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7697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659720.1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PC: G08G1/0967
Abstract: 一种路口交通规则自动识别方法,属于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S01,根据每个车辆ID按时间排序的车辆轨迹数据点形成的行驶轨迹,确定车辆行驶方向改变的轨迹点;步骤S02,计算轨迹点与在行驶方向改变前的车辆轨迹数据点的差值,确定轨迹点为路口转弯的车辆轨迹数据点并将其保留;步骤S03,针对路口转弯的车辆轨迹数据点进行聚类,识别出交通路口以及路口类型;步骤S04,对每个交通路口统计左转、右转、掉头的车辆轨迹数据点的数量,并确定交通路口的交通规则是否为禁止左转、禁止右转、禁止掉头。本发明能自动识别出所有交通路口以及路口的控制信息,为自动无人驾驶提供实时准确安全导航的应用需求,避免交通拥堵,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5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46715.1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徐超达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董伟松 , 李一帆 , 王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系统的区域温湿度检测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第一规则将大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获取每一小区域中的所有车辆的温湿度检测信息;将温湿度检测信息导入数据库中,根据预设的第二规则获得小区域的平均温湿度信息;将所有小区域的平均温湿度信息导入数据库中,根据预设的第三规则获得大区域的温湿度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系统的区域温湿度检测装置。本发明通过汽车上的温湿度检测仪器对汽车周围的温度进行检测,将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通过车联网系统传输到车联网平台上,综合区域内所有汽车所传输的结果,能够实时检测出该区域内的温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595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37212.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董伟松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王胜 , 徐超达 , 李一帆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径规划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前往充电桩的路线的推荐方法、装置及导航装置,本发明能够帮助电动汽车用户寻找到周围的充电桩,并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最优的充电桩,然后确定耗能最少的前往目标充电桩的路径,并根据各种可能的情况确定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不会发生汽车电用完停在路上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91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7199.7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王胜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董伟松 , 徐超达 , 李一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交车车内拥挤度实时预测方法,属于公交车车内拥挤度预测方法技术领域。该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交车车内拥挤度实时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初始运行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S2:建立预测模型;S3:获取包括预测车内人数的输出向量;S4:获取预测拥挤度。本发明中预测出公交车在任意站台时的预测车内人数,预测精度较高,再根据预测车内人数和公交车对应的拥挤程度等级表获取预测拥挤度,效率较高,预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18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437195.9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李一帆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董伟松 , 徐超达 , 王胜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车数据的电动汽车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历史行车数据,获取SOC预设变化值相应的里程变化值;根据里程变化数值得出满电续航里程数;根据所述满电续航里程数、额定续航里程,得到车辆的电池健康状态。本发明依靠行车数据来完成对电池健康状态的评测,快捷、方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92757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49671.7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徐超达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王胜 , 董伟松 , 李一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流充电桩的电池性能检测方法。当直流充电桩的充电枪给电动汽车的充电端电连接供电时,直流充电桩自动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数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信息,并通过自带的网络上传至远程数据处理中心进行电动汽车电池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反馈至直流充电桩显示屏上显示的同时发送至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前获取到的用户信息所对应的移动终端上,以供用户及时了解电池的相关性能,确保电动汽车用户的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956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84777.0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董伟松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王胜 , 徐超达 , 李一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弓形移动充电桩及其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正对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连接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充电桩进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外壳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充电滑杆,所述充电滑杆的一端设有插头,所述充电滑杆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正对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连接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驱动所述充电桩在充电滑杆上上下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对接快速,节约人力及充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82318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20813.4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nventor: 方卫东 , 董伟松 , 陈子标 , 邹复民 , 廖律超 , 赖宏图 , 蒋新华 , 朱铨 , 胡蓉 , 甘振华 , 梁巢兵 , 罗堪 , 包琴 , 陈汉林 , 王胜 , 徐超达 , 李一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桩互联系统的充电提醒方法。包括获取汽车的当前位置和剩余电量;根据所述当前位置、所述剩余电量确定所述汽车周围预设范围内可达到的可用充电桩的位置信息、与该位置信息关联的行驶距离;根据所述剩余电量、所述行驶距离获得所述汽车行驶至所述可达到的可用充电桩的推荐行驶速度;将所述可达到的可用充电桩的位置信息和与所述位置信息关联的所述推荐行驶速度发送至用户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车桩互联系统的充电提醒装置。本发明能够对汽车附近的合适的充电桩进行定位,供用户选择想要前往的充电桩并进行导航。
-
公开(公告)号:CN1096001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558308.2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带中继功能的充电桩增强无线网络的方法。一种利用带中继功能的充电桩增强无线网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网络盲区放置能够增强无线网络能力的充电桩;S2,根据相邻所述充电桩的距离及之间信号强弱信息调整其发射端口的功率,避免相邻所述充电桩之间覆盖不足或相邻所述充电桩之间产生信号干扰。本发明通过在公路沿途设置具有补充网络覆盖漏洞并且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充电桩,满足充电汽车的远行需求,同事补充了宏基站信号弱覆盖区域、覆盖盲点问题,保证车主以及公路沿途居民对于无线网络信号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352625.4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福建工程学院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基于子轨迹相交的城市路口中心识别及路口转弯规则提取方法:步骤一)选取一辆车的至少4个连续的轨迹点,通过计算相邻两个轨迹点的行驶角度差识别出具有转弯特征的轨迹点,得到转弯轨迹;将轨迹Tr分成两条子轨迹;计算这两条轨迹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并将该交点作为路口中心的候选点;再计算车辆转弯前的角度和转弯后的行驶角度;步骤二)通过DBSCAN聚类算法对候选点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准确识别出路口中心位置;步骤三)再通过DBSACN聚类算法对转弯轨迹点转弯前的角度和转弯后的角度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识别路口的转向交通规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