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062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2487.7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的方法,采用三维微重力生物反应器,将种子细胞与神经导管在三维微重力环境下培养,培养条件为:将种子细胞悬液与神经导管放入注满完全培养基的旋转培养容器,细胞最终密度为1×106/ml,37℃CO2培养箱中培养,前24小时转速为10rpm,使细胞与神经导管充分接触,贴附;24小时后调整三维微重力生物反应器旋转速度,使神经导管悬浮于培养液中;培养7-14天后终止培养,即得到组织工程化神经。本发明方法可以使神经导管贴附的种子细胞数量更多且更均匀,有利于周围神经再生,采用皮肤源性前体细胞诱导分化的雪旺氏细胞更接近真正的雪旺氏细胞,更适合作为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用于检测Aster-B作为周围神经髓鞘再形成治疗靶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706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3883.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Aster‑B作为周围神经髓鞘再形成治疗靶点的方法,方案具体为首先为施万细胞的培养与纯化,随后是DRG神经元的培养与纯化,然后将DRG神经元与施万细胞的共培养,随后通过激光显微切割(LCM)分离髓鞘形成施万细胞,通过建立施万细胞分化模型和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实现western blot(蛋白质着色)、细胞RNA提取与逆转录以及荧光定量PCR。通过坐骨神经显微注射和坐骨神经夹伤模型,随后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周围神经轴突髓鞘形态。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数据得出Aster‑B在周围神经髓鞘再形成治疗靶点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周围神经髓鞘形成的机理,另外,施万细胞Aster‑B可以成为周围神经系统髓鞘化紊乱相关疾病的新药靶点,为今后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Let-7家族miRNA在制备治疗神经再生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3358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6623.0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et-7家族miRNA及其调节剂或者经化学修饰的let-7家族miRNA及其调节剂在制备治疗神经再生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治疗神经再生的相关疾病是指周围神经损伤、中枢神经损伤、视神经损伤或脑损伤疾病,所述let-7家族miRNA选自miR-98,let-7a,let-7b,let-7c,let-7d,let-7e,let-7f,let-7g,let-7i,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let-7家族miRNA可直接靶向调控NGF的表达,丰富了miRNA对神经再生的调控作用研究,有助于Let-7家族miRNA作为调控NGF的新的治疗靶点的研究与开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