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69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51398.2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噬菌体共价偶联的类过氧化物酶复合材料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将金属氧化物和钛金属有机骨架Ti‑MOF置于有机溶剂中复配,用偶联剂将噬菌体和该复合材料偶联成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不仅表现出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具有强特异性。将该纳米探针溶液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可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催化类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电信号,通过电化学方法实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检测限达16CFU mL‑1。本发明复合材料系首次合成,也是首次将其运用到电化学传感领域,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在快速识别并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础上还可以鉴别活/死菌,在生物传感领域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2134.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4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纳米酶‑噬菌体探针的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检测方法。由包含细菌模板、聚合单体的体系形成分子印迹聚合物,去除模板分子后获得与目标菌株相契合的印迹空腔,可吸附并识别目标菌株;再滴加噬菌体‑纳米酶偶联物溶液用于二次识别电极上的目标菌株,并放大目标菌的检测信号。通过分子印迹和噬菌体纳米酶偶联物的双重识别,可灵敏、特异性地捕获宿主菌,大大降低食品基质中未知非特异物质的干扰。本方法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修饰的纳米酶探针分子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加速催化辣根过氧化物底物产生的电信号,对细菌进行定量检测。该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准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用于复杂食品基质中的细菌快速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