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5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09420.3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式磁流变液双转筒力感反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行星齿轮式磁流变液双转筒力感反馈装置包括力感模拟系统、力感控制系统、力感产生系统、换向系统和供电系统。本发明采用了双套转筒系统,并且配合行星齿轮换向系统,使得控制过程中没有参数的突变,使用套筒式的换向装置,不仅节省了空间,同时免去了其他换向结构中的摩擦盘的结构,使零件数量减少,结构尺寸较小,且换向结构与传动结构分开,使得各结构作用明确。
-
公开(公告)号:CN106080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532548.X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单侧电机故障的线控独立转向操纵装置及其操纵方法,该装置包括转向电机、离合器、行星齿轮、变速齿轮、联动拨叉和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其中离合器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向电机的电机轴和行星齿轮太阳轮的齿轮轴上;联动拨叉连接在第一结合套、第二结合套和第三结合套上,第一结合套和第三结合套套接在固定轴上,第二结合套套接在第三齿轮的齿轮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空套在第三齿轮的齿轮轴上,第一齿轮和行星架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行星齿轮的齿圈啮合。本发明通过改变传动比,使得后备功率一定的转向电机在故障情况下能够为两个转向机构提供足够的转向力,从而保障单侧转向电机故障的车辆具有足够的转向行驶自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19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47756.6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角度调节式千斤顶,包括:支撑平台,其包括第一支撑竖梁、第二支撑竖梁、第一支撑横梁、第二支撑横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竖梁内和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竖梁内的螺杆及其紧固机构;中部立柱,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竖梁上的第一前立柱和第一后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竖梁上的第二前立柱和第二后立柱,所述第一前立柱、第一后立柱、第二前立柱和第二后立柱内分别设有螺杆及其紧固机构;支撑框架,其包括第一框架边梁、第二框架边梁、第三框架边梁及第四框架边梁;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中部立柱上,并以所述中部立柱内的各所述螺杆为轨道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208789764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0642263.6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双转子力感反馈装置,磁流变液双转子力感反馈装置包括力感模拟系统、力感控制系统、力感产生系统、换向系统和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转子系统,配合锥齿轮换向系统,使得电机能够在恒转速工况下为两套转子系统的外转子提供不同方向的驱动力矩,因此电机控制更为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411861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20641099.7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锥齿轮磁流变液力感反馈装置,锥齿轮磁流变液力感反馈装置包括力感模拟系统、力感控制系统、力感产生系统、换向系统和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的锥齿轮机构为正反转转速相等,锥齿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由于惰轮固定在支架上,因此工作稳定,且锥齿轮结构对内外套筒的支撑较好,机构的同轴度精度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972177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841338.8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K20/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挡位直线排列式自动驾驶汽车自动换挡操纵机构,将挡把的圆弧运动轨迹分解为沿挡把方向的直线运动与沿前后换挡方向的水平直线运动,直线模组总成通过丝杆将伺服电机的转动转化为螺母的水平移动,同时将电机转矩转化为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对挡把支撑块右侧滑槽的水平作用力,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在随螺母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的同时,挡把支撑块右侧滑槽相对于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换挡动作;本机构与挡把紧密贴合,可高度模拟换挡动作;螺栓型滚轮滚针轴承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整套机构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少了摩擦损失;高度调节支架可以根据驾驶室空间进行调整,以便适应大部分驾驶室,且不需要改装驾驶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03319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426596.X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转毂试验台的毫米波雷达硬件在环测试台架,包括有底座、多自由度升降平台、毫米波吸波暗箱、电动滑轨车、收发变频器和PXI数据处理器,其中多自由度升降平台通过滑轨连接在底座上面的支撑架的滑道上,多自由度升降平台能够在支撑架的滑道上进行上下移动,多自由度升降平台由下部的电动推杆带动进行滑动,毫米波吸波暗箱装配在多自由度升降平台的前部,电动滑轨车装配在多自由度升降平台后部的弧形滑道上,收发变频器设在电动滑轨车的顶部,PXI数据处理器装配在底座上,电动推杆、电动滑轨车和收发变频器均与PXI数据处理器相连接。有益效果: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并且便于移动,具有较强的推广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789763U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20642262.1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流变液双转子制得的力感反馈装置,磁流变液双转子制得的力感反馈装置包括力感模拟系统、力感控制系统、力感产生系统、换向系统和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行星轮式换向机构齿轮采用普通直齿轮形式,加工容易,节约工艺成本;另外行星轮系轴向距离较小,有益于减小装置的轴向距离,缩小装置的安装空间;再次,行星轮传递扭矩过程中不会产生附加于轴向方向的额外力,双套转子间不会承受轴向推力,有益于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40921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656724.5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毫米波雷达硬件在环测试装置,底座上有由步进电机驱动的多目标收发天线转台,底座上有集水槽,底座上方固定一个带有暗箱上盖的暗箱,暗箱的箱底板上设置有雷达平台、风扇和弧形通槽,弧形通槽形状与多目标收发天线转台前端运动轨迹相同,多目标收发天线转台的前端可在弧形通孔弧形通槽内运动,多目标收发天线转台前端运动轨迹覆盖雷达平台上的毫米波雷达的扫描范围,风扇设置在毫米波雷达的扫描范围之外,暗箱上盖上设置有楔形细沙容纳器和模拟降雨喷头位于毫米波雷达的扫描范围上方;本实用新型可模拟两个或以上的虚拟目标对毫米波雷达硬件进行在环测试,并可模拟降雨和风沙环境,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09327564U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821758039.X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毫米波雷达虚拟目标模拟测试平台,包括有试验台架、雷达转台、毫米波雷达、毫米波吸波暗箱、收发天线与收发变频器集成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和电机驱动器,雷达转台、毫米波吸波暗箱、收发天线与收发变频器集成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和电机驱动器均装配在试验台架上,其中收发天线与收发变频器集成设备固定在试验台架的顶端对应毫米波吸波暗箱的位置处,收发天线与收发变频器集成设备中的收发天线通过毫米波吸波暗箱侧面的两个通孔伸入到毫米波吸波暗箱中,有益效果:操作简单,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工作安全可靠,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