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95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33512.6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反射式激光光束整形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将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强整形为所需要的环形分布,并能够有效补偿光强整形所产生的相位变化。本发明采用两片非球面反射镜,第一块非球面反射镜实现入射激光光束的能量发散光强整形,使得反射光在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处实现所需要均匀平顶光的能量分布;第二块非球面反射镜负责对光束进行准直和相位补偿,使得输出的光束不仅为平顶光束,还具有近衍射极限的相位分布。本发明是集光束整形、光束准直和相位校正于一体的,具有结构紧凑、抗损伤阈值高、整形均匀化效果好等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2966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39103.0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SO‑IAGA‑BPNN算法的空间主镜结构响应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空间相机主镜结构性能预测领域。其原理是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IPSO)和改进的遗传算法(IAGA)的混合算法和BPNN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主镜结构设计变量与结构响应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代理模型,代替了传统有限元分析和面形拟合计算。本发明以BPNN神经网络为中心,结合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可以有效预测空间主镜结构性能响应,提高主镜结构性能预测的准确率,缩短主镜结构分析设计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772831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710704432.4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双闪耀光栅的阵列光束偏转的方法,采用多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构成阵列,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根据两闪耀光栅的绕轴独立旋转来控制其中单路激光的定向偏转,通过旋转双闪耀光栅阵列实现阵列激光束的定向偏转控制。在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控制单路激光定向偏转的过程中,准直激光光源入射到第一块闪耀光栅上,再通过第二块闪耀光栅,两闪耀光栅进行绕轴独立旋转,从而实现出射光束的二维偏转,每单路出射光束的偏转角和方位角可根据两闪耀光栅的旋转角度得出。本方法具有输出光束功率高、光束能量损耗少,偏转精度高、系统体积轻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49070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324395.6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式混合驱动二维并联运动平台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偏转台,用于约束偏转台径向运动的周向柔性约束结构,沿偏转台轴向运动的4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多模式压电作动器。所述多模式压电作动器由第一断电箝位机构,第二断电箝位机构,压电线性推进组组成,位移输出杆组成。所述第一断电箝位机构由第一箝位压电堆及第一箝位簧片组成,由第二箝位压电堆及箝位簧片组成。所述线性推进组由线性推进压电堆及弹性回复簧片组成。该二维平台通过结构设计与控制方式分别实现线性及步进两种工作模式,从而赋予二维平台工作行程大,指向精度高,并可实现断电箝位等特点,有望满足未来二维平台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46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46075.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像场分割融合的目标成像跟踪方法,采取对像场的区域分割和融合重构的手段实现兴趣区域的信息获取,在此基础上可实现对区域目标的识别和跟踪,通过该方法能够获取大范围兴趣区域的高精度图像信息,并完成对图像信息的识别和跟踪。本发明能够获取广域图像信息,具有更强的目标区域覆盖能力,可实现多目标的快速识别跟踪,对多目标识别跟踪和大范围区域监测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8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38692.3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设计方法,分别建立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圆柱曲面空间解析方程;求解方程组,获得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高点空间位置坐标;根据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低点与最高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求解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端面截面的倾角;根据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与内遮光筒圆柱曲面方程,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Cero等)中建立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此方法主要通过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推导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该解析思路可以适用于任意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的设计,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各子孔径之间外部杂散光的相互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772831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704432.4
申请日:2017-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2B2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双闪耀光栅的阵列光束偏转的方法,采用多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构成阵列,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根据两闪耀光栅的绕轴独立旋转来控制其中单路激光的定向偏转,通过旋转双闪耀光栅阵列实现阵列激光束的定向偏转控制。在每一个旋转双闪耀光栅控制单路激光定向偏转的过程中,准直激光光源入射到第一块闪耀光栅上,再通过第二块闪耀光栅,两闪耀光栅进行绕轴独立旋转,从而实现出射光束的二维偏转,每单路出射光束的偏转角和方位角可根据两闪耀光栅的旋转角度得出。本方法具有输出光束功率高、光束能量损耗少,偏转精度高、系统体积轻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438692.3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设计方法,分别建立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圆柱曲面空间解析方程;求解方程组,获得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高点空间位置坐标;根据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最低点与最高点的空间位置坐标,求解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端面截面的倾角;根据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与内遮光筒圆柱曲面方程,在三维建模软件(ProE、Cero等)中建立紧凑型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阵列。此方法主要通过空间解析几何的方法推导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倾斜截面倾角,该解析思路可以适用于任意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内遮光筒的设计,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多孔径离轴合束系统各子孔径之间外部杂散光的相互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0652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39085.6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快速多目标空间反射镜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确定了主镜轻量化结构和支撑方式后,通过拓扑优化确定了结构设计参数变量;基于Isight集成自动化平台,构建了有限元模型尺寸参数更改,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和主镜面形计算的自动化流程,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生成均匀的样本点,通过自动化流程计算生成相应的结构响应产生训练集;通过得到的样本集训练得到以BPNN神经网路为中心的代理模型,利用代理模型替代了耗时巨大的有限元仿真实现从主镜结构到结构性能响应之间快速的非线性计算,极大降低了计算成本;最后基于此代理模型结合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建立快速主镜结构优化设计框架,有效的解决了主镜结构优化设计的效率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03892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48060.1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N5/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场测量的光场高清晰成像方法,首先,计算出光场相机子孔径图像的位移,再平移子孔径图像对此位移进行补偿,通过恢复子孔径图像的对称性实现对大气湍流等像差的校正,最后再对对称的子孔径图像进行数字重聚焦实现高清晰成像,从而提高光场相机在受到大气湍流等像差影响时的成像分辨率。本发明是通过对光场相机自身记录的光线信息进行处理,最终达到高清晰成像的目的,没有添加其它的硬件设备,理论上可以克服所有破坏子孔径图像对称性的像差的影响。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