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5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72957.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闸瓦磨损识别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模拟电梯停止及运行状态,基于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电阻元件的电阻值,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电阻值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均匀性分析,将结果发送至显示单元,确定闸瓦磨损状态。本发明可以实时、精确地监测电梯闸瓦的磨损情况,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直接获得闸瓦的磨损程度,从而提供了对闸瓦状态的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34015.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筐可开合的水下抓取机器人。为解决现有带筐水下抓取机器人所携带的筐只有储存功能,没有实现将筐中海产品自动取出的功能。本发明包括主体框架、电子密封舱、驱动总成、开合筐组件、机械爪和电源密封舱,电子密封舱和电源密封舱分别安装在主体框架内,驱动总成均布在主体框架上,开合筐组件插装在主体框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的开合筐组件包括筐体、筐底板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的筐底板安装在筐体的下端口处,所述的筐底板是由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共同组成,第一底板固装在筐体内的一侧,第二底板铰连接在筐体内的另一侧,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将筐体底部密封;所述的第二底板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实现第二底板的开合功能。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055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71469.2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清障巡检机器人及其清障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两端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移动基座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转向机构,所述移动基座的上端中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推杆,所述升降推杆的上端设置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机械手,所述旋转台的另一端设置有清障机械手,本发明设置支撑转向机构,狭小空间时,电动推杆伸长使支撑板抵住地面将移动基座顶起,行走轮脱离地面,驱动电机转动带动小齿轮旋转,小齿轮连接的大齿轮带动轴承转动座旋转,轴承转动座带动电动推杆转动,使移动基座进行转动,实现狭小空间的快速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12857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82474.2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谷物晒收一体机,包括车架、料仓、出谷机构、收谷机构和传送机构;车架底部设有使其行走的车轮;料仓设置在车架的上方用于装载谷物;出谷机构设置在车架与料仓之间并,并将料仓中的谷物向前输出进行晾晒或向后输出进行打包;收谷机构设置在车架的前端并随着车架向前行走将晾晒的谷物收集起来;传送机构下端连接收谷机构,其上端连接料仓的顶部并将收谷机构收集的谷物向上提升到料仓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谷物高效率的摊晒、高质量的回收。(2)整体设计简单,整机的结构紧凑。(3)具有晾晒谷物的模式和回收打包谷物的模式。(4)料晾晒谷物时铺晒谷物均匀,回收打包谷物时高效率且同时除尘收粮。
-
公开(公告)号:CN1197633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40460.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赵红专 , 唐一杰 , 张培成 , 潘佳雯 , 吴泽健 , 许恩永 , 展新 , 宾仕博 , 施佳能 , 赵德平 , 梁明运 , 陈钰烨 , 韦尚军 , 王涛 , 周旦 , 章一才 , 张若杰 , 钟思 , 何水龙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车流的车辆速度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车辆仿真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螺旋道路下的车辆行驶信息,通过预设螺旋道路混合车流仿真模型对车辆行驶信息进行分析,得到车流仿真结果,基于车流仿真结果根据车辆行驶信息,得到优化后的速度,基于优化后的速度进行调整。通过利用V2X技术获取螺旋道路车辆行驶信息,通过混合车流仿真模型分析并优化车辆速度,提高交通流稳定性与安全性,缓解交通拥堵。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85134.2
申请日:2024-09-13
Inventor: 赵红专 , 唐一杰 , 汪懿晨 , 毛建宇 , 田芮珏 , 魏金占 , 王涛 , 李文勇 , 周旦 , 陈文武 , 徐奇 , 章一才 , 王海舰 , 何水龙 , 付文涛 , 张若杰 , 钟思 , 徐智 , 李润润 , 张余明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安全势场的智能网联汽车跟驰优化与协同换道方法,包括:车辆获取目标车道信息和本车道信息,实现车流安全跟驰控制;车辆首先产生换道的意图,车辆计算并识别所有可能的换道间隙与评估换道所需的安全间隙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的换道间隙,若存在,则在安全间隙中选择最优的换道间隙,车辆开始执行换道操作;若不存在,则计算可选换道间隙的前置换道协同车辆数量,选择需要最少协同加速车辆数m的换道间隙,建立基于交通流实际情况的m阀值条件;本发明强调安全和协同,基于传统安全势场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安全势场换道模型,改进了传统换道控制方式,进一步实现安全、高效的跟驰与车道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218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2874.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T7/60 , G06T5/00 , G06T5/20 , G06T5/50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 B66B5/00 , G01B11/25 , G01B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行光投影的曳引轮槽磨损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曳引轮槽投影图像,对曳引轮槽投影图像依次进行矫正与预处理,获得准确曳引轮槽投影图像;构建曳引轮槽边界数据集,建立语义分割网络模型并通过曳引轮槽边界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最优语义分割网络模型;将准确曳引轮槽投影图像输入最优语义分割网络模型,获得曳引轮槽边界像素点;基于曳引轮槽边界像素获得曳引轮槽亚像素边界;基于曳引轮槽亚像素边界计算获得曳引轮槽磨损形状、磨损深度,实现曳引轮槽磨损测量。本发明基于平行光投影,实现了对曳引轮槽的定性、定量磨损测量,准确得出曳引轮槽的磨损信息,有利于曳引轮槽磨损进行后续分析研究,提高电梯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841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64245.0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17/00 , G06T11/00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94 , G16H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医学影像数据;步骤S2、对所述医学影像数据进行三维视觉重建,得到立体影像数据。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方便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建设,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降低心理建设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53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304843.7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下管道智能巡检清收机器人。目前水下管道配合使用的设备难以实现清理过程与回收过程兼备具备的使用性能。本发明包括支撑框架、驱动总成、密封仓、控制系统、机械爪和回收筐,支撑框架为匚字形框体,支撑框架的底部形成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前端为水流进入端,水流通道的后端为水流流出端,驱动总成、密封仓和回收筐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密封仓内设置有控制系统,驱动总成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机械爪设置在水流通道内且其处于密封仓的底部,回收筐设置在机械爪的后方,回收筐开口端朝向机械爪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16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174019.1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T3/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3/403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递归图像的快速显示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并进行预处理;选定基准图像,获取像素点三维信息;采用递归图像方法对重叠图像部分进行图像融合;采用递归图像方法对分离图像间隔部分产生插值图像;采用递归图像方法对边角部分产生插值图像,获得曲线流状全景图;将曲线流状全景图进行裁剪、插补,获得直方全景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递归图像方法快速构建全景图并显示,克服了传统全景图构建技术中,要求保持相机在水平直线上平移的不足,提高全景图构建的灵活性,同时提高处理效率,减小存储,避免图像处理时的冗余计算,充分弥补了传统全景图构建的不足之处,增强用户体验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