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毛油中磷脂的二维纳米片阵列光敏电极的制备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9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1490363.X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毛油中磷脂检测的二维纳米片阵列的制备及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二维纳米片阵列,然后,采用电聚合法制备了聚硫堇修饰二维纳米片阵列光敏电极,采用交联法将胆碱氧化酶修饰在聚硫堇修饰的光敏电极表面,构建了二维二氧化锡纳米片阵列/聚硫堇/胆碱氧化酶复合材料修饰光敏电极,以可见光作为激发光源,利用碘钨灯作为光源。通过光电流的变化表征毛油中的磷脂含量。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基于色谱技术的毛油中磷脂检测方法中存在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仪器昂贵,操作复杂等缺点,提供了一种简便快捷、灵敏可靠的的分析检测手段,首次将二维纳米片阵列光敏电极用于毛油中磷脂的检测。

    一种OPL油脂的固定化磁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930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99599.9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PL油脂的固定化磁酶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首先以纳米级Fe3O4粒子制得新型磁性载体,将酯化合成酶、位置专一性脂肪酶与磁性载体进行黏附,分别得到固定化酯化合成脂肪酶、固定化位置专一性脂肪酶。然后,采用二步固定化磁酶催化制得OPL结构油脂。第一步,使用棕榈酸和甘油为原料,固定化酯化合成脂肪酶为催化剂,制备得到高质量的棕榈酸甘油三酯。第二步,以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油酸、亚油酸为原料,经固定化位置专一性脂肪酶的催化反应,制得OPL油脂粗产物。最后利用分子蒸馏将产物纯化,得到较高含量的OPL结构油脂。本发明可进一步提升OPL油脂的制备技术,使OPL结构油脂早日实现产业化应用。

    一种通过电化学双酶传感器检测毛油中PC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8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73460.8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化学双酶传感器检测毛油中PC含量的方法。通过将胆碱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在以MWCNTs/SnO2/CS作为修饰材料的玻碳电极(GCE)上来制作双酶GCE。在ChOx的添加量为2.5U、HRP的添加量为2.5U和pH为7.5的条件下,双酶GCE对卵磷脂(PC)具有明显的电化学响应,PC含量在10~300m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双酶GCE的重现性RSD低于1%,保存45d后的双酶GCE电流值仍为初始电流的93%,制备的双酶GCE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以期为快速检测毛油中PC的含量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冷冻分离后的轻相米糠油与共轭亚油酸酯交换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3817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69560.3

    申请日:2019-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冻分离后的轻相米糠油与共轭亚油酸酯交换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方法。本方法取白土作为结晶剂,梯度冷冻离心使不饱和脂肪酸富,并且利用Novozym 435脂肪酶酶促共轭亚油酸进行酯交换,制备了功能性油脂,解决了有机溶剂的回收问题,提高米糠的高值化。随着不饱和程度的提高不饱和脂肪酸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会逐渐降低,再加上结晶温度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就可以实现混合脂肪酸中不同结构组分得以分离、富集。选择梯度冷冻离心分提米糠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制备功能性油脂的最佳条件:脂肪酶的添加量9%、反应温度60℃、搅拌速度200rpm和反应时间26h,得到的油脂中CLA的酯化率达35%。

    一种通过电化学大豆分离蛋白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926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156672.6

    申请日:2018-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J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化学大豆分离蛋白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利用自制的电化学改性蛋白质反应釜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将大豆蛋白溶液置于阴极电解槽中,通入一定电流密度的直流电解,反应结束后取出样品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电化学改性蛋白质冻干粉,将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向溶液中加入玫瑰籽油后进行均质处理制得乳液。将浓度为0.050g/mL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经4mA/cm2直流电流作用,电化学改性120min,所得大豆分离蛋白空间结构改变,α‑螺旋结构量降低含,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增多。利用电解后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与玫瑰籽油进行均质制备乳液,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一种氮气脱臭替代饱和蒸汽脱臭降低油脂过氧化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86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03450.X

    申请日:2018-11-23

    Abstract: 一种氮气脱臭替代饱和蒸汽脱臭降低油脂过氧化值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氮气脱臭替代传统蒸汽进行脱臭,并采用脱臭工艺,对油脂进行脱臭处理,从而提出了一种氮气脱臭替代饱和蒸汽脱臭降低过氧化值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蒸汽脱臭后油脂过氧化值增高的问题,与传统的蒸汽脱臭相比,传统蒸汽中含氧量为50ppb=50000μg/mL,而通入纯氮气(99.9%)中的含氧量仅占10ppm=10μg/mL左右,并且远远小于蒸汽中的氧含量,所以采用氮气脱臭替代蒸汽脱臭,使油脂的过氧化值降低,为食品加工安全领域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种纳米金比色法检测米糠中脂肪酶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460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57687.4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金比色法检测米糠中脂肪酶活性的方法。其利用了吐温60修饰纳米金,在米糠中的脂肪酶存在时,水解吐温60的羧酸酯键,从而削弱了吐温60的空间静电排斥力,从而拉近了纳米金之间的距离,使其聚集变蓝。它解决了目前传统的米糠中的脂肪酶活检测方法过程复杂、成本昂贵、检测速度慢、灵敏度低等问题。其发明步骤如下:使用吐温60修饰纳米金,构建了纳米金比色传感器,与不同活性的脂肪酶建立标准曲线,并应用于检测米糠中的脂肪酶活性。在650和520nm处的吸光度比值与米糠中的脂肪酶活性在0.02~1.8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6×10-4mg/mL(S/N=3)。此过程无需样品预处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实时检测米糠生产过程中脂肪酶活性。

    一种二次酶解法制备低能SLS型结构脂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5141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510236143.7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二次酶解制备低能SLS型结构脂质的方法。利用一级大豆油、乙醇及乙酸为原料。利用脂肪酶Novozym 435,然后采用醇解与酯化结合的二次酶法制备低能SLS型结构脂质,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能SLS型结构脂质的产量,缩短反应时间。相比于一步法合成结构脂质,两步法的脂肪酸插入率和产物得率更高。本发明优化了反应时间、加酶量、底物摩尔比及反应温度等酯化工艺参数。在最优状态下进行反应,乙酸插入率为64.5%,经分子蒸馏纯化后的低能油脂纯度为为94.3%。为以后工业化生产低能油脂工艺提供了依据。

    一种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用于氢化大豆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9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82568.0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C3/123 B01J29/0333 B01J2229/186 C11C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用于氢化大豆油的方法。利用本催化剂于超临界条件下氢化一级大豆油,Ni‑Pt/SBA‑15的活性双金属粒子在SBA‑15载体的上骨架可较好的提高催化剂金属粒子的分散度,增加催化剂整体的比表面积,促进催化活性提高,粒径分布均匀,从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团聚而较快丧失活性,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显示出更稳定的活性,且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延长。本发明优化了催化剂用量、氢化反应温度、氢化反应搅拌速度、氢化反应时间等氢化工艺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应用固定化Ni‑Pt/SBA‑15的活性双金属催化剂对大豆油进行氢化,最终得到的氢化大豆油碘值为81.9gI2/100g,TFAs含量为9.85%,对油脂氢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在糙米状态下水酶法提取米糠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3137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10028338.2

    申请日:2015-01-2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解决米糠油水解酸败难以长期储存的问题,得到品质稳定、高级别的食用米糠油,本发明创新性地在糙米状态下采用水酶法工艺提取米糠油,以米糠出油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水酶法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条件:加酶量1.6%,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50 min,初始pH 6.0,料液比1:4(m:v),出油率为69.85%,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米糠油的酸价为1.26 mg/g。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水酶法提油处理后的糙米的表面结构明显发生变化和处理后的糙米经过加工制成的精米品质完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