面切口朝向分液管,与分液管的进液方向相对,便于进液。这种扁管结构能够有效地使更多的制冷剂流入扁管中,实现分流均匀性的同时,又尽可能的避免了由于流量过大时导致的集流腔端部积液问题。

    散热翅片、芯体组件及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21404021U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23052308.4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翅片、芯体组件及换热器,散热翅片的第一侧包括多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脊部,第一脊部沿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第一脊部包括多个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散热翅片的第二侧包括多个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脊部,第二脊部沿散热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第二脊部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起部;其中,第一凸起部的截面积沿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逐渐增加,第二凸起部的截面积沿第二侧至第一侧的方向逐渐增加,且第一凸起部和/或第二凸起部为多面体结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

    一种窗式空调器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77847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23496563.3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室外侧换热器以及防尘装置;壳体设有进风口;室外侧换热器固定设置于壳体的一侧,且与进风口相对;防尘装置设置于壳体上,并能够从外部整体覆盖室外侧换热器;防尘装置被设计为能够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为:防尘装置打开,使室外侧换热器与外界连通;第二状态为:防尘装置关闭,使室外侧换热器与外界分隔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式空调器,其结构简单、实用,能够有效提高室外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空调器的能耗。

    集流管组及换热器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00012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787397.0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申请总体来说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流管组及换热器,集流管组安装于换热器,集流管组包括集流管及连接管,集流管开设有若干扁管槽,扁管通过扁管槽与集流管连通,连接管具有用于伸入集流管内的导流段,导流段设置有出液结构及回液结构,出液结构用于使液态冷媒以雾状喷出,从而使冷媒以雾状进入扁管进行换热,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回液结构用于使集流管内堆积的液态冷媒进入导流段并从喷洒孔再次喷出,以在集流管内形成自循环结构,减轻冷媒在集流管内堆积情况,改善冷媒进入各个扁管的流量分配情况,提高冷媒的换热效率,提高换热器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