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31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07882.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线管阵列驱动的磁流变液平板显示装置,属于盲人平板显示装置领域,包括弹性膜、磁流变液、活动块、储液格、框架和控制电路。储液格正反面粘贴有弹性膜,将活动块和磁流变液包裹在弹性膜之间。盲文点框架位于弹性膜的下方,框架内留有放置螺线管的凹槽,螺线管通过线圈与控制电路连接。线圈通电后,磁流变液受到磁场作用由液态变成Bingham半固态,产生屈服应力。此时活动块受到力的作用无法下沉,盲人触摸盲文点时会感受到明显的刚度差异。当需要复位时,停止对螺线管通电,此时磁流变液重新变为液态,盲文点处的刚度差异消失。装置具有控制简单、锁止力大、体积小、刷新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可动态生成可触摸的图形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56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541764.2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驱动的虚拟纹理触觉建模方法,包括在公开的触觉纹理数据库基础上将每一种纹理对应的一维速度、法向力及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预处理;构建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包括多源信息融合模块和跨模态生成模块;将步骤S1预处理得到的训练数据输入到步骤S2中的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中进行训练,生成类似于与真实纹理交互的振动触觉信号;在用户与虚拟纹理交互时,将纹理图像以及用户的实时交互信息输入到步骤S3中训练好的模型中,生成振动触觉信号。本发明建模方法通过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解决了目前的虚拟纹理建模方法无法融合虚拟纹理的特征和用户的实时动作信息来生成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07886.5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关节角度检测机构及物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属于人手指关节的外骨骼领域,由织物衬底、数据存储模块、位移传感器和传动机构构成,包括五组三节骨架。其中大拇指骨架包括指尖节杆、指根节杆、手背杆和腕部杆;其余手指骨架包括指尖节杆、指中节杆、指根节杆和手背杆。每两节骨架之间由传动机构与圆柱销连接。所述手套不影响人手的自然活动,通过抓握等方式采集手指关节数据时可以保证人手灵活运动,且关节弯曲角度范围不受限制。人手穿戴手套抓握物体时,采集各手指关节的弯曲角度,并将其转化为弯曲角度图像。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将弯曲角度图像与多角度拍摄的物体图像相融合,实现对物体的精准三维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908165.3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B62D57/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滑行的四足机器人,包括前机体、后机体以及分布在前机体和后机体两侧的四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体和所述后机体通过腰关节转动连接,所述盆骨的上端与所述前机体和所述后机体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横滚髋关节,所述大腿的上端与所述盆骨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俯仰髋关节,所述小腿的上端与所述大腿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膝关节,所述小腿的上端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随动轮,所述小腿的下端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二随动轮,所述小腿下端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所述足端。本发明在不影响机器人腿式运动情况下,实现机器人滑行步态,提高机器人在平整地面,尤其是斜坡向下运动中运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088237.0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F16L55/3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构越障的轮履复合管道巡检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越障机构和支撑架机构,越障机构对称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机器人主体相连;越障机构包含轮履复合导臂机构、可弯曲导臂机构和行进履带;轮履复合导臂机构通过行进履带与可弯曲导臂机构相连;支撑架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尾端中间。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越障机构,灵活快速地越过障碍物;采用可弯曲式导臂及支撑架机构,在翻越障碍物时,导臂弯曲和放下支撑架,加大越障时巡检机器人的履带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摩擦力,防止巡检机器人发生滑动而产生跌落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5120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38108.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可微分渲染下多阶段训练的三维纹理网格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初始设置一个球体网格,球体网格的各个顶点均附加了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包含顶点坐标、顶点颜色与纹理、顶点与周围其他顶点的拓扑连接关系;S2.搭建三维纹理网格重建网络,三维纹理网格重建网络包括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形状重建模块和纹理重建模块;S3.对步骤S2中搭建的三维纹理网格重建网络执行基于可微分渲染的多阶段训练;S4.初始设置一个与步骤S1相同的球体网格,读取待重建物体的二维图像,提取并处理二维图像的形状特征图像和纹理特征图像,输出附带纹理细节的三维网格模型。本发明可精准地还原物体表面信息,且脱离3D数据集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训练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18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52075.X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接装置,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对接装置包括基座、垂直移动滑块、水平移动滑块、动力机、齿轮、基座盖和弹性体。基座固定安装在机器人上,垂直移动滑块可以在基座的空腔内上下移动,水平移动滑块由安装在基座上的动力机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方式驱动在基座的空腔内水平移动,当水平移动滑块上的凹槽和垂直移动滑块上的凸块位置对应时,垂直移动滑块在安装在垂直移动滑块和基座空腔壁之间的弹性体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本发明通过一套对接装置实现了对接公口和对接母口的作用,结构精简。本发明的对接装置采用对称设计,对接装置的两端可以任意选择为公口或母口,减少了对接过程中机器人的位姿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449565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38227.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9B21/00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触摸屏的磁力牵引式盲人阅读设备及其阅读方法,本发明的阅读设备包括装置台和指套。装置台包括底座、触摸屏、直流电机、螺线管、机械臂和控制电路。指套包括强磁铁、固定支架、盲文模块、控制模块、蓝牙模块和电源模块。直流电机通过控制机械臂带动螺线管在触摸屏下方的整个区域内移动。在使用时,盲人将手指放在固定支架形成的手指孔内,盲文模块中的探针阵列可向指腹呈现盲文信息。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对强磁铁产生吸引力,当螺线管移动时,牵引手指移动到触摸屏上的任意位置。本发明可帮助盲人按照虚拟页面的文字排版顺序进行阅读,解决了盲人无法在触摸屏上准确定位问题,拓展了盲人学习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0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79656.5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16C10/00 , A61B34/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融入生物特性的高保真度肺部变形模型及其建模方法,属于非接触医疗技术领域。其包含右柯西‑格林变形张量的第四不变量、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和PHANTOM OMNI手控器,所述右柯西‑格林变形张量的第四不变量表示肺部组织的各向异性,所述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表示肺部组织的非线性、黏弹性和黏塑性的生物特性,所述PHANTOM OMNI手控器进行操作来感知手术过程中的反馈力;所述非线性黏弹塑性模型由三元素模型与非线性黏塑性模型相串联形成,真实地描述肺部虚拟手术蠕变的全过程,提高模型的保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734176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424518.6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纹理的证书真伪检测方法,包括对证书进行纹理提取;对提取的纹理进行最小单元分割;对分割后的单元纹理图像进行处理,确定单元中灰度值大于零的像素点为内部点,其他点为标记点;比对原版证书与待鉴别证书内部点、标记点的匹配度,达到预设匹配度则判断为真证书,否则为假证书。本发明考虑到每台打印机的唯一性,基于纹理提取技术进行证书真伪检测,通过三次比对判断,准确率高,且能够省却人为检查的繁琐步骤,提高了鉴别效率和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