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081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336972.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植物基因组DNA胞嘧啶四联体位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准备植物材料;(2)提取并纯化细胞核;(3)对细胞核内染色质进行片段化并回收基因组DNA;(4)在变复性Buffer中进行变复性反应;(5)iMab‑iM DNA复合物;(6)用Protein G Beads回收过夜反应形成的iMab‑iMDNA复合物;DNA片段;(8)用qPCR方法检测DNA iM富集程度;(9)建库和Illumina测序,在全基因组水平鉴iM位点。整个方法流程简单,耗时较短,DNA片段化可视化效果强,理论上该方法适应于多种植物。(7)从beads上洗脱iMab‑iM DNA复合物,并回收(56)对比文件Zeraati M, et al.I-motif DNAstructures are formed in the nuclei ofhuman cells《.Nat Chem》.2018,第10卷(第6期),摘要.冯逸龙,张文利.DNA鸟嘌呤四联体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20,第36卷(第7期),全文.Abou Assi H,et al..i-Motif DNA:structural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tocell biology《.Nucleic Acids Res》.2018,第46卷(第16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506318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510450026.0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灰葡萄孢菌对SDHI类杀菌剂抗性的方法及引物组合物。用于检测灰葡萄孢菌对SDHI类杀菌剂抗性的引物组合物,由SEQ ID NO.2所示的正向内引物FIP、SEQ ID NO.3所示的反向内引物BIP、SEQ ID NO.4所示的正向外引物F3、SEQ ID NO.5所示的反向外引物B3和SEQ ID NO.6所示的环引物LF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高、实现了恒温扩增,为灰葡萄孢菌对SDHI类杀菌剂抗性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能够对灰葡萄孢菌的SDHI类杀菌剂抗性群体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抗性群体发展动态。本发明对作物灰霉病的抗药性治理和科学指导用药,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9397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19316.9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4 , C12Q253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多菌灵高抗灰葡萄孢菌株的快速检测方法,可用于引起作物灰霉病的灰葡萄孢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群体的动态监测及流行预警。本发明是以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快速、便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成本低廉的分子检测技术。该检测方法通过在灰葡萄孢菌对多菌灵的高抗菌株的β微管蛋白上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LAMP扩增,根据反应产物颜色判定是否为灰葡萄孢菌对多菌灵的高抗菌株。LAMP扩增产物显示为天蓝色,电泳图谱呈梯状条带,有产物扩增,鉴定为灰葡萄孢菌对多菌灵的高抗菌株;LAMP扩增产物显示为紫色,电泳图谱无条带,无产物扩增,鉴定为灰葡萄孢菌对多菌灵的非高抗菌株。本发明简便、快速、成本低,对作物灰霉病的抗性风险评估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438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428108.7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鉴定小麦族开花期及春冬习性相关生态型的DNA序列及应用,该DNA序列是一段位于VRN‑A1基因启动子区中的21bp DNA序列,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是麦类作物中首次鉴定到可以用来检测不同生态类型小麦的21bp DNA序列。该段序列可用于分子标记开发。根据VRN‑A1基因启动子区该21bp DNA序列的有无,可以把目前大部分小麦族按开花期及其春冬习性分为(偏)冬性和(偏)春性两种,从而有利于不同小麦材料的开花期及其春冬习性相关的生态类型的快速鉴定。也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根据需求编辑21bp序列中的不同碱基位点,创造不同生育期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4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70420.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K14/00 , C12N15/82 , C12N15/11 , C12N15/65 , C12Q1/68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植物正常生理条件下鉴定全基因组DNA鸟嘌呤四联体位点的方法,该方法在植物正常生理条件下,利用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的且特异结合DNA鸟嘌呤四联体位点的优化蛋白,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基因组DNA鸟嘌呤四联体位点的高能量测序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应用领域。该方法是首次利用在植物中表达的G4P蛋白,在植物生理条件下,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鸟嘌呤四联体位点的方法。整个方法流程简单,耗时较短,DNA片段化可视化效果强。因此,利用本方法提供的核苷酸序列和操作步骤,理论上可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多种植物的DNA鸟嘌呤四联体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34394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589616.6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47/26 ,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种菌唑和福美双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菌组合物以种菌唑与福美双为主要活性成分,其重量比为1∶40~24∶1。该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枯病、瓜类霜霉病、作物灰霉病,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速效性好、低残留、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降低了应用成本,对增加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2940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60531.2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47/04 , A01N43/653 , A01N43/4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灭菌丹的农药组合物,具体为含灭菌丹和戊唑醇或氟啶胺或氟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灭菌丹和戊唑醇或氟啶胺或氟环唑的重量比为1-60:60-1,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灰霉病、黄瓜靶斑病等真菌性病害,增效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13255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570028.3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灰葡萄孢菌对QoI类杀菌剂抗性的方法及引物组合物。该LAMP检测引物组合物由正向内引物FIP、反向内引物BIP、正向外引物F3和反向外引物B3组成。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高、实现了恒温扩增,为灰葡萄孢菌对QoI类杀菌剂抗性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能够对灰葡萄孢菌的QoI类杀菌剂抗性群体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抗性群体发展动态。本发明为作物灰霉病的抗性治理和对减少农药的环境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8575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47139.X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16 , A01N37/44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丁香菌酯和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丁香菌酯和氰烯菌酯的重量比为1‑80:80‑1,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等真菌性病害,增效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596140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589617.0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43/653 , A01N43/16 , A01P1/00 , A01P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653 , A01N43/16 ,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冈霉素和灭菌唑杀菌组合物,主要成分为井冈霉素与灭菌唑,其重量比为1∶24~20∶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防治麦类赤霉病、麦类白粉病、麦类锈病、麦类纹枯病、麦类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上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在防治麦类赤霉病上增效作用更加明显,能显著降低谷物DON毒素的污染水平。与传统药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杀菌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两种主要成分具有相容性,增效作用显著,提高了杀菌活性,减少了单一杀菌剂的用药,节省了农药成本;高效、低毒、低残留、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环境友好;降低病原菌对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有利于病原菌敏感度的保持,同时能延缓病菌对配方中单剂出现抗药性;杀菌效果显著,杀菌谱广,减少了病害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危害,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