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60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84585.X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闸门的涌潮生成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室内水槽、闸门和蓄水池的相关参数,包括矩形水槽的宽度、高度和底坡,位于水槽上游端的闸门的宽度和高度,以及与闸门上游相连的蓄水池的宽度;S2,基于潮前水深和涌潮高度确定水槽上游蓄水池水深;S3,基于所需生成的涌潮持续时间和长度,确定蓄水池长度;S4,基于所需生成的涌潮特征,形成所需的潮前水深和蓄水池水深,突然打开闸门生成涌潮。本发明方法对室内水槽涌潮生成进行设计,能在室内水槽中生成需要的涌潮高度。本发明方法节省了设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4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85678.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影像的船载点云纠正方法,具体涉及海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01、对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处理,并以点云格式保存,所述点云格式包括:las格式、PTS格式或者XYZ格式的数据;S02、打开三维点云采集时同步获取的影像数据及其对应的定位数据和姿态数据,以生成三维点云数据;S03、对所述影像数据按既定处理策略执行数据处理,以生成影像集A;S04、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的图像格式的映射的数据,以生成影像集B;S05、对影像集A和影像集B进行匹配机制的处理。该发明通过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时同步获取的影像数据为激光点云数据增加约束,对存在抖动的点云姿态进行修正,得到消除船舶抖动带来的影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9518.8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8/213 , G06F18/2135 , G06F18/25 , G06Q10/0635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洪涝灾害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洪涝灾害应急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实时采集洪涝灾害相关的环境数据;S2,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洪涝灾害区域的数字孪生模型;S3,仿真计算:对洪水的传播路径、水深以及流速进行预测;S4,洪水传播路径优化:识别模式和异常;S5,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时监控:结合历史洪涝灾害应对经验,制定应急预案;S6,评估与改进:在洪涝灾害应急响应结束后,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数字孪生模型和应急预案。本发明,实现了对洪涝灾害的精准预测和高效应对。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74983.5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H01M50/24 , H01M50/244 , H01M50/242 , G01P5/24 , G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DCP的内置电池仓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内放置着通过端面穿设的至少四根固定件的碱性电池包与之固定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上设置有:位于其外壁设置、并与之底部平齐的上端O型橡胶密封圈;位于其底部轴心设置的凸起部,且凸起部的外壁设置有下端O型橡胶密封圈;位于其外壁设置的上端通信电缆母接口;位于其外壁设置、并与所述上端通信电缆母接口数据连接的通信线束;位于其底部轴心处分布。该发明安装便捷,实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维护,也极大地降低了更换电池包的困难程度,可以极大地避免ADCP芯片的裸露,保护芯片不受灰尘、水汽和杂质的侵袭,降低了ADCP因渗水短路造成仪器报废的风险,并且也大大降低电池包进水报废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2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92836.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方法公开了一种基于DTW层次聚类的洪水分类预报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根据水文年鉴资料,搜集整理得到研究流域的多场次洪各站点的降水量时序数据集合,然后利用DTW层次聚类算法进行聚类,每一场次洪水单独作为一类,对每一类分组的水文预报模型进行参数优化率定,得到多组预报模型的次洪模拟参数集,选定该流域中拟预报的某场次洪水降水量时序数据与每组分类样本的动态规整距离,根据与已知分类的距离计算结果,选择距离最小的类别对应的模型参数集进行洪水预报。本发明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丰富了洪水分类预报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236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03046.X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管道冲刷试验中悬空长度发展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涉及海底管道冲刷悬空长度试验测量领域,包括海底管道和悬空判别传感器,海底管道布设于实验海床上,实验海床设于实验水槽底部;多个悬空判别传感器等间距布设与海底管道底部,悬空判别传感器通过电线连接有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与电脑相连。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管道限制、可浑水条件下工作、易于实现的海底管道冲刷试验中悬空长度发展实时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8850.X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山洪灾害现地预警阈值动态划定方法及系统,通过收集研究区地形数据并设置DEM精度,自动识别研究区内河流,识别栅格异常点,将研究区划分子流域;提取研究区历史降雨数据,基于历史降雨的先验分布构建降雨情景随机构造模型,生成研究区降雨情景并输入预构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得到汇流时间、降雨笼罩范围和集雨面积;构建山洪预报模型,将若干个研究区降雨情景输入构建的山洪预报模型,模拟并提取致灾情景,并输入预构建的Seq2Seq模型并训练;收集研究区历史山洪数据,将研究区历史山洪情景输入构建的七种预警组合对应的Seq2Seq模型中,分别模拟得到山洪灾害过程,计算七种预警组合的预警阈值,组合得到山洪灾害现地预警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5150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86889.8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递进式暴雨‑山洪链式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构建多波段天气雷达组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耦合雷达测雨仿真模型得到优化组网模型,将收集的方案集作为输入求解得到最优组网方案及降雨预报;构建洪水预报模型,提取降雨预报作为模型输入得到初始洪水预报,校正并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洪水预报模型,模拟得到洪水预报;筛选初始山洪风险因子构建山洪风险因子集,并将山洪风险因子降维得到暴雨‑山洪链式综合风险指标,基于洪水预报计算综合风险指标值并输入采用XGBoost模型构建的山洪风险评价模型,求解模型得到综合风险预报。本发明增强灾害应急决策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提升暴雨‑山洪灾害的预警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26240.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动力学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一维水动力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的耦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型准备:确定耦合区域;S2,耦合区域的划分:将耦合区域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S3,自适应边界调整算法:利用自适应边界调整算法,动态调整边界位置;S4,自适应网格优化:动态调整网格单元的尺度和分布密度;S5,耦合参数的计算:重复计算耦合参数;S6,时间步进的同步:在耦合区域内进行数据交换和修正;S7,结果输出与分析:输出耦合后的一维水动力模型和二维水动力模型的计算结果。本发明,避免了数值计算中的不稳定现象,提高了整体计算效率和精度,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水动力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104354.X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高频潮位序列的涌潮高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第一非高频潮位序列的计算参数:时间间隔、潮数及逐潮水深湍流度;S2,获得研究区域的第一高频潮位序列;S3,统计第一高频潮位序列的逐潮涌潮高度;S4,对第一高频潮位序列再取样,得到第二非高频潮位序列;S5,计算第二非高频潮位序列的逐潮水深湍流度;S6,根据第一高频潮位序列的逐潮涌潮高度与第二非高频潮位序列的逐潮水深湍流度建立相关关系式;S7,将S1确定的水深湍流度,代入S6建立的相关关系,推算涌潮高度。本发明能反映局地水深不同导致涌潮强度的差异,能更准确推算研究区域的涌潮高度,更符合实际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