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07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33399.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13/00 , C07C315/04 , C07C31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砜霉素与氟苯尼考关键中间体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化合物X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式A所示的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Y;和(b)任选地从所述上一步骤的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化合物Y。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化合物X;(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08098.0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Ⅰ)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式Ⅱ化合物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Ⅰ化合物;其中,所述反应体系中,式Ⅱ化合物浓度为50~1000g/L;和(b)任选地从步骤(a)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式I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式II化合物;(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
-
公开(公告)号:CN118580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86201.4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多黏菌素B的培养基、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培养基包括6~11.5%碳源、1.5~3%氮源、0.1~0.5%无机盐和植物油;其中,所述碳源包括小麦面粉和葡萄糖,所述氮源包括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所述有机氮源包括黄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饼粉、鱼粉和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为占所述培养基的质量体积百分比。本发明还公开了生产多黏菌素B的方法,以及所述培养基和所述方法在培养微生物以发酵生产多黏菌素B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和方法在生产多黏菌素B中具有产量高和产物组分比例满足原料药要求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611008098.0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R)‑3,5‑双(三氟甲基)苯乙醇(Ⅰ)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式Ⅱ化合物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Ⅰ化合物;其中,所述反应体系中,式Ⅱ化合物浓度为50~1000g/L;和(b)任选地从步骤(a)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式I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式II化合物;(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09207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710533399.3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13/00 , C07C315/04 , C07C317/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砜霉素与氟苯尼考关键中间体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化合物X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式A所示的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Y;和(b)任选地从所述上一步骤的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化合物Y。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化合物X;(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
-
公开(公告)号:CN111808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285316.2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基醇类药物中间体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化合物X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式A所示的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Y;和(b)任选地从所述上一步骤的反应后的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化合物Y。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化合物X;(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969790.X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17/12 , C12N9/04 , C07D21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1‑(4‑吡啶基)‑1,3‑丙二醇(Ⅰ)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反应体系中,以式Ⅳ化合物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Ⅴ化合物;(b)式Ⅴ化合物经直接或分步还原得式Ⅰ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176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87103.8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基醇手性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化合物X为底物,在辅酶存在的液态反应体系中,利用(R,S)‑羰基还原酶催化底物,进行式A所示的反应,获得化合物Y。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合成路线以及适用于该路线的(R,S)‑羰基还原酶,不仅具有绿色,环保,经济的特点,而且显著提高了化合物Y的转化率、ee值和de值,转化率>98%,ee值>99%,de值>95%。
-
公开(公告)号:CN1099289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1351121.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07C315/04 , C07C317/32 , C07D32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原料药合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苯尼考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II)与酰化试剂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III);(2)在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存在下,将化合物(III)与氧化剂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IV);(3)在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IV)与氟化试剂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V);(4)在有机溶剂中,将化合物(V)经酸解、脱保护制备得到化合物(I),式中各个基团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所述氟苯尼考中间体可用于制备氟苯尼考。本发明方法设计新颖,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840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08108.0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IPC: C12P7/22 , C07C51/41 , C07C59/50 , C07C209/68 , C07C209/62 , C07C211/40 , C07C231/02 , C07C233/58 , C07C67/343 , C07C69/7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R,2S)‑2‑(3,4‑二氟苯基)环丙胺D‑扁桃酸盐(Ⅰ)的生物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液态反应体系中,以式Ⅵ化合物为底物,在辅酶存在下,在羰基还原酶催化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从而形成式Ⅴ化合物;(b)式Ⅴ化合物与膦酰基乙酸三乙酯反应得式Ⅳ化合物;(c)式Ⅳ化合物经氨解、霍夫曼降解后与D‑扁桃酸成盐制得式Ⅰ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应体系,包括:(i)水性溶剂;(ii)底物,所述底物为式VI化合物;(iii)辅酶;(iv)羰基还原酶;(v)共底物;和(vi)用于辅酶再生的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