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01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66875.7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通过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和左右宽度轮廓线,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从而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对气动外形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高超声速升阻比特性和亚跨超低速进场特性,在满足内外尺寸约束的条件下,设计出了全速域均满足设计需求的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优化获得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和较好的防热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一种潜空通用飞行器布局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838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810486892.9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空通用飞行器布局,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所述机身前端的两侧面上各自对称设置有一个折叠固定翼,所述折叠固定翼上设置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机身前段的正前方设置有用于平行推进的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平尾和垂尾,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用于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水密隔舱。本发明机舱下部的水密隔舱,有利于实现可重复下潜与上浮功能;机翼较大的上反角可以使得垂直起降装置的螺旋桨在启动前脱离水面,同时提供滚转稳定性,既能兼顾空中高低速飞行,减小入水冲击载荷和水下航行阻力,又能增大出水速度,完成多种运动状态的转换。

    一种适用于非轴对称层流短舱设计的参数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647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35815.1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非轴对称层流短舱设计的参数化方法,包括:步骤1,对待变形短舱划分用于数值模拟的计算网格;步骤2,在待变形短舱表面搭建控制框架并布设控制点;步骤3,根据需求给定控制点的位移变化量;步骤4,利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根据待变形短舱表面的控制点、控制点的位移变化量和计算网格节点,计算待变形短舱表面的计算网格节点的位移变化量;步骤5,将待变形短舱表面的计算网格节点的坐标与待变形短舱表面的计算网格节点的位移变化量叠加,得到变形后的短舱。本发明通过搭建待变形短舱表面的控制框架并布设控制点,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技术,根据控制点的位移变化量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变形后的层流短舱构型。

    一种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02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77464.6

    申请日:2018-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方法,主要由生成计算网格以及动能计算网格面、数值求解流场、计算平尾区通过网格面的来流动能和计算平尾区动能损失量等步骤组成,其中采用的着陆构型飞机模型包括机身、增升装置、发动机短舱、平尾和垂尾等部件;目的在于对基于数值计算得到的含飞机模型的流场数据,通过后处理插值计算方法得到流过飞机平尾前缘上游一定位置动能计算网格面上的所有来流动能,在相同来流攻角等条件下计算不含飞机模型的自由来流流场中动能计算网格面收集到的来流动能与含飞机模型的流场中动能计算网格面收集到的来流动能的差值,实现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

    一种带过渡段的尖顶点双后掠密切锥乘波体

    公开(公告)号:CN107298162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0533299.0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过渡段的尖顶点双后掠密切锥乘波体,所述乘波体的每一个前缘分别由两条直线段和连接直线段的过渡曲线组成,从尖点开始第一条直线段对应第一个后掠角,第二条直线段对应第二个后掠角,两个后掠角的角度在设计阶段可控,所述过渡曲线将两条直线段连接并使得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连续。这种乘波体能够有效利用其后掠效应在上表面产生与双三角翼类似的稳定分离涡,同时双后掠前缘扩大了乘波体的平面面积,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乘波体的升力,还无需降低体积效率;第二个后掠角角度小,与双三角翼效果类似,更有利于改善乘波体的低速性能;过渡段保证了两个后掠部分的前缘在几何上一阶导数连续。

    一种满足装填需求的乘波概念滑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02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366874.2

    申请日:2017-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装填需求的乘波概念滑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所述轮廓线为直线段拼接,计算气流偏转角,计算二维切楔流场压力,计算FCT圆弧曲线半径,根据FCT圆弧曲线半径确定圆弧曲线,然后利用二维切楔流场生成下表面乘波面;采用二次曲线生成背风面截面形状;根据机身宽度和高度尺寸约束,结合上表面形状,对下表面乘波面进行缩比设计,得到整个机身形状;对头部和乘波尖前缘进行半径为15mm的钝化倒圆设计;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本发明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数据挖掘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4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52211.8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随机搜索类方法对几何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过程数据进行筛选;步骤二、利用基于POD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处理,得到一组几何外形的POD基;步骤三、利用数据挖掘得到的POD基对第一步的优化结果进行几何外形参数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基于POD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外形优化设计的过程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得到了设计知识;基于设计知识的二次优化在较高的效率下得到了更优的结果。

    一种陆空两栖飞行器的布局

    公开(公告)号:CN1086387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675792.0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空两栖飞行器的布局,包括用于飞行的机身和用于地面行驶的车身,所述机身包括一个连接框架、固定设置在连接框架上的固定翼和与连接框架活动连接的若干个旋翼,所述连接框架内设置有载荷锁紧释放装置,所述车身设置在连接框架内与载荷锁紧释放装置连接;所述车身与机身通过载荷锁紧释放装置连接与分离;本发明使得空中飞行系统和地面载荷可以自由地组合分离,设有可重复载荷锁紧释放装置,把载荷装在机身内部,通过可靠控制装置工作完成载荷的装载、释放,以及空中飞行、地面行驶的功能切换。

    一种潜空通用飞行器布局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8387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86892.9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空通用飞行器布局,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括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所述机身前端的两侧面上各自对称设置有一个折叠固定翼,所述折叠固定翼上设置有垂直升降装置,所述机身前段的正前方设置有用于平行推进的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平尾和垂尾,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用于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水密隔舱。本发明机舱下部的水密隔舱,有利于实现可重复下潜与上浮功能;机翼较大的上反角可以使得垂直起降装置的螺旋桨在启动前脱离水面,同时提供滚转稳定性,既能兼顾空中高低速飞行,减小入水冲击载荷和水下航行阻力,又能增大出水速度,完成多种运动状态的转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