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08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1910872841.4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和扁管(3),扁管(3)连接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之间,第二集流管(2)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用于将第二集流管(2)分隔为多个管腔(5)相隔离的管段(4),各管段(4)上均连接有冷媒接管(6)。根据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和热泵系统,能够有效改善扁管数目较多情况下换热器的制冷剂分配状况,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一种流体分流结构、换热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9617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58807.9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分流结构、换热器、室外机及空调器,流体分流结构包括第一集流管以及第一导流管;第一集流管呈环形,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形成第一环形流道,第一集流管的第一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扁管连接;第一导流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流管体和弯管,导流管体的第一端伸出第一集流管,导流管体的第二端和弯管的第一端相互连通,导流管体和弯管的内腔形成折弯导流道,弯管的第二端与第一集流管连接或设置在第一集流管中,折弯导流道与第一环形流道连通。本发明环形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可以使得制冷剂在换热器中均匀分配,提高换热效率,弯管的设置可以减少流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9178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24102.3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器,换热器包括换热扁管、第一集流管和导流板;导流板设置在换热扁管和第一集流管之间,导流板的一侧与换热扁管连接,导流板的另一侧与第一集流管连接;第一集流管具有进气口,沿冷媒的流动方向,导流板具有多个导流通道,换热扁管具有多个换热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导流通道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换热通道连通。本发明的导流通道便于将制冷剂均匀地引导至各个换热通道,从而减少由于重力、管道阻力和两相制冷剂特性影响所导致的分布不均问题。

    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86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1911007512.X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其中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中设置有流体引射部件,所述流体引射部件具有进口、出口以及引射口,所述流体引射部件通过所述引射口将处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底部的制冷剂引入所述流体引射部件内并与经由所述进口进入的制冷剂混合后由所述出口射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空调器,在第一集流管中设置流体引射部件,能够极大程度地杜绝在第一集流管底部制冷剂积液现象的发生,使第一集流管中的制冷剂形成内循环,进而进一步提升制冷剂的分流均匀性。

    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883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910339957.1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其中,包括热交换主体,热交换主体包括:至少两个集流管,集流管设置为两个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扁管,扁管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接,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连接,且扁管的制冷剂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连通,扁管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连通;扁管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平面相对于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的轴向平行设置;多个翅片,多个翅片安装在扁管上,翅片的长度方向与扁管的宽度方向相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翅片片距小、换热效率低,翅片和热交换主体组装困难以及室内机舒适性差、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

    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微通道冷凝器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10598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911184138.0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微通道冷凝器和空调器。该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包括集流件,至少包括均连接有微通道扁管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微通道扁管向所述第一腔室注入流体,所述第二腔室由所述微通道扁管排出流体;半透膜层,可截留液体和通过气体;所述半透膜层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对注入的流体进行分离处理,所述第一腔室壁设有排液通道和排气通道;所述截留液体由所述排液通道导出所述集流件,所述通过气体由所述排气通道导至所述第二腔室。将集流件内冷凝后的液体导出,防止分配不均匀,从而提高换热性能。

    服务器模组及喷淋控制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510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40422.1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模组及喷淋控制方法,服务器模组包括:电路板;多个发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冷却模块,包括多个喷淋单元,所述多个喷淋单元与所述多个发热模块一一对应的设置,每一所述喷淋单元用于向其对应的所述发热模块喷淋冷却液,且每一所述喷淋单元以使其对应的所述发热模块及电路板形成液膜的方式提供冷却液。本发明可以根据发热模块的发热情况向对应喷淋单元分配不同流量的冷却液,不让过多的冷却液参与热交换,换热过程中发热模块及电路板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冷却液膜,从而可以减小热阻提升换热效率。并且喷在发热模块表面的冷却液的动量与重力结合加速液膜流动,有利于吸热后的冷却液迅速离开发热模块表面,提升换热效果。

    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89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911115660.3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迎风侧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一换向阀与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相连通;室外背风侧换热器的进口端通过第二换向阀与压缩机的第二排气口相连通;室内迎风侧换热器的进口端与室外迎风侧换热器的出口端和室外背风侧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室内迎风侧换热器与第二吸气口相连通;室内背风侧换热器的进口端与室外迎风侧换热器的出口端和室外背风侧换热器的出口端相连通,室内背风侧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一换向阀与第一吸气口相连通,有效降低室外迎风侧换热器与室外背风侧换热器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提高室外迎风侧换热器与室外背风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