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37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447053.3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Q1/689 , C12N15/11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立一种病原菌检测的方法,将竞争性介导等温扩增技术(competitive annealing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CAMP)与Cas14a检测系统结合,实现病原菌目的基因片段的等温快速扩增,然后利用Cas14a酶的特异性靶向激活机制获得信号放大,最后通过酶标仪或可视化观察读取检测结果。本发明的意义在于利用竞争性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高灵敏性与操作便捷快速,Cas14a酶识别单链核酸无PAM位点限制特点以及高特异性,提高了本方法的广适性、特异性、灵敏性,而且荧光信号的快速、直观读取使其可用于现场检测,满足及时快速的诊断需求,在核酸诊断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与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431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58051.2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海南微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 , C12Q1/6851 , C12N15/11 , C12R1/19
Abstract: 一种水产品病原菌的超灵敏检测组合物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品病原菌的超灵敏检测组合物及其应用和检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SEQ ID No.1‑2所示序列的扩增引物,以及在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上修饰有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的发卡探针H1和如SEQ ID No.4所示序列的发卡探针H2。与细菌培养法、仪器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法和免疫学法等常规检测技术相比,本发明基于HCR提供了一套扩增引物和发卡探针,在检测水产品大肠杆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能够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酿脓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沙门氏菌的影响;同时具有较佳的灵敏度,检测限可达0.4 CFU/mL;此外,与其他发卡探针相比能够避免假阳性和提高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16567.1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领域,涉及CRISPR‑Cas12a系统,具体为一种基于phi29扩增、T7转录以及CRISPR‑Cas12a酶侧切活性的定性检测miRNA的方法。检测方法为:将miRNA探针,CRISPR‑Cas12a酶,phi‑29DNA聚合酶,T7转录酶,荧光报告探针混合,当存在所要检测的miRNA时,会激活CRISPR‑Cas12a酶对荧光报告探针的切割活性,通过荧光信号检测miRNA:本发明将多步反应合为一步反应,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同时可以准确实现miRNA的定性检测,在分析检测及医疗诊断领域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764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046622.8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工作拟研发了一种快速分型病原微生物的金磁介导的荧光化学鼻传感器,其上结合的3种荧光蛋白与特征微生物的膜成分相互竞争,被取代的游离荧光蛋白对应的荧光值具有病原体特异性、重复性高,且响应模式可以由有监督学习分类算法转化为可读结果。本工作创新性体现在:借助于不同醛基修饰的纳米金颗粒包覆的磁性粒子与3种荧光蛋白形成复合体,其能识别微生物表面的疏水性/功能性斑块,并通过互补的静电相互作用与活细菌自组装。通过将不同传感器随机组合筛选出最优检测组合,且证明了检测环境对传感器自身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微生物膜体系无需任何前处理,只需要简单的步骤,可以在即时诊断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并可以促进个性化治疗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159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29831.0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病原微生物的及时检测对疾病的管控和治疗非常关键,本工作拟研发了一种基于金结合多肽标签功能化肉毒素的微生物诊断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将不等长PCR的扩增产物与肉毒素功能化的纳米金核酸探针进行组装构成肉毒素功能化的复合物,联合SNAPtide探针将检测信号转变成荧光信号或者可见光信号来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超灵敏检测。本工作的创新性体现在:传感器通过普通PCR扩增结合肉毒素功能化的纳米金核酸探针实现,设计简单、方便,并且可以直接通过荧光和可见光双重信号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为基于纳米金的比色检测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7130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39620.1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14 , C12Q1/04 , C12Q1/10 , G01N21/63 , G01N2333/245 , G01N2333/255 , G01N2333/31
Abstract: 本工作拟研发了一个氨基肽酶标记的工程化噬菌体试剂盒直接分析环境生物样品中微生物,这种氨基肽酶标记的工程化噬菌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病原微生物。当工程化噬菌体识别结合微生物之后,把其基因工程改造的DNA注入微生物体内,在微生物体内重组表达扩增大量的新的带有氨基肽酶蛋白的噬菌体。项目主要内容为:重点设计工程化噬菌体与微生物响应材料识别机制和反应动力学,考察这些识别响应的功能模块在微生物快速检测和微生物即时表达分析中作用规律。本工作创新性体现在:基础研究水平上揭示功能化噬菌体与微生物作用关系,为解决涉及微生物检测方法中“在线”、“便携式”和“全自动”的机电工程与生物学复合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212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98168.9
申请日:2017-04-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工作拟研发了一种星状环糊精的荧光传感器快速检测微生物,并对微生物膜的抗生素抗菌机制进行筛选,这种复合体结合统计分析工具可以特异性识别病原微生物膜。该复合体结合特征微生物膜,特征微生物竞争作用使其表面的荧光蛋白游离,每种微生物膜结合强度和相互作用力不一样导致可以得到特征的响应信号。基于上述的实验,进一步把这种复合体用到抗生素机制评估和筛选。本工作创新性体现在:借助于星状季铵盐化环糊精与荧光蛋白形成复合体来检测微生物膜,微生物膜体系无需任何前处理,只需要简单的步骤,为解决涉及微生物检测方法中“在线”、“便携式”和“全自动”的机电工程与生物学复合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3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80517.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N15/113 , C12R1/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T‑LAMP‑Cas14a无PAM限制的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检测方法,所述方法是一种基于一组特异性的神经坏死病毒RNA RT‑LAMP扩增引物,在FIP引物的3’端引入PAM序列,经过60℃恒温扩增后其产物被CRISPR‑Cas14a特异性识别,随后激活Cas14a酶并触发其非特异性反式切割能力的一种方法。具体涉及水产病毒快速诊断领域。由于神经坏死病毒RNA核酸序列不含Cas14a识别的PAM序列,本发明对RT‑LAMP扩增引物进行改造,实现RNA核酸一步法扩增与CRISPR‑Cas14a相结合,使其突破了Cas14a检测技术的限制,为神经坏死病毒提供一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88137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198129.1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C12Q1/6844 , C12Q1/689 , C12N15/11 , C12R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立一种核酸检测的方法,将传统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进行引物改造,完成一次信号放大,之后通过链置换反应产生单链DNA靶标完成二次信号放大,实现无前间隔序列邻近基序(protospacer adjacent motif)位点即无PAM位点限制的广适性CRISPR‑Cas12f核酸检测。本发明的意义在于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高灵敏性、操作便捷快速以及引物可按需改造的特点,结合链置换反应高效率,使得靶标信号二次级联放大,通过Cas12f酶识别单链核酸无PAM位点限制特点以及高特异性,提高了本方法的广适性、特异性、灵敏性,建议的恒温反应流程满足了及时快速的诊断需求,在核酸诊断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与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454054.1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21/64
Abstract: 一种基于适配体结合crispr‑cas12f1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本发明是基于核酸适配体单链DNA(45 nt)与靶单链DNA(21 nt)杂交形成双链寡核苷酸链,加入病原微生物后,双链寡核苷酸链释放出靶单链DNA技术,该靶单链DNA激活CRISPR‑Cas12f1酶并引发反式切割能力而开发的一种方法,具体涉及病原微生物的快速诊断领域,本方法操作简单、无核酸提取及核酸扩增,解决了实际现场检测的问题,丰富了crispr‑cas12f系统在检测领域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