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1398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10059.4
申请日:2013-01-1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0 , C07K1/30 , G01N1/28 , G01N33/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木本植物材料中提取叶绿体总RNA的方法,先对植物材料进行粗提、纯化,再将得到的叶绿体材料加入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经过冻融处理、抽提、离心弃上清液,沉淀经洗涤、分离后得到叶绿体总RNA。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从木本植物材料中同时提取叶绿体总RNA和叶绿体总蛋白质的方法,先按照前述步骤得到叶绿体总RNA;然后向抽提液分层后保留的中间层和下层有机相中加入无水乙醇,孵育、离心后弃沉淀;再将上清液加入到含醋酸铵的甲醇溶液中,沉淀,洗涤,得到叶绿体总蛋白质。本发明的方法工艺效率高,产品纯度好,得到叶绿体总蛋白质可在二硫苏糖醇-聚丙烯凝胶电泳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迹或双向电泳等分析中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53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63985.0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Q1/6806 , C12N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棘胸蛙InDel分子标记用样本DNA提取试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棘胸蛙InDel分子标记用样本DNA提取试剂由裂解液60‑70份、蛋白酶混合液8‑12份、去杂剂10‑15份、DNA沉淀剂6‑9份、洗涤液10‑15份组成,各成分经特定步骤制备,采用该试剂提取DNA,通过样本预处理、裂解、去杂、沉淀、洗涤、溶解等步骤,能有效去除杂质,提高DNA纯度、浓度和完整性,PCR扩增效果良好,产物条带单一清晰无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大幅提升了棘胸蛙InDel分子标记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推动了棘胸蛙分子遗传学研究及相关产业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472693.0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花菌及其在茯茶加工中的应用,该金花菌为冠突曲霉菌(Aspergillus cristatum)GTQM2021‑02,于2021年10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326;其在茯茶发酵过程中能在茶叶表面形成金花颗粒,改善茯茶的品质。本发明从茯砖茶中分离获得的金花菌GTQM2021‑02为冠突曲霉,其形态特征与以往报道的冠突曲霉存在较大差异,在特定工艺下,利用金花菌GTQM2021‑02能在茶叶表面形成金花颗粒,明显改善茯茶的品质特征,同时,金花菌GTQM2021‑02可能与普通冠突曲霉有不同功能,因此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57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76791.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08B37/00 , A61K31/715 , A61K36/06 , A61P3/00 , A61P1/16 , A61P3/06 , A61P5/50 , A61P29/00 , A61P1/00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突曲霉菌孢子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冠突曲霉菌孢子破壁后进行干燥,研磨成粉末,按料液比为1g∶20‑50mL的比例与低共熔溶剂混匀,在70℃条件下反应30‑55min,随后抽滤取滤液;将滤液加入到乙醇溶液中,静置醇沉后离心,收集沉淀物;将沉淀物用蒸馏水溶解,再用Sevag法脱蛋白,所得溶液经过透析后真空冻干,即得冠突曲霉菌孢子多糖。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冠突曲霉菌孢子多糖具有良好的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效果,包括:改善代谢综合征导致的体重增加、脂肪积累、肝脏脂质积累和肝功能障碍、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机体炎症,保护结肠屏障功能,恢复由代谢综合征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状态,调节肠道菌群。
-
公开(公告)号:CN11141097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016604.8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0B5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炭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调控生物炭形貌结构的方法,将包含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HPMC、磷酸的原料水溶液在含氧气氛下、100-400℃下碳化;通过控制原料水溶液中所添加磷酸的浓度和/或固液比,调控碳化产物的形貌。本发明发现,在所述的包含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HPMC、磷酸的原料水溶液中,通过控制原料水溶液中的磷酸的浓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辅助于对固液比的控制,可以调控在含氧气氛下碳化得到的生物炭的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0603840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17562.2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8/97 , A61K2800/30 , A61Q19/00 , A61Q19/02 , A61Q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古树茶黑茶润肤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古树茶黑茶润肤水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古树茶提取液2‑4份,黑茶提取液1‑2份,针叶樱桃提取液1‑2份,丙三醇5‑10份,透明质酸钠0.5‑1份,去离子水81‑90.5份。制备方法包括将各组分依次加入水中制成混合液,静置后过滤,滤液加热杀菌,冷却,即得成品。本发明的古树茶黑茶润肤水质地均匀,温和,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富含多种茶叶有效成分,保湿锁水效果明显,延缓衰老。特别是富含古树茶和黑茶的有效成分,能够较好的修复受损皮肤;添加的针叶樱桃提取液,具有一定的美白功效。古树茶和黑茶多酚类物质具有抑菌防腐功效,产品不含化学防腐剂和酒精,产品保质期长,且不会对肌肤产生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2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93666.8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C12P1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单茶黄素单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含有茶黄素提取物的溶液中添加鞣酸酶和果胶酶的混合物,在25℃-30℃下搅拌20-60min,得酶解液;2)将酶解液迅速升温到85-90℃,保持5-10min,待酶解液降至室温后,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通入装有吸附树脂的层析柱,并用乙醇洗脱剂进行分级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浓缩至16~18波美度,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在0~4℃温度下放置48~72h,添加少量茶黄素单体结晶,离心、干燥得到简单茶黄素(TF)单体。本发明所述方法使用复合酶对茶黄素进行酶解,具较好的转化效果,是一种转化率高,产品纯度高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6524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23570.3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撒肥及抓土覆土方法,采用撒肥抓土覆土机同时实现排肥、撒肥和松土的作业;所述的撒肥抓土覆土机包括机架(5)及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及行走系统、传动系统、施肥系统、松土覆土系统和操纵系统;施肥系统能控制排肥速度和散肥宽度,松土覆土系统能调节松土深度。该撒肥及抓土覆土方法易于实施,集成了撒肥和松土覆土功能,且作业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3357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68497.8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内含成分的快速初筛茶树优异资源的方法,是取生长条件与生长势基本一致的茶树芽头第一片展开叶,用液氮冷冻处理后,将叶片捣碎,直接以甲醇快速提取,离心,取上清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叶中内含成分,比较各内含成分含量,从中初步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已知方法对初筛的优异种质资源进一步进行复筛。该方法简便,设备要求低,简化了实验材料前处理工序,大幅度减少了劳动强度,且使用试剂用量少,降低了测定成本与时间,可用于高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183259.9
申请日:2022-02-26
Applicant: 湖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茉莉香型天尖黑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天尖黑茶与经养护后的茉莉鲜花按比例混匀后,在温度32‑45℃和湿度85‑97%下窨制,最后将与茉莉鲜花分离后的天尖黑茶在温度38‑48℃和湿度25‑45%下干燥,即得。本发明通过将天尖黑茶与茉莉花茶按一定比例拼合,在温度为35‑40℃、湿度为88‑95%下窨制16‑18h,更有利于天尖黑茶吸收茉莉花香气;在干燥过程中,将茶花分离后的茶叶在40‑45℃和湿度30‑40%下干燥,更有利于保持其鲜灵的茉莉花香,使得其在具有天尖黑茶的香气的同时,又具有茉莉花鲜灵的香气,其滋味较普通天尖黑茶更甘醇,且齿颊留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