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65056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076045.6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基因斑马鱼蛋白荧光的保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收集转基因斑马鱼胚胎,置于新鲜的4%PFA中室温下2-6小时或4℃下12-24小时;0.1M甘氨酸/0.05%-1%DMSO/0.1%-0.5%triton洗涤三遍,每次5-15分钟;依次用25%、50%、75%、100%甲醇脱水,每次5-10分钟;-20℃储存可达数周;待观察时,依次用75%、50%、25%甲醇洗涤,每次5-10分钟;PBST洗涤三遍,每次5-15分钟;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本发明不需要使用抗体和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省了时间,在需要时随时进行后续实验或观察,减少重复劳动,显著缩短实验周期、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6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3883.X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C12Q1/6851 , G01N33/68 , C12Q1/02 , C12N5/079 , C12N5/07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检测Aster‑B作为周围神经髓鞘再形成治疗靶点的方法,方案具体为首先为施万细胞的培养与纯化,随后是DRG神经元的培养与纯化,然后将DRG神经元与施万细胞的共培养,随后通过激光显微切割(LCM)分离髓鞘形成施万细胞,通过建立施万细胞分化模型和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实现western blot(蛋白质着色)、细胞RNA提取与逆转录以及荧光定量PCR。通过坐骨神经显微注射和坐骨神经夹伤模型,随后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小鼠周围神经轴突髓鞘形态。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数据得出Aster‑B在周围神经髓鞘再形成治疗靶点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周围神经髓鞘形成的机理,另外,施万细胞Aster‑B可以成为周围神经系统髓鞘化紊乱相关疾病的新药靶点,为今后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445992.9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9/22 , C12N15/89 , C12N15/12 , A01K67/0276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elf4突变可引起脑白质病变以及基于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celf4突变体斑马鱼脑白质疏松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了celf4基因突变与脑白质相关,celf4突变体具有与人脑白质疏松类似的表型。该模型通过特异性敲除斑马鱼中的celf4基因,模拟了人类脑白质疏松的病理特征,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脑白质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型动物模型。相比传统啮齿类动物模型,本发明所建立的斑马鱼模型具有发育周期短、透明度高、繁殖率快、成本低廉等优势,便于进行大规模遗传筛选和动态观察。此外,该模型还可应用于药物筛选,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实验平台。本发明的实施对于深入揭示脑白质疏松的病理机制、加速相关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9187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41765.2
申请日:2023-09-05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斑马鱼自闭症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斑马鱼胚胎:使用标准的斑马鱼培养方法,培育健康的斑马鱼胚胎;步骤二:斑马鱼胚胎培养至1天后,用镊子剥离开卵膜;步骤三:暴露斑马鱼胚胎于多巴胺抑制剂;持续时间为1天至5天;步骤四:观察和评估效果:斑马鱼胚胎发育至5天通过运动能力观察和分子标记,评估斑马鱼胚胎在多巴胺抑制剂作用下的自闭症模型的形成情况,21天后观察社交能力,评估自闭症模型的可靠性。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且稳定的方法来构建斑马鱼自闭症模型,为自闭症研究和治疗的进展提供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0972070.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N15/66 , C12N5/10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膜蛋白敲降在干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具体包括步骤1)、在线设计2对针对核膜蛋白的siRNA引物,构建慢病毒载体;步骤2)、体外慢病毒介导的核膜蛋白敲降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行干预;步骤3)、体内慢病毒介导的核膜蛋白敲降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行干预。本发明将LBR(核膜蛋白)用于抑制干细胞的分裂,促进干细胞的分化;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会可能存在较强的分裂能力,存在潜在致癌性。核膜蛋白敲降后,细胞分裂能力显著降低,因此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干细胞移植带来的致癌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242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72070.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67 , C12N15/66 , C12N5/10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膜蛋白敲降在干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具体包括步骤1)、在线设计2对针对核膜蛋白的siRNA引物,构建慢病毒载体;步骤2)、体外慢病毒介导的核膜蛋白敲降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行干预;步骤3)、体内慢病毒介导的核膜蛋白敲降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行干预。本发明将LBR(核膜蛋白)用于抑制干细胞的分裂,促进干细胞的分化;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会可能存在较强的分裂能力,存在潜在致癌性。核膜蛋白敲降后,细胞分裂能力显著降低,因此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干细胞移植带来的致癌性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