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7847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27860.8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锰钢辙叉机械冲击硬化加工方法,其主要是:将高锰钢辙叉加热到1050~1100℃、保温2~4h后水淬,将高锰钢辙叉表面加热到280~320℃,采用风镐冲击上述高锰钢辙叉工作表面,风镐的冲击能量为50~100J,冲击频率为15~20Hz,冲击头与辙叉表面的压应力为5~10MPa,每个处理点的冲击硬化处理时间为10~30s。每个冲击硬化点区的边缘的距离小于5mm。高锰钢辙叉经过这种机械冲击硬化处理后表面硬度为470-520HB,硬化层深度为10mm以上,可使高锰钢辙叉的使用寿命提高60%以上,并且工艺简单、生产安全、成本极低。

    一种洁净高锰奥氏体钢辙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07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112443.4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洁净高锰奥氏体钢辙叉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道岔钢轨件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为:对经过脱磷、脱硫处理的高锰奥氏体钢钢液进行两段吹气净化,然后铸成辙叉铸坯,对辙叉铸坯高于辙叉工作面的区域进行锻造,之后进行热处理及水韧处理,得到高锰奥氏体钢辙叉。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高锰奥氏体钢的化学成分,系统优化冶炼、精炼高锰钢工艺,精准设计铸坯结构,控制辙叉关键部位的变形,保证锻造比并优化锻造流线,显著提升了辙叉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寿命。

    一种切割机械加工用夹持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48718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20649.0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机械加工用夹持工装,包括底座、活动框、固定框、夹板;活动框的背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活动框表面温度过高的防过热组件,防过热组件包括有:固定壳、可以感知温度高低而控制活动的感温组件和可以在温度升高后及时降温的降温组件,活动框的背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防过热组件,固定壳的内部顶端和右端分别活动安装有感温组件和降温组件。该种切割机械加工用夹持工装,可以起到使活动框具备防过热功能,当其内的夹板对加工零件进行夹持切割时,即便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热量会传至活动框表面,待切割完准备松开夹板以取出加工好的零件时,操作者的双手也不会因不慎接触活动框表面而发生被其烫伤的安全事故的作用。

    外毛刺刮削系统及其刮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0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599851.2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nventor: 杨志南 苏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毛刺刮削系统及其刮削方法,其包括机架、支撑辊、工作台、电机、刮刀架、刮削装置以及刮刀架端座;刮削装置包括基体、主刮刀、副刮刀、工业摄像头和伸缩柱;焊管的两侧各放置相同组数的刮削装置,根据焊管的管径和生产标准设置每一组刮削装置的刮削深度,主刮刀刮削完后,工业摄像头拍摄外毛刺高度图像并传输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判断副刮刀是否要进行补刮及补刮的刮削深度,接下来的每一组刮削装置依次设置越来越小的刮削深度并重复上述操作,从而实现对螺旋埋弧焊管外毛刺的分步精准刮削,增加焊管表面的光洁度,提高焊管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高韧性轴承的组织调控方法及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310340.7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性轴承的组织调控方法,包括:S1、提供初始轴承钢材;S2、进行初始轴承钢材的加工成形形成轴承零件;S3、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一热处理,使轴承零件的整体组织转变为纳米贝氏体组织,S4、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二热处理,在轴承内圈的滚道表层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层形成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混合组织中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本发明不需要渗碳处理方法,轴承用钢心部为纳米贝氏体组织,韧性达到渗碳轴承心部的韧性;轴承用钢表层为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且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的混合组织,使轴承用钢的硬度达到渗碳轴承表层的硬度。

    高韧性轴承的组织调控方法及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0340.7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性轴承的组织调控方法,包括:S1、提供初始轴承钢材;S2、进行初始轴承钢材的加工成形形成轴承零件;S3、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一热处理,使轴承零件的整体组织转变为纳米贝氏体组织,S4、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二热处理,在轴承内圈的滚道表层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层形成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混合组织中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本发明不需要渗碳处理方法,轴承用钢心部为纳米贝氏体组织,韧性达到渗碳轴承心部的韧性;轴承用钢表层为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且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的混合组织,使轴承用钢的硬度达到渗碳轴承表层的硬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