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92251.6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板横梁强度校核方法,该方法为:根据汽车间距a和甲板横梁的跨长l的大小,确定横梁出现目标最大弯矩的工况,即确定车轮载荷数量和各个车轮的位置;根据表征车轮位置的参数s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出目标最大弯矩;将计算获得的目标最大弯矩与横梁极限弯矩比较,若计算获得的目标最大弯矩小于横梁的极限弯矩,则横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若计算获得的目标最大弯矩大于等于横梁的极限弯矩,则横梁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甲板横梁强度校核方法,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提供了确定车轮载荷工况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8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923303.0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加筋板弯曲变形与应力的半解析方法,S1、计算加筋板系统的势能,势能为加筋板板的应变能与加强筋的应变能之和减去外力做的功;S2、应用最小势能原理,通过变分法,推导加筋板弯曲平衡方程;S3、将未知函数设为双傅里叶级数,设置的傅里叶级数需要先满足边界条件,仅留待定常数通过弯曲平衡方程确定;S4、将包含待定常数的未知函数表达式代入加筋板的弯曲平衡方程,采用伽辽金算法确定待定常数,求解加筋板弯曲的变形;将变形表达式代入弹性力学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计算加筋板的弯曲应力。本发明可快速方便计算船体加筋板弯曲变形和弯曲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03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563892.6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B8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次舱壁裂纹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裂纹出现在未参与总强度的非水密轻次舱壁上,且舱壁上仅出现一条宽度不大于5毫米的裂纹,测量裂纹的定位定形尺寸;在裂纹的两端打止裂孔以防止裂纹继续扩展,同时释放裂纹尖端应力;确定覆板的尺寸及材料,并选取焊条;焊接覆板与原舱壁板。本发明提出的轻次舱壁裂纹修复方法,在保证轻次舱壁结构局部强度的同时,可减少对周边设备、舾装件等产生影响,从而能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可提高舰船的在航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38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62579.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D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S面控制器的水下潜器运动控制方法及控制器,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运动控制方法以实现水下潜器纵向、横向、垂向和艏向的控制,构建第二运动控制方法以进行水下潜器纵倾和横倾的控制;控制解算以后,需进行推力分配,采用艏向优先的推力分配策略。本发明采用改进的sigmoid函数代替经典sigmoid函数以改善控制响应,考虑了剩余浮力受艇体变形等自适应调节情况,在推力分配时考虑了纵横倾对控制的影响,通过泵阀联动系统的启闭调节“压载水”的位置实现纵横倾精确控制,实现了六自由度运动控制,从而适用于工程应用,可应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静态/动态潜艇救援时的运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3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2579.0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5D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S面控制器的水下潜器运动控制方法及控制器,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运动控制方法以实现水下潜器纵向、横向、垂向和艏向的控制,构建第二运动控制方法以进行水下潜器纵倾和横倾的控制;控制解算以后,需进行推力分配,采用艏向优先的推力分配策略。本发明采用改进的sigmoid函数代替经典sigmoid函数以改善控制响应,考虑了剩余浮力受艇体变形等自适应调节情况,在推力分配时考虑了纵横倾对控制的影响,通过泵阀联动系统的启闭调节“压载水”的位置实现纵横倾精确控制,实现了六自由度运动控制,从而适用于工程应用,可应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静态/动态潜艇救援时的运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06234513U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621204181.0
申请日:2016-11-0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F16L21/02 , F16L23/024
Abstract: 一种高减振弹性通舱管件,包括衬套、套筒、密封圈、套筒法兰,套筒的外周与船体固连,套筒内孔通过密封圈套装衬套,在套筒两端设置套筒法兰,套筒法兰内侧设置环形凸缘,两侧的环形凸缘压紧夹设于套筒内孔与衬套外壁之间的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管的结构形式,设置有密封圈及橡胶垫片,套筒法兰通过螺栓的预紧力挤压密封圈,减振性能、耐腐蚀性、经济性及气密性和水密性好,拆装方便有利于现场维修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203864923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61403.X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工程船体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箱型梁连接结构。包括箱型梁壁板、箱型梁底板、连接结构腹板、连接结构面板;所述箱型梁壁板、主船体甲板、箱型梁底板和主船体外板形成箱体结构;两块所述连接结构腹板分为平直段和弧形段。平直段分别焊接在所述箱型梁壁板和箱型梁底板上,弧形段分别与主船体横梁腹板和主船体肋骨腹板连接,两块所述连接结构面板分别焊接在两块所述连接结构腹板的弧形段处,并分别与主船体横梁面板和主船体肋骨面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将主船体和箱型梁牢固连接,且在主船体和箱型梁上都不会出现应力集中点,应力分布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20386492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60925.8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B3/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工程船体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箱型梁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位于箱型梁正下方,设置于两层甲板中。支撑结构纵向围壁与箱型梁的壁板对齐,连接到箱型梁下方第一层甲板上,在箱型梁下方第一层甲板下方对齐位置继续延伸,再连接到箱型梁下方第二层甲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围壁结构连接箱型梁与主船体,设置于两层甲板之中,位于船舶舷侧,便于人员和货物通行,整齐美观,节省材料。围壁结构自身重量轻,但刚度大,连接牢固。
-
公开(公告)号:CN208306916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61035.0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B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格栅,包括主平面格栅、上升格栅、下沉格栅和格栅支柱,上升格栅和下沉格栅通过格栅支柱与主平面格栅相连;主平面格栅、上升格栅和下沉格栅均由骨架槽钢制成,格栅支柱为支柱槽钢,支柱槽钢开口方向与上下两端连接处的骨架槽钢开口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施工简便,规格一致,美观轻巧。
-
公开(公告)号:CN206710209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384779.0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筋板轴压试验中加强筋侧向变形的同步测量试验装置,包括压缩试验机和夹具,夹具安装于压缩试验机上用于夹紧加筋板的两端,还包括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正对加筋板上的加强筋放置,用于同步测量试验过程中加强筋的侧向位移。本实用新型在常规加筋板试验的基础上,引入激光测距仪设备,用于准确测量试验过程中加筋板上加强筋的侧向位移,进一步地,对压缩试验机记录的轴向压力和时间的关系曲线F-t及通过激光测距仪记录的侧向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曲线D-t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侧向位移和轴向压力的关系曲线D-F,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加筋板的极限承载力,为分析出加筋板承载失效的真实原因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