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棱线锐化的模具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6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496899.5

    申请日:2018-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5/24 B21D37/10 B23P270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外覆盖件棱线锐化的模具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锐棱线(棱线凸模采用零圆角处理)的模具,锐棱线的模具采用GGG70L以上的球铁铸件,材料热处理后的硬度达到56HRC以上,而且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机床转速必须在10000转/分钟以上;2)采用A面如下的精加工方法,半精加工前进行激光热处理,热处理范围为棱线两侧10mm,硬度达到56HRC以上,加工方向平行于棱线方向,加工步距0.7mm,加工余量0.1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热处理和非热处理区域因为硬度变化出现的加工台阶问题,保证棱线加工精度。

    输送系统的液压安全锁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148097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810217930.7

    申请日:2008-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的液压安全锁紧机构,包括输送线平台,所述输送线平台上设有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连接的拉动轴,所述输送系统的液压安全锁紧机构还包括油缸,电磁阀,电控单元以及机械连接机构,所述油缸通过所述机械连接机构与所述拉动轴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油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采用三位中封电磁阀,解决输送线升降过程中特别是在最大高度时始终传递稳定、固定的力给拉动轴,避免了输送线自动下降而损坏车身零件的现象,从而使输送线的故障率显著降低、停线时间大大缩短,更进一步的使车身焊装作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成本。

    连杆机构升降台同步升降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81072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810216910.8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连杆机构升降台同步升降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连杆机构升降台同步升降控制方法为使支撑所述升降台升降的所述连杆机构同步平行移动。所述连杆机构升降台同步升降控制装置,包括升降台、连杆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升降台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升降台升或降移动,所述连杆机构升降台同步升降控制装置还包括促使所述升降台与工作面平行移动的调控机构,所述调控机构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后所述连杆机构受力更均匀,并能同步平行联动,促使所述升降台能跨象限运行,能平稳跨越临界面,四连杆摆动角度大,垂直举升距离大,使所述升降台装置有更好的工作效率。

    车身工装定位用夹紧机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37190U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20141007.X

    申请日:2009-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身工装定位用夹紧机构,其包括夹紧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导向轴,导向轴套,第一压头,第二压头以及第三压头,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一压头连接为一整体,夹紧气缸与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与该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与该导向轴连接,所述的导向轴与该导向轴套连接,所述的导向轴与该第二压头连接,第三压头固定在第二压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身工装定位用夹紧机构采用一个气缸来完成以前2个气缸才能够完成的定位,机构紧凑,布局灵活,对于有空间限制的地方尤其适用,而且采用一个动力源(夹紧气缸)输入,容易控制,完全同步,机构出故障率低,节约投入成本,并极大降低后期维护费用。

    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5681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147526.2

    申请日:2008-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柄摇杆式背向夹紧装置,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还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第二压板;在所述第二压板上固设有夹紧部;在所述第一压板上铰接有夹紧气缸,该夹紧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有益效果是:采用双连杆结构控制第二压板的运动,在第二压板上固定勾状夹持部,可以简单有效的钩住被夹件,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同时,该钩状夹紧可以有效防止被夹件因重力作用的下垂现象。使用本背向夹紧装置即实现了S形被夹件的夹紧,节省了辅助夹紧装置的使用。

    输送系统的液压安全锁紧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1324916Y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20214201.1

    申请日:2008-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的液压安全锁紧机构,包括输送线平台,所述输送线平台上设有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连接的拉动轴,所述输送系统的液压安全锁紧机构还包括油缸,电磁阀,电控单元以及机械连接机构,所述油缸通过所述机械连接机构与所述拉动轴连接,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采用三位中封电磁阀,解决输送线升降过程中特别是在最大高度时始终传递稳定、固定的力给拉动轴,避免了输送线自动下降而损坏车身零件的现象,从而使输送线的故障率显著降低、停线时间大大缩短,更进一步的使车身焊装作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成本。

    一种车辆侧围在总拼线上的引出焊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1091968Y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720122648.1

    申请日:2007-08-31

    Inventor: 成秋云 苏飞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侧围在总拼线上的引出焊接机构,所述引出焊接机构(1)包括引出焊导流板(11)及其设于所述引出焊导流板(11)上用引出焊电缆(12)连接的焊钳(1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车辆侧围在总拼装线上与顶盖焊接前无点焊操作,导致后续焊接时因顶盖回弹造成顶盖与侧围搭接明显错边、使胶条扭曲、影响整车外观质量,提供一种车辆侧围在总拼装线上与顶盖焊接前先进行点焊操作,解决由顶盖回弹造成的顶盖与侧围搭错边、使胶条扭曲、影响整车外观质量技术问题的引出焊接机构。

    一种精确测量模具磨损的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650046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641269.3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确测量模具磨损的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平台和悬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磨头Y向运动装置、磨头X向运动装置和磨头Z向升降装置,所述磨头Z向升降装置与所述磨头X向运动装置连接,所述磨头X向运动装置与所述磨头Y向运动装置连接,所述磨头Z向升降装置连接有磨头夹紧装置,所述磨头Z向升降装置上设有光栅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全工况轨迹的磨损,提高检测的准确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车体总成吊具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34666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271362.1

    申请日:2010-07-23

    Inventor: 苏飞宇 管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体总成吊具。该车体总成吊具的吊具框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固定连接,而仅通过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摇臂和所述第二摇臂进行同步摆动来调节该车体总成吊具与车体总成的位置关系,从而实现将车体总成吊起的目的,使得起吊的空间需求缩小了很多并避免了与车体总成的任何车型的不同结构造成干涉。使得整个布置紧凑、科学,成本低、工作可靠,提高了吊具的工作效率,同时吊具在摆放车体总成总成的过程中操作简便、快捷、准确。

    车身输送系统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25501Y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820214052.9

    申请日:2008-1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输送系统,包括纵梁模块,输送滑车,输送滚轮模块,输送齿轮齿条模块,输送齿轮齿条模块包括滑车齿条,输送滚轮模块与输送齿轮齿条模块中轴线到两侧的宽度均小于输送滑车中轴线到两侧的宽度,驱动齿轮与过渡齿轮相互啮合,过渡齿轮与滑车齿条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互换性,采用自行设计然后外包挤压成型的型材将输送滚轮模块与输送齿轮齿条模块内藏与输送滑车中,增强纵梁模块的同一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