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吸振降噪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1607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45006.2

    申请日:2017-12-15

    Inventor: 孙勇 石明祥 李海

    Abstract: 一种汽车吸振降噪装置,包括安装在汽车副车架下方的吸振器,吸振器包含配重块、弹性阻尼器和隔热基座,所述弹性阻尼器设置在配重块和隔热基座中间。隔热基座在靠向发动机排气管侧设置有第一隔热翻边,挡在弹性阻尼器侧面,阻挡发动机排气管的高温辐射。本发明通过合理地设置隔热翻边,降低使用环境温度,有效地解决降噪装置受温度变化失效问题,实现温度场优化,提升汽车NVH性能。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15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086326.3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包括后副车架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后副车架本体由呈“井”字形且局部断面呈倒“U”的上板和呈“井”字形且局部断面呈“U”的下板扣合并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构成,整体呈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的前部为前横梁、后部为后横梁、左部为左纵梁、右部为右纵梁;在所述前横梁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上面分别设有上摆臂安装支架;在所述前横梁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下面分别设有横拉杆安装支架;在所述后横梁中部偏左的部位和中部偏右的部位下面分别设有下摆臂安装支架。本发明能够提高整体强度和刚度,焊接变形较小,尺寸精度较高;并能提高材料利用率高,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一种集成储气功能的后副车架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308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10839.3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储气功能的后副车架及车辆,包括左纵梁和右纵梁,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和后横梁中至少有一个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前横梁和/或后横梁上设置有与中空结构连通的进气接头和通气接头。本发明通过将前横梁和后横梁设置为中空结构,并替代目前空气弹簧系统中的储气罐,解决目前因为整个空气弹簧系统工作需求影响,储气罐体积较大,所需整车布置空间较大,且与其它零部件布置上基本完全解耦集成度较低的问题。

    一种汽车后副车架总成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233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087140.X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副车架总成,包括后副车架本体,在后副车架本体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车体的套管;后副车架本体由整体呈“井”字形局部断面呈倒“U”的上板和整体呈“井”字形局部断面呈“U”的下板扣合并通过焊缝固定连接构成,其整体呈“井”字形局部断面呈“口”字形的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的前部为前横梁、后部为后横梁、左部为左纵梁、右部为右纵梁;在前横梁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上面分别设有呈倒“U”型的上摆臂安装支架;在前横梁左端部和右端部的下面分别设有呈“U”型的横拉杆安装支架;在后横梁中部下面分别设有下摆臂安装支架。本发明能够提高整体强度和刚度,焊接变形较小,尺寸精度较高,应力分布均匀。

    一种扭力梁横梁、扭力梁总成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89093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58322.8

    申请日:2018-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力梁横梁、扭力梁总成和汽车,包括横梁本体,所述横梁本体采用冲压卷管成型,自中间向两端依次划分中间段、过渡段和搭接段;所述中间段截面呈U型或V型,包括外层和内层,两者之间设有间隙,两层的连接处过渡圆弧过渡,所述过渡圆弧的半径为中间段壁厚的1.5~2.5倍;所述搭接段截面呈椭圆形、圆形或方形,搭接段截面周长为中间段截面周长的1.25~2倍;所述横梁本体的截面形状从搭接段向中间段平滑过渡。所述扭力梁总成包括上述的扭力梁横梁,所述扭力梁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扭力梁纵臂。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扭力梁总成。其满足轻量化要求,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一种轮毂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094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2215.0

    申请日:2024-06-13

    Inventor: 李旭曜 李海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毂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显示图像;待显示图像用于在轮毂上的目标区域内显示,待显示图像包括中心像素点以及多列像素点,多列像素点以中心像素点为中心呈辐射状排列;根据车辆的当前速度、任意相邻两列像素点之间的夹角以及车轮轮毂的轴的数量,确定多个发光单元呈现待显示图像的第一成像时间;对第一成像时间进行平滑处理,确定第二成像时间;在第二成像时间内,控制多个发光单元中移动至目标区域内的发光单元通电。由此,可以通过对第一成像时间进行平滑处理确定第二成像时间,基于第二成像时间控制发光单元的通电,使得发光单元可以稳定成像。

    一种装饰盖、车轮以及汽车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73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7600.1

    申请日:2023-05-23

    Inventor: 吴仪 李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盖、车轮以及汽车,包括造型主板、靠近所述造型主板外缘处布设且用于和车轮轮辋卡接的外周卡接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造型主板中心位置处且用于和车轮轮毂卡接的中心卡接单元,以及可与车轮轮圈螺母相抵以限制造型主板周向转动的限位单元,所述外周卡接机构、限位单元和中心卡接单元沿径向由外及内依次分布于所述造型主板一侧。本发明外周卡接机构,可以和车轮轮辋卡接;中心卡接单元将装饰盖与钢车轮中心对中,从而提供中心孔位置的卡接力,使得装饰盖和车轮的卡接更牢固可靠,通过限位单元为装饰盖进行周向定位,增加装饰盖的连接可靠性,从而避免车轮高速旋转或者受到较大冲击时,装饰盖易脱落所造成的行车安全隐患问题。

    一种支柱式减振器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9082158U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22710326.6

    申请日:2022-10-14

    Inventor: 刘凯 李海 冯光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柱式减振器及汽车,支柱式减振器包括减振器外筒体,还包括弹簧垫和弹簧盘,所述弹簧盘套接在所述减振器外筒体上,所述弹簧盘的底部带有安装面,所述弹簧垫贴合在所述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将弹簧盘与弹簧垫合二为一,同时弹簧盘套接在减振器外筒体上,可减轻弹簧盘整体重量,有利于汽车轻量化,提升汽车续航里程,降低用车成本,同时在减振器外筒体上布置了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增加了与弹簧盘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与弹簧盘的连接稳定性。

    一种后轴衬套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65794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1963968.4

    申请日:2018-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轴衬套,包括衬套内管、同轴设在衬套内管外侧的衬套外管以及硫化在衬套外管与衬套内管之间的橡胶体,衬套外管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沿平行于衬套外管的轴线的方向延伸并贯穿衬套外管,衬套外管的位于第一缺口的两侧的部分通过连接体相连,连接体的刚度小于衬套外管的刚度。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后轴衬套在缩径过程中容易产生不规则形变甚至破裂的问题。

    一种汽车稳定杆支架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344423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092056.9

    申请日:2016-01-30

    Abstract: 一种汽车稳定杆支架结构,包括托架、呈倒Ω字形且顶部与车体可拆卸连接的上支架、连接于稳定杆上的稳定杆衬套、顶部与上支架的底部相连接并向下延伸的、朝向稳定杆衬套的一面与稳定杆衬套的外形相适配的下支架。托架朝向稳定杆衬套的一面也与稳定杆衬套的外形相适配,下支架与托架可拆卸且与稳定杆衬套相贴合地装配于稳定杆衬套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按照如下顺序装配:先将稳定杆及稳定杆衬套装配在相应的位置,然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连接在一起,再将下支架与托架可拆卸且与稳定杆衬套相贴合地装配于稳定杆衬套的两侧,最后将上支架与车体固定连接。这样能够避免在副车架或车体上单独设计稳定杆固定结构来固定稳定杆,设计难度及成本均较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