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路径规划的太阳帆板主动展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4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0861.0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路径规划的太阳帆板主动展开方法,太阳帆板压紧释放机构解锁后,读取压紧状态帆板倾斜机构转角初始值,根据帆板实际状态进行转动路径规划;在帆板倾斜机构开始驱动帆板展开时,进行太阳帆板展开时间计时;若展开过程时间未达到最长时间,通过帆板倾斜机构转角与角速度计算、电位计输出计算的转角和连续多周期判读帆板倾斜机构工作模式依次判断帆板是否已完成展开;若展开过程时间达到最长时间帆板已完成展开,帆板展开过程结束;若展开过程时间达到最长时间帆板未完成展开,进行安全保护设置。本发明适用于带有延长杆式结构太阳帆板和帆板倾斜机构卫星的太阳帆板主动展开模式设计,驱动太阳帆板平滑稳定、安全可靠的展开。

    一种卫星自主编队飞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268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39135.0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自主编队飞行控制方法,通过轨道平根数差进行编队飞行控制,由于轨道平根数差较准确的反映了卫星之间相对运动的长期趋势,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相对运动的长期变化。本发明通过设计轨道平面内的平半长轴差控制策略,采用分区间设置控制目标的方式,保证在控制区间内的漂移速度较小;在控制区间外时,能以较快的速度回到控制区间内。本发明通过轨控使用多次小脉冲喷气、姿控使用动量轮的方式,减少姿态喷气控制对轨道的影响,提高轨道控制执行精度。

    一种卫星推进驱动线路电源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69720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19759.1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一种卫星推进驱动线路电源管理系统,包括推进分系统控制器、第一控制信号驱动线路、第二控制信号驱动线路、整星一次电源、第一磁保持继电器、第二磁保持继电器、星务分系统、星箭分离开关和推进驱动线路。通过推进分系统控制器和星务分系统共同对推进驱动线路电源进行管理;两个磁保持继电器并联,星务分系统发出4个独立控制指令对磁保持继电器进行控制;星箭分离开关仅通过控制信号;推进分系统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需在星箭分离开关信号有效时才能输出。实现卫星推进驱动线路电源管理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时的自主性。

    一种卫星推进驱动线路电源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86972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119759.1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一种卫星推进驱动线路电源管理系统,包括推进分系统控制器、第一控制信号驱动线路、第二控制信号驱动线路、整星一次电源、第一磁保持继电器、第二磁保持继电器、星务分系统、星箭分离开关和推进驱动线路。通过推进分系统控制器和星务分系统共同对推进驱动线路电源进行管理;两个磁保持继电器并联,星务分系统发出4个独立控制指令对磁保持继电器进行控制;星箭分离开关仅通过控制信号;推进分系统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需在星箭分离开关信号有效时才能输出。实现卫星推进驱动线路电源管理的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时的自主性。

    一种卫星自主编队飞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268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39135.0

    申请日:201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自主编队飞行控制方法,通过轨道平根数差进行编队飞行控制,由于轨道平根数差较准确的反映了卫星之间相对运动的长期趋势,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相对运动的长期变化。本发明通过设计轨道平面内的平半长轴差控制策略,采用分区间设置控制目标的方式,保证在控制区间内的漂移速度较小;在控制区间外时,能以较快的速度回到控制区间内。本发明通过轨控使用多次小脉冲喷气、姿控使用动量轮的方式,减少姿态喷气控制对轨道的影响,提高轨道控制执行精度。

    一种多测量相机系统的身份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7325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20048.6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一种多测量相机系统的身份识别方法,上位机连续三次向每台测量相机发送相机身份识别码,测量相机对收到的身份识别码进行确认,如果有效则选择相机参数和安装方位,同时将收到的身份识别码发送给上位机;如果无效,则直接将收到的身份识别码发送给上位机;如果上位机连续三次判定测量相机身份确认成功,则开始从各测量相机获取测量数据。本方法中各测量相机相同,有利于产品的研制和技术状态控制;在系统使用时,各测量相机互换使用时无需进行更改,提高了测量相机在系统使用时的互换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