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23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66316.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钢质大门本体,包括外壁板、内壁板、水平纵骨、垂向T型材、水平向T型材、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外壁板和内壁板间隔设置,外壁板和内壁板之间通过多根水平纵骨连接,外壁板的近顶端和底端分别向靠近内壁板一侧延伸有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将外壁板和内壁板之间的腔体封闭,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之间设置有多根垂向T型材和一根水平向T型材,垂向T型材和水平向T型材的翼板均与外壁板及内壁板固定连接。本船用钢质大门本体,其大门本体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能够承受船舶在航行中可能遭遇的冲击载荷以及由于船舶航行姿态变化引起的惯性载荷作用,同时实现船内与外界复杂海洋环境相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98728.6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体连接节点处焊趾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包括:采用有限元方法将船舶复杂结构对应的船体局部结构进行粗网格建模,并基于粗网络模型得到船体总结构应力场计算结果;建立含焊趾和裂纹连接节点的局部平直结构三维模型;采用坐标映射技术将含焊趾和裂纹连接节点的局部平直三维模型建模转换为含焊趾和裂纹连接节点的局部复杂三维模型;将船体总结构应力场计算结果,将边界条件加载在局部复杂三维模型上进行计算,得到局部复杂三维模型的应力场计算结果;基于局部复杂三维模型的应力场计算结果,得到船体连接节点处焊趾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可解决实际结构应力分布不均、应力成分不易识别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54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66717.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空心大壁厚挂舵臂结构,挂舵臂结构包括挂舵臂铸钢件、挂舵臂前部钢板结构和挂舵臂上端后部钢板结构,挂舵臂钢铸件、挂舵臂前部钢板结构和挂舵臂上端后部钢板结构共同构成的挂舵臂的主体,其外形与舵叶匹配。本发明通过将挂舵臂铸钢件内部设置为空心型式,在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挂舵臂自身重量,具有良好的施工工艺性,可满足大型船舶用舵的安装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54035.6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力的船体总纵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弯矩分布结合相应的结构力学模型计算船体梁所受等效外力,同时利用全船有限元模型计算约束节点位置和加载方案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终得到较为合理的约束节点选择方法和加载方案,使得有限元模型中的剪力、弯矩分布与实际船体梁中的剪力、弯矩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了加载方案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92251.6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板横梁强度校核方法,该方法为:根据汽车间距a和甲板横梁的跨长l的大小,确定横梁出现目标最大弯矩的工况,即确定车轮载荷数量和各个车轮的位置;根据表征车轮位置的参数s代入相应的公式计算出目标最大弯矩;将计算获得的目标最大弯矩与横梁极限弯矩比较,若计算获得的目标最大弯矩小于横梁的极限弯矩,则横梁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若计算获得的目标最大弯矩大于等于横梁的极限弯矩,则横梁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甲板横梁强度校核方法,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提供了确定车轮载荷工况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52337.6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面舰船坐坞船体结构强度有限元计算方法,采用建立底部局部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坞墩反力计算,根据每站计算反力值反算站内承受的重量,以节点力加载的形式实现坐坞载荷的加载,同时利用弹簧单元模拟坞墩的支撑作用实现模型的边界约束,本发明简化计算模型,提高计算效率,保证船体结构坐坞安全,有效指导水面舰船坐坞方案的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5085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56041.4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IPC: B63H2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面舰船船体结构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型动力设备安装平台。采用内外腹板的设计,内腹板纵横交错竖直布设构成网格状结构,外腹板、安装平面、以及内底板布设在网格状结构的外部,形成一个个箱体结构;箱体结构的设计在满足动力设备对安装平台强度和刚度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省安装平台对动力舱内的空间占用。另外,为了保证船体龙骨对安装平台的有效支撑,尽量保证外腹板的下边缘与内底构件对齐,无法对齐的外腹板需在内底板下表面相应位置设计加强构件,利用加强构件和内底构件实现对安装平台的有效支撑。外腹板倾斜布设,保证整个安装平台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呈现逐渐增大的状态,以增加安装平台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7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14480.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一种对称滑轮组件连接装置,设置滑轮中心线对称的安装面板,在面板中部位置开设滑轮穿越孔,将部分滑轮嵌入面板中,穿越孔两端倒圆,在安装面板上部,沿穿绕滑轮组件的钢丝绳来绳方向设置止挡块,在安装面板两侧端部设置与面板垂直的支撑肘板,在支撑肘板与安装面板连接处端部设置横向肘板,将两侧支撑肘板连接,增加结构稳定性。本专利提出的对称滑轮组件连接装置,可将对称滑轮组件顺利连接于大门门体外表面,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实现滑轮组件与大门门体的牢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2126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78379.7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船舶大门,包括大门本体和置于本体内部的通风夹层结构,通风夹层结构的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大门本体的顶部平板和底部平板相连,两侧与大门本体两侧的端部封板相连;所述通风夹层结构设有进气口、通风道和排气口,通过对进气口输送热空气,排气口排出热空气,行成热空气回路,实现对大门的加热功能。采用置于大门本体内的通风夹层结构,实现对大门的加热功能;通过对通风夹层结构内部夹层间纵骨、T型材布置以及对通风夹层结构内部开口方案的设计,优化热空气的通风路径,使得热空气将更多的热量递给门体结构,提高门体的加热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1451.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以FORAN软件FHULL模块为基础,分别制定了Internal structure平面工作模式下Block、Section、Structural element、Parts四大元素以及Shell and decks曲面工作模式下Surface和Zone两大元素的管理方法,通过约定命名方式、模型切分和分配控制等方式实现了船舶结构模型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设计的精细管理。本发明能更好的实现三维设计过程中结构三维模型的协同建模、快速查找、分类查看、模型维护以及不同设计阶段模型的继承等工作,以最大化的发挥三维建模软件的优势,减轻船舶结构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实现船体结构三维模型的精细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