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6166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004201.4

    申请日:200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为降低导通状态的电流经路的电阻,而提高栅极电极下方的π部的杂质浓度。但是,用于沟道区域具有从底面到侧面变大的曲率,故杂质浓度过高,则在π部深的位置,耗尽层未充分接触,存在耐压劣化的问题。在栅极电极下方设置n型杂质区域。通过将栅极长度设为沟道区域的深度以下,形成n型杂质区域的侧面与相邻的沟道区域的侧面大致垂直的接合面。由此,耗尽层向衬底深度方向均匀地扩展,故可确保规定的耐压。另外,由于夹着栅极电极的沟道区域的间隔在表面及底面均匀,故可提高n型杂质区域的杂质浓度,谋求低导通电阻化。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5249A

    公开(公告)日:2006-09-20

    申请号:CN200610004201.4

    申请日:200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为降低导通状态的电流经路的电阻,而提高栅极电极下方的π部的杂质浓度。但是,用于沟道区域具有从底面到侧面变大的曲率,故杂质浓度过高,则在π部深的位置,耗尽层未充分接触,存在耐压劣化的问题。在栅极电极下方设置n型杂质区域。通过将栅极长度设为沟道区域的深度以下,形成n型杂质区域的侧面与相邻的沟道区域的侧面大致垂直的接合面。由此,耗尽层向衬底深度方向均匀地扩展,故可确保规定的耐压。另外,由于夹着栅极电极的沟道区域的间隔在表面及底面均匀,故可提高n型杂质区域的杂质浓度,谋求低导通电阻化。

    绝缘栅极型半导体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7182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710102817.X

    申请日:2007-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栅极型半导体装置。现有的绝缘栅极型半导体装置中,在栅极焊盘电极的下方设置p+型杂质区域的情况下,p+型杂质区域的端部具有球面状的曲率。当漏极-源极间逆向击穿电压为数百伏时,电场集中在球面的端部,不能得到充足的漏极-源极间逆向击穿电压。在平面图案中,当p+型杂质区域的拐角部的曲率变大时,就会牺牲能配置在动作区域的晶体管单元数。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缘栅极型半导体装置,在栅极焊盘电极的下方也配置与晶体管单元连接的沟道区域及栅极。通过使晶体管单元为条纹状与源极接触,以所规定的电位固定位于栅极焊盘电极的下方的沟道区域。由此,即使不在栅极焊盘下方的整个面上设置p+型杂质区域,也能确保所规定的漏极-源极间逆向击穿电压。

    半导体晶片的制造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883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215390.9

    申请日:2008-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34 H01L21/265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晶片的制造方法。现有的超结结构晶片的制造方法中,需要在半导体晶片的厚度方向上多阶段形成外延层的工序和离子注入工序,工序数量多。而且,pn接合面呈波形,存在耗尽层难以均匀扩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采用通过倾斜离子注入而形成一部分柱状半导体层的方法,则难以配置大量的超结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半导体衬底上,至少交替进行三次以上n型外延层的形成和蚀刻以及p型外延层的形成和蚀刻,从而利用外延层形成所有半导体层。由此,能够使得各半导体层的杂质浓度曲线均匀,能垂直于晶片表面形成pn接合面。并且,由于能够将各半导体层的宽度形成得较窄,故因杂质浓度提高,从而能够实现高耐压和低电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