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93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35132.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玉米醇溶蛋白递送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改性玉米醇溶蛋白递送载体包括以Na2CO3溶液或Na2CO3牺牲模板溶液制备实心结构或中空结构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后经磷酸化改性得到。相较于未经改性的玉米醇溶蛋白制备的纳米颗粒,经过磷酸化处理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溶解性能更好,贮藏稳定性更强,乳化性能、起泡性能和包封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极大提高了其作为递送载体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2134.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纳米酶‑噬菌体探针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由包含细菌模板、聚合单体的体系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去除模板分子后获得与目标菌株相契合的印迹空腔,可吸附并识别目标菌株;再滴加噬菌体‑纳米酶偶联物溶液用于二次识别电极上的目标菌株,并放大目标菌的检测信号。通过分子印迹和噬菌体纳米酶偶联物的双重识别,可灵敏、特异性地捕获宿主菌,大大降低食品基质中未知非特异物质的干扰。本方法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修饰的纳米酶探针分子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加速催化辣根过氧化物底物产生的电信号,对细菌进行定量检测。该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用于复杂食品基质中的细菌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39708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682685.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制备:取ε‑聚赖氨酸和阿拉伯胶粉末,溶解、过滤后稀释制得稀释液备用;(2)离子交联:取步骤(1)中ε‑聚赖氨酸和阿拉伯胶稀释液,放置于磁性搅拌器上室温混合搅拌;(3)热诱导:取步骤(2)离子交联后的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溶液,进行水浴加热;(4)超声:取步骤(3)热诱导后的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溶液,超声破碎制得纳米颗粒溶液;(5)干燥成品:取步骤(4)超声后的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所述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成品。通过本发明,提高了纳米颗粒的包封效率,改善了ε‑聚赖氨酸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00776.9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7/00 , A23L3/3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杀索丝菌噬菌体及其在低温保鲜中的应用,该热杀索丝菌噬菌体BtpYZU01,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2年5月30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762,经鉴定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属于一种新型噬菌体。本发明噬菌体其可以应用在食品生产和冷藏的保鲜中,尤其是能够抑制冷链流通中水产品和肉制品中由热杀索丝菌增殖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产品货架期。同时该噬菌体可以单独或复配制备保鲜剂或生物控制剂,能够有效抑制冷藏条件下水产品、肉制品中由热杀索丝菌生长与代谢引起的腐败和品质劣变,为冷鲜水产品、肉制品保鲜和货架期延长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廉价的生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466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385441.3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A61K9/127 , A23L3/3562 , A23L3/349 , A23L3/3553 , A23L3/3526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芹酚/β‑环糊精蛋白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用途,所述香芹酚/β‑环糊精蛋白脂质体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并且利用食品上可接受的溶剂制成:香芹酚2~5份,β‑环糊精10~20份,大豆卵磷脂5~25份,胆固醇1~5份,ε‑聚赖氨酸1~3份。本发明本通过β‑环糊精包埋香芹酚提高其溶解性,再用脂质体包埋增强其稳定性以及实现长效抗菌机制,最后通过ε‑聚赖氨酸修饰该脂质体,实现协同抑菌,提升其抑菌活性。并且还能显著提高该脂质体的稳定性,以及提高该脂质体的缓释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970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82685.2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制备:取ε‑聚赖氨酸和阿拉伯胶粉末,溶解、过滤后稀释制得稀释液备用;(2)离子交联:取步骤(1)中ε‑聚赖氨酸和阿拉伯胶稀释液,放置于磁性搅拌器上室温混合搅拌;(3)热诱导:取步骤(2)离子交联后的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溶液,进行水浴加热;(4)超声:取步骤(3)热诱导后的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溶液,超声破碎制得纳米颗粒溶液;(5)干燥成品:取步骤(4)超声后的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溶液,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所述ε‑聚赖氨酸‑阿拉伯胶纳米颗粒成品。通过本发明,提高了纳米颗粒的包封效率,改善了ε‑聚赖氨酸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45771.9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胭脂红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涉及纳米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也涉及食品的检测技术。本发明以廉价的葡萄糖、乙二胺、磷酸、盐酸和硫酸为反应前体,在不引入外源热源的情况下,通过酸碱中和自放热法制备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量子点N,S,P,Cl‑CDs。将基于氮硫磷氯共掺杂碳量子点N,S,P,Cl‑CDs作为荧光探针用于CRM检测,不仅展现出选择性好、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等优势,与传统的CRM检测方法对比,如分光光度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伏安法,其还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74687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11097367.X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免疫磁珠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是用带有鼠李糖乳杆菌特异性菌毛亚基SpaA抗体的免疫磁珠结合电化学传感器对益生菌产品中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无需培养,检测周期2‑3小时,便于推广使用,适合益生菌产品及发酵产品中鼠李糖乳杆菌的快速定量检测和质量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266584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1213543.6
申请日:2018-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7 , A61P37/08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肥大细胞活性调节作用的纤毛型鼠李糖乳杆菌及其用途,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LRYZU02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RYZU021),于2017年10月30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编号:CCTCC NO:M 2017640。本发明的鼠李糖乳杆菌LRYZU021具有纤毛表型,具有独特的16S核糖体DNA序列特征、同时具有良好的耐酸、耐胆汁酸盐能力,以及突出的肠上皮细胞粘附能力;同时该菌株与致敏肥大细胞接触,对抗原诱导的脱颗粒和组胺释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利于缓解变态反应的效应阶段因肥大细胞激活引起的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利用该菌株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在预防食物过敏发生和缓解过敏症状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239343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234775.X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33/569 , G01N33/5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噬菌体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本发明将鼠李糖乳杆菌菌毛亚基SpaA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与纳米磁珠偶联形成特异性免疫磁珠;利用鼠李糖乳杆菌活细胞对样品中的噬菌体颗粒进行吸附,离心、洗涤后重悬于缓冲液;应用免疫磁珠捕获鼠李糖乳杆菌‑噬菌体复合物、磁场分离、PBS洗涤后,以磁性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铅丝与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测定样品和对照中的电阻值差异,对样品中噬菌体实现快速定量检测。本发明操作简便,无需培养、耗时短、便于推广使用,适合鼠李糖乳杆菌高密度发酵制备中环境和原材料中噬菌体的检测,便于快速确定污染来源和途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