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级珠光体钢轨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27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28532.4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级珠光体钢轨钢,它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wt%):C0.75-0.78、V0.05-0.09,锰、硅、铬的含量要满足以下三个不等式:1Mn+2Si+2Cr 3。上述超级珠光体钢轨钢的制造方法:将上述成分的钢锭进行轧制,温度为1180~1220℃,轧制变形比为8;然后冷却到1100℃,轧制变形量50~65%;再冷却到1000℃,轧制变形量50~70%,然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成本较低、易于在生产中在线生产,超级珠光体钢轨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500MPa、屈服强度达到1000MPa、冲击韧性达到8J/cm2、延伸率达到12%,硬度达到HRC44,弯曲应力疲劳强度达到750MPa.m-1/2。

    含铝低温贝氏体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45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4420.4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8/005 C21D1/20 C21D8/0263 C21D2211/002

    Abstract: 一种含铝低温贝氏体的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含铝量0.5~1.5wt%、含碳量0.2~1.1wt%的合金钢,其它主要合金元素为Cr、Si、Mo、Mn和Ni。经过冶炼钢水,炉外精炼和真空脱气,再轧制或者锻造成形。将上述钢加热到880-950℃;以大于50℃/min的速度冷到钢的Ms+10℃温度;从钢的Ms+10℃温度,以0.5-1.0℃/min的速度连续缓冷到钢的Ms-100×C wt%℃温度;在250-350℃保温20-30min,空冷至室温;在180-280℃保温60min,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获得贝氏体铁素体板条厚度尺寸从20nm到300nm跨尺度变化、残余奥氏体薄膜分布其间的组织结构。

    一种制备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46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83533.9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1/025

    Abstract: 一种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采用真空冶炼或真空自耗电渣制造超纯净铁基合金锭,将合金锭锻造成厚度为5-10mm的板材;对上述板材进行相应的热处理,使其韧性和塑性分别达到100-400J/cm2和15-60%;再用撞针对上述板材进行高速反复重击变形-去应力回火-高速反复重击变形,反复多次;获得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块体纳米晶铁基合金内部无空洞、裂纹等缺陷。

    含锰钨铝亚稳奥氏体耐磨铸钢

    公开(公告)号:CN101270458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810054918.9

    申请日:2008-04-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锰钨铝亚稳奥氏体耐磨铸钢,其化学成分为wt%:C1.0~1.3%,Mn 6.0~10.0%,W 0.5~2.0%,Al 0.3~1.0%,Si<0.8%,S<0.05%,P<0.05%,其余为Fe。所述耐磨铸钢的冶炼工艺为:电炉冶炼,其冶炼出钢温度为1550~1650℃,浇注温度为1450-1500℃;冶炼时,合金元素由先到后的加入顺序为:钨铁、锰铁、铝,然后浇注成所需要的产品。这种耐磨铸钢具有优异的加工硬化能力,在使用中,铸件表层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使其表层硬度达到HRC50~65,在通常使用条件下其耐磨性能比普通ZGMn13钢提高0.5~2倍。它适合于制造冶金、矿山、建材和煤炭等行业的耐磨零部件,如衬板、齿板和锤头等。

    一种贝氏体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95016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10054746.5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贝氏体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焊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CrNi系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作为连接材料,其工艺过程是:(1)将碳钢钢轨预热到300~500℃;(2)将碳钢钢轨与连接材料闪光对焊到一起;(3)将连接材料切留20-30mm长度;(4)将贝氏体钢辙叉预热到300~500℃;(5)切留连接材料与贝氏体钢辙叉闪光焊接;(6)焊接接头在900~1000℃之间保温10-20分钟后空冷。连接材料成分(重量%)为:C:≤0.2,Cr:15~17,Ni7~9,Si≤0.3,S+P≤0.04,其余为铁。连接材料经过加热到1050℃进行固溶处理后得到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的含量为10~20%。闪光焊接的闪光速度为2~3mm/s,顶锻速度为80~100mm/s,顶锻压强为40~50MPa,焊接时材料的伸出长度相等。

    一种贝氏体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37303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054746.5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一种贝氏体钢辙叉与碳钢钢轨焊接方法,其特征是:采用CrNi系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作为连接材料,其工艺过程是:(1)将碳钢钢轨预热到300~500℃;(2)将碳钢钢轨与连接材料闪光对焊到一起;(3)将连接材料切留20-30mm长度;(4)将贝氏体钢辙叉预热到300~500℃;(5)切留连接材料与贝氏体钢辙叉闪光焊接;(6)焊接接头在900~1000℃之间保温10-20分钟后空冷。连接材料成分(重量%)为:C:≤0.2,Cr:15~17,Ni7~9,Si≤0.3,S+P≤0.04,其余为铁。连接材料经过加热到1050℃进行固溶处理后得到奥氏体和铁素体双相组织,其中铁素体的含量为10~20%。闪光焊接的闪光速度为2~3mm/s,顶锻速度为80~100mm/s,顶锻压强为40~50MPa,焊接时材料的伸出长度相等。

    铁路辙叉专用含钨贝氏体锻钢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3990C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610012673.4

    申请日:2006-05-01

    Abstract: 一种铁路辙叉专用含钨贝氏体锻钢及其制造方法,它属于MnSiCrNiW系低合金钢,其化学成分(wt%)为:C 0.18~0.40,Mn 1.0~3.0,Si 0.3~2.5,Ni 0.1~1.0,Cr 0.5~2.0,W0.4~2.0,S<0.03,P<0.03,其余为Fe。采用电炉冶炼,浇注后钢锭在模中缓冷至室温。锻造后经过两次热处理:锻后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最终热处理后性能:σb≥1300MPa,σs≥1100MPa,δ5≥8%,aK≥70J/cm2,aK(-40℃)≥35J/cm2,HRC 38-45。使用这种钢制作的铁路辙叉使用寿命比目前广泛使用的ZGMn13钢辙叉提高50%以上,过载量可达3亿吨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