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5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78960.5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M13/028 , G06F30/17 , G06F18/22 , G06F18/24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振动频率集中度的热连轧机故障实时诊断方法,涉及热连轧机轧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频率集中度模型、变形抗力计算模型和关键部件的动力学模型;S2、基于变形抗力计算模型和处理后的历史数据构建轧机生产线数据库;S3、基于分类后的辊系状态建立振动评价标准库;S4、依据模型求解实测数据的关键参数;S5、进行实测数据关键参数与历史数据关键参数匹配;S6、基于实测数据关键参数与历史数据关键参数对比判断轧机系统状态,与理论模型求解数据对比关键参数判定故障位置。本发明通过对轧制过程中轧机振动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确保了热连轧精轧机组的轧制稳定性提高与工艺模型优化,保证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97952.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燕山大学 ,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作辊振动测试分析的热连轧机前馈厚度控制方法,涉及板带轧机厚度自动控制技术领域,通过在轧机工作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轧机工作辊振动加速度数据,经过对原始信号降噪与积分后得到轧制过程轧机工作辊的振动位移数据,并根据工作辊振动位移与轧机出口板带厚度的关系得到轧机振动情况下轧机出口板带厚度的波动值,计算得到辊缝调节量,实施厚度控制。本发明通过基于工作辊振动测试分析的厚度前馈控制方法解决了实际轧制工况下连轧机组机架间板带厚度波动影响成品板带厚度精度的问题,提高了在轧机工作辊振动条件下的厚度控制能力,提高了板带厚度控制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310340.7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性轴承的组织调控方法,包括:S1、提供初始轴承钢材;S2、进行初始轴承钢材的加工成形形成轴承零件;S3、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一热处理,使轴承零件的整体组织转变为纳米贝氏体组织,S4、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二热处理,在轴承内圈的滚道表层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层形成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混合组织中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本发明不需要渗碳处理方法,轴承用钢心部为纳米贝氏体组织,韧性达到渗碳轴承心部的韧性;轴承用钢表层为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且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的混合组织,使轴承用钢的硬度达到渗碳轴承表层的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29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0340.7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韧性轴承的组织调控方法,包括:S1、提供初始轴承钢材;S2、进行初始轴承钢材的加工成形形成轴承零件;S3、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一热处理,使轴承零件的整体组织转变为纳米贝氏体组织,S4、对轴承零件进行第二热处理,在轴承内圈的滚道表层和轴承外圈的滚道表层形成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的混合组织,混合组织中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本发明不需要渗碳处理方法,轴承用钢心部为纳米贝氏体组织,韧性达到渗碳轴承心部的韧性;轴承用钢表层为包括高碳马氏体组织且高碳马氏体组织的体积分数大于80%的混合组织,使轴承用钢的硬度达到渗碳轴承表层的硬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7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139922.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Gleeble热模拟机的复合板材连铸连轧工艺实验装置,其主要是:支撑板上设有一对分离板和一对压力板。该分离板和压力板均有相同的基体,压力板结构与所述基体相同,其为相同的两个,该两压力板的一个直端面设在支撑板上且两者的小工作面相对。分离板结构是在所述基体上设置底板和隔板。分离板为相同的两个,该两分离板的隔板相对且两者的隔板和底板自由端可相接触,该一对分离板与另一对压力板可贴合组成内有两个相等空间的正四棱柱。本发明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在实验室完成对技术背景中提到的复合板材连铸连轧工艺进行实验模拟的目的;实验方法可以灵活调整,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工艺的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4420.4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 C21D1/20 , C21D8/0263 , C21D2211/002
Abstract: 一种含铝低温贝氏体的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含铝量0.5~1.5wt%、含碳量0.2~1.1wt%的合金钢,其它主要合金元素为Cr、Si、Mo、Mn和Ni。经过冶炼钢水,炉外精炼和真空脱气,再轧制或者锻造成形。将上述钢加热到880-950℃;以大于50℃/min的速度冷到钢的Ms+10℃温度;从钢的Ms+10℃温度,以0.5-1.0℃/min的速度连续缓冷到钢的Ms-100×C wt%℃温度;在250-350℃保温20-30min,空冷至室温;在180-280℃保温60min,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厚度尺寸从20nm到300nm跨尺度变化、残余奥氏体薄膜分布其间的组织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73280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94847.9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贝氏体钢辙叉,其中钢的化学成分(wt%)为:C 0.18~0.23,Mn 1.0~2.0,Al 0.4~0.7,Ni 0.6~1.0,Cr 1.4~2.0,Si1.0~1.6,Ti<0.01,B<0.0005,V<0.03,Nb<0.01,O<0.0016,H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4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83533.9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025
Abstract: 一种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采用真空冶炼或真空自耗电渣制造超纯净铁基合金锭,将合金锭锻造成厚度为5-10mm的板材;对上述板材进行相应的热处理,使其韧性和塑性分别达到100-400J/cm2和15-60%;再用撞针对上述板材进行高速反复重击变形-去应力回火-高速反复重击变形,反复多次;获得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内部无空洞、裂纹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05155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83542.8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22C49/08 , C22C49/14 , C22C47/08 , C22C111/00
Abstract: 一种高铬铸铁-高锰钢复合衬板,其为高铬铸铁内镶嵌有低碳高锰钢丝网的金属板,它的制造方法主要是:用低碳高锰钢丝编织丝网;将丝网放入室温的浓度为1-3%的盐酸槽内,浸泡5-10分钟,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将上述低碳高锰钢丝网放置在铸型型腔中,按高铬铸铁的常规铸造工艺铸造复合衬板;将上述高铬铸铁-高锰钢复合衬板加热到1000-1100℃,保温3-5小时后,放入室温的淬火油中冷却到室温,然后再将衬板再加热到250-320℃保温4-6小时后,空冷到室温。本发明的复合衬板不仅硬度很高(HRC65以上),而且韧性较好(30J/cm2以上),具有优异的耐磨和抗冲击性能。这种复合衬板制造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270458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54918.9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锰钨铝亚稳奥氏体耐磨铸钢,其化学成分为wt%:C1.0~1.3%,Mn 6.0~10.0%,W 0.5~2.0%,Al 0.3~1.0%,Si<0.8%,S<0.05%,P<0.05%,其余为Fe。所述耐磨铸钢的冶炼工艺为:电炉冶炼,其冶炼出钢温度为1550~1650℃,浇注温度为1450-1500℃;冶炼时,合金元素由先到后的加入顺序为:钨铁、锰铁、铝,然后浇注成所需要的产品。这种耐磨铸钢具有优异的加工硬化能力,在使用中,铸件表层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使其表层硬度达到HRC50~65,在通常使用条件下其耐磨性能比普通ZGMn13钢提高0.5~2倍。它适合于制造冶金、矿山、建材和煤炭等行业的耐磨零部件,如衬板、齿板和锤头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