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杀灭革兰氏阳性菌的纳米抗菌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54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76127.X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杀灭革兰氏阳性菌的纳米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氨基酸序列为:Nap‑DNal‑Nal‑Har‑Har‑NH2,其中,Nap为1‑萘乙酸,DNal为D型1‑萘基丙氨酸,Nal为1‑萘基丙氨酸,Har为高精氨酸,多肽结构采取类表面活性剂模式以降低细胞毒性。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靶向杀灭革兰氏阳性菌的纳米抗菌肽Nap‑Har在制备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抗菌肽Nap‑Har对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溶血活性较低,治疗指数达到57.02,具有较强的抗蛋白酶能力,在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保持不变,具有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应用潜力。

    一种靶向抗真菌肽L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4070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497816.4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抗真菌肽L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真菌肽LI的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本发明以多肽L4(RLRLLLRLR‑NH2)为活性中心,在N端添加亮氨酸形成帽子结构并在C端锚定异亮氨酸分别设计出抗菌肽,命名为抗菌肽LI。抗真菌肽LI在制备治疗靶向抗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抗真菌肽LI的治疗指数高达121.82。本发明在提高原有的多肽L4抗真菌活性的情况下,改变了其抗菌谱,使其成为靶向抗真菌肽,并且提高了细胞选择性,提高了其成为靶向抗真菌感染药物的发展潜力。

    一种抗酶解抗菌肽N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28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259454.5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酶解抗菌肽N1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菌肽N1的序列为:Nal‑Ala‑Ala‑DArg‑Ile‑Ile‑Leu‑DArg‑Trp‑DArg‑Phe‑Arg,其中,Nal为β‑萘基丙氨酸,DArg为D‑型精氨酸。本发明以两栖类蛙源衍生肽W8的序列为基础,合理使用D‑型精氨酸对胰蛋白酶切割位点正电荷氨基酸进行修饰,同时在序列氨基端引入β‑萘基丙氨酸进一步提高抗酶解肽的抗菌活性,得到抗酶解抗菌肽N1。该抗菌肽在制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酶解和抗菌活性,提高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与价值。

    一种抗酶解抗菌肽U1-2WD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028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258550.8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酶解抗菌肽U1‑2WD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菌肽U1‑2WD的序列:Ala‑Ala‑Dab‑Ile‑Ile‑Leu‑Dab‑Trp‑Dab‑Trp‑Dab‑Trp‑Dab‑Phe‑Arg,其中,Dab为2,4‑二氨基丁酸。制备方法:使用非自然氨基酸2,4‑二氨基丁酸对胰蛋白酶切割位点正电荷氨基酸进行修饰,同时引入抗酶解优化单元:DabW,得模板AADabIIL(DabW)n DabFR,当n=3时命名为U1‑2WD。该抗菌肽在制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菌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能力,并且抗菌活性好。

    耐蛋白酶水解的高稳定抗菌肽HW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4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9741.8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蛋白酶水解的高稳定抗菌肽HW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农业畜牧兽医应用领域,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将脯氨酸P放置在精氨酸R旁边以保护精氨酸R免受蛋白酶的识别,引入不受蛋白酶识别的组氨酸H为高稳定抗菌肽额外提供正电荷,防止精氨酸R被过多水解导致抗菌肽的正电性不足而失活,制出一条高稳定抗菌肽HW。本发明的高稳定抗菌肽HW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存在下对大肠杆菌具有高效抑菌活性,同时对人血红细胞没有毒性,使其具备成为饲用抗生素替代物的潜力。

    高稳定性Trp-pocket跨链交互型β-发卡抗菌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60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49460.9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Trp‑pocket跨链交互型高稳定性β‑发卡抗菌肽WpLFPG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菌肽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以Pro‑Gly作转角单元,利用Trp残基在β‑发卡抗菌肽的一个表面上形成一个pocket结构,以此设计出了XWRWRPGXKXYR‑NH2的β‑发卡模板,当X=F,Y=L时,抗菌肽命名为WpLFPG;并公开了该抗菌肽在制备治疗由革兰氏阴性菌或/和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应用。该抗菌肽对多种细菌具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和可忽略不计的溶血,治疗指数达到123.08,此外,在多种生理环境和极端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该抗菌肽具有较强替代抗生素的潜力。

    一种广谱抗菌的α螺旋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014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91231.1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广谱抗菌的α螺旋肽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选择常见的疏水性氨基酸(Gly,Ala,Leu)和正电荷氨基酸(Lys)在中心对称α螺旋肽模板(y+hhh+y)n‑NH2(h为疏水性氨基酸;+为正电荷氨基酸;y为疏水性氨基酸或甘氨酸)的基础上辅以丙氨酸扫描技术设计出一条广谱抗菌肽,命名为GG3A7。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所测试的18种常见病原菌的平均抗菌活性高达2.83μM,细胞选择性指数达到90.51。本发明降低了抗菌肽的溶血活性,提高了抗菌肽在细菌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选择性,为抗菌肽成为抗生素替代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抗菌肽LL37活性中心衍生肽二倍体抗菌肽LG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0261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066637.0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肽LL37活性中心衍生肽二倍体抗菌肽LG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LL37的17‑29氨基酸残基FD是其活性中心。抗菌肽LG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以解决FD抗菌活性不高,并且存在盐离子的环境下导致抗菌活性有较大降低的问题。制备方法是:将FD的衍生肽FR,通过直接连接、刚性连接肽AEAAAKA连接和柔性连接肽GGGGS连接的设计,获得三种二倍体并以“选择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本发明得到的抗菌肽LG与原活性中心片段FD相比,抗菌活性提升了近20倍;抗菌肽LG与衍生肽FR相比,抑菌活性提升了约3倍,具有更好的盐离子稳定性,具有开发成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

    一种靶向革兰氏阴性菌的富脯氨酸抗菌肽Pyr-2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549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0776781.3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向革兰氏阴性菌的富脯氨酸抗菌肽Pyr‑2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抗菌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天然抗菌肽Pyrrhocoricin中第2‑10位氨基酸为核心序列,利用脯氨酸分别对序列中第4、5位的甘氨酸和丝氨酸进行替换,增加脯氨酸的数量,提高疏水性;使用精氨酸对第11位的苏氨酸进行替换,增加了多肽的正电荷数,从而提高多肽的抗菌活性。抗菌肽Pyr‑2在制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抗菌肽Pyr‑2对红细胞几乎没有溶血,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本发明的Pyr‑2具有成为特异性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潜力,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制粉业副产物使大白菜尾菜饲料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1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127923.X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制粉业副产物使大白菜尾菜饲料化的方法,方法如下:将大白菜尾菜切至1‑3厘米小块,与小麦麸按质量比323‑383:117‑177均匀混合,将水分降低后,在适宜的温度采用厌氧发酵,即可得到大白菜尾菜饲料。通过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降低发酵过程当中的渗出液产量,提高短链脂肪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乳酸菌数目、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降低的肠杆菌数目、酵母菌数目、氨态氮含量、纤维素含量,可以快速地将大白菜尾菜和制粉业副产物进行生物转化,提高消化率,并且不受到天气和场地的影响。综上所述,该发明的方法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