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535077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177011.5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1D33/00
Abstract: 一种新型高铁座椅,包括椅背,左右两个把手,座椅底部,椅背背部连接有物品台,所述椅背与把手通过电机和齿轮连接,电机设置在椅背内部,电机传动连接有齿轮,左右两个把手内设有与齿轮相匹配的齿轮轨道,齿轮卡在齿轮轨道上且使把手固定,把手下端高出座椅底部一段距离;所述把手两端分别设有前按钮和后按钮,前按钮和后按钮均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与电机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高铁座椅,能使单个座椅自由变向,且只有椅背从一侧移到另一侧,比现有技术中几个座椅连在一块一起旋转要方便很多。
-
公开(公告)号:CN214138953U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23086107.2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设备领域。可折叠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机首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桨叶;无人机本体的机尾设置尾翼,无人机本体的机身上设有固定翼;所述的固定翼与无人机本体之间通过可旋转固定轴相连,固定翼上设有旋转臂,旋转臂与固定翼之间通过转轴相互连接;旋转臂的两端设有垂直起降电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可旋转折叠的固定翼机翼以及垂直起降机臂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消减运输成本,同时在不改变飞机原有机身构造强度的情况下缩小了飞机的占地。
-
公开(公告)号:CN212501013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107062.X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离式固定翼旋翼无人机,包括旋翼、固定翼和固定柱,旋翼通过固定柱与固定翼连接、位于固定翼的上部;所述旋翼包括旋翼电机、旋翼机体和旋翼机臂;所述旋翼电机设于旋翼机臂端部,所述旋翼机臂与旋翼机体连接;所述固定翼包括固定翼机翼、固定翼电机、固定翼尾翼、固定翼螺旋桨和固定翼机体;所述固定翼尾翼设于无人机的尾部,所述固定翼螺旋桨设于无人机前端、与固定翼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翼与旋翼结合,减少了固定翼使用的限制性,同时提高了起飞时的安全性;提高了旋翼的使用范围,增加了旋翼的续航能力;通过可分离式结构,允许旋翼与固定翼在空中分离,从而进行协同工作,提高了无人机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228093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1178084.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D1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传感器自动校准装置。属于无人机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X环连接轴、Y环连接轴及Z环连接轴相连接的X轴旋转环、Y轴旋转环及Z轴旋转环;将无人机机体放置在Z轴旋转环中间的固定平台上后,将固定平台上的四个卡扣固定在无人机机体上从而将无人机机体固定,之后将三个校准环归位,使之互相垂直后即可开始进行校准,按下开始校准按钮后,固定支架内的控制系统便会按照提前设定的旋转顺序进行依次转动,当一个轴的旋转转动时,其他两个轴的连接轴进行自锁,从而保证了校准时的稳定性。本装置极大的提高了校准的精度,解放了人工,将无人机放入装置即可实现全自动化校准,有效的提高了校准效率,降低校准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211592353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278499.3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车与无人机协同快递投递系统,包括无人车和无人机模块。无人车模块包括车载GPS、通信模块、电机、底部升降挡板、降落支架、电磁铁、无线充电模块、驱动电机、蓄电池和无人车货舱门;无人机模块包括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货物扫描模块、视觉模块、舵机、降落架、GPS和通信模块。无人车顶部有降落支架和无线充电模块,可以实现无人机停靠充电;无人机底部有降落架,可以实现精准停靠。无人机的视觉模块,可以实现货物的精准投递。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货物的智能填装和自动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209972749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841094.3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单驱动水下机器人,由内至外依次环绕设置第一转向环、第二转向环及第三转向环;所述第一转向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转向环连接,并通过第一舵机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二转向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三转向环连接,并通过第二舵机驱动实现转动;所述第一转向环环内设有驱动桨叶装置,通过第一转向环、第二转向环以及第三转向环之间的相互转动实现驱动桨叶装置在三维空间内驱动方向的调整;还包括连接第一舵机、第二舵机和驱动桨叶装置的控制器和电源。优点为:本机器人通过三个转向环相互连接,可以相互转动,并在最内侧转向环的环内设置驱动桨叶,实现了机器人在水中的单桨方向控制及驱动,其操作较为灵活,整体的自由度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20130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1051562.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气体实时监测及采集装置,包括四旋翼飞行器和气体实时监测及采集装置,气体实时监测及采集装置设于四旋翼飞行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四旋翼飞行器的气体采集,利用多旋翼飞行器良好的可操控性和稳定性的特性,对工业园区排放的气体进行采集,这样可以避免人工采集时可能吸入毒性气体的可能性和企业的防范,并能够有效监测各个时间段,工业园区排放气体的情况,实现了化工园区有害气体排放的高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213921447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3131442.X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可折叠旋翼无人机,其中,四个机臂转动连接在上机架板和下机架板之间,且位于两机架板四角位置。机身本体、上机架板和下机架板构成用于容纳四个机臂的周向容置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臂可收纳至机身内部,最大程度减少无人机所占空间,便于运输及存放,避免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桨叶出现损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13566410U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22467122.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息与自动控制类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协同区域侦察系统,包括无人机机体和水下机器人机体,所述水下机器人机体的上部具有密封的无人机收纳盒,无人机收纳盒的顶部为可开闭供无人机机体进出的收纳盒舱门;所述无人机收纳盒中设有为无人机机体充电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水下机器人机体上具有防污摄像头。本实用新型通过水下机器人载送无人机进行侦察,减少了无人机不必要的飞行距离,增加了续航能力,同时水下机器人与无人机对侦察目标的双重确定能够有效减少探测目标错误的机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