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871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286126.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矩阵飞行器气动布局结构,包括机身和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大展弦比机翼,所述大展弦比机翼包括机翼框架,机翼框架由若干个垂直于机身方向的机翼框串联而成,在所述机翼框内包括有沿着机身方向的若干个扑翼框,每一个扑翼框内设置一个独立的扑翼,每一个扑翼独立控制;通过对多组扑翼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扑动飞行和滑翔飞行,还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纵向和航向控制。多组扑翼的共同扑动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器的负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扑翼的气动效率,从而使飞行器具有更长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06674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252211.8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气动外形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随机搜索类方法对几何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过程数据进行筛选;步骤二、利用基于POD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处理,得到一组几何外形的POD基;步骤三、利用数据挖掘得到的POD基对第一步的优化结果进行几何外形参数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基于POD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外形优化设计的过程数据进行了数据挖掘,得到了设计知识;基于设计知识的二次优化在较高的效率下得到了更优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284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68351.5
申请日:2018-07-1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起降两级入轨飞行器的气动布局,包括一级飞行器:具有乘波属性的翼身融合体双垂尾的下反翼设计,其机身部件为扁平设计,机身部件的背部为削平设计,削平部分用于放置二级飞行器,二级飞行器:采用小展弦比后掠翼的翼身组合体加单垂尾的气动布局,其机身部件的机身截面为半圆加倒圆方形,机身部件的腹部为平面,与一级飞行器的背部削平部分连接;本发明的布局能有效的提高一级飞行器和二级飞行器的各种控制功能,满足燃料的携带要求,具有良好的防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36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45317.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复杂气动外形的几何约束及权函数简捷计算方法,采用全新的复杂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几何约束的评估方法和基于灵敏度多点优化权函数选择的方法,准确方便地计算出任意复杂外形的厚度、容积等几何约束,兼容离散表面多块对接网格、离散表面非结构网格等;权函数选择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权函数数据的有效信息,具有权系数选择指导性,从而充分挖掘基于灵敏度优化技术的设计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25352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32545.0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过渡段的曲线头部双后掠密切锥乘波体,所述乘波体的两个前缘交汇构成曲面头部,所述乘波体的一个前缘由两条直线段和连接它们的过渡曲线组成,从尖点开始第一条直线段对应第一个后掠角,第二条直线段对应第二个后掠角,两个后掠角的角度在设计阶段可控,所述过渡曲线将两条直线段连接并使得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连续;本发明通过双后掠角可控的直线前缘在上表面产生稳定分离涡,提高了上表面的气动性能却未牺牲飞行器的体积效率,这对上表面的设计是非常有利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2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366874.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F5/00 ,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满足装填需求的乘波概念滑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所述轮廓线为直线段拼接,计算气流偏转角,计算二维切楔流场压力,计算FCT圆弧曲线半径,根据FCT圆弧曲线半径确定圆弧曲线,然后利用二维切楔流场生成下表面乘波面;采用二次曲线生成背风面截面形状;根据机身宽度和高度尺寸约束,结合上表面形状,对下表面乘波面进行缩比设计,得到整个机身形状;对头部和乘波尖前缘进行半径为15mm的钝化倒圆设计;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本发明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810977464.6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方法,主要由生成计算网格以及动能计算网格面、数值求解流场、计算平尾区通过网格面的来流动能和计算平尾区动能损失量等步骤组成,其中采用的着陆构型飞机模型包括机身、增升装置、发动机短舱、平尾和垂尾等部件;目的在于对基于数值计算得到的含飞机模型的流场数据,通过后处理插值计算方法得到流过飞机平尾前缘上游一定位置动能计算网格面上的所有来流动能,在相同来流攻角等条件下计算不含飞机模型的自由来流流场中动能计算网格面收集到的来流动能与含飞机模型的流场中动能计算网格面收集到的来流动能的差值,实现飞机平尾区动能损失计算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19736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1445317.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复杂气动外形的几何约束及权函数简捷计算方法,采用全新的复杂气动外形优化设计几何约束的评估方法和基于灵敏度多点优化权函数选择的方法,准确方便地计算出任意复杂外形的厚度、容积等几何约束,兼容离散表面多块对接网格、离散表面非结构网格等;权函数选择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权函数数据的有效信息,具有权系数选择指导性,从而充分挖掘基于灵敏度优化技术的设计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1801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366875.7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通过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和左右宽度轮廓线,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从而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对气动外形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高超声速升阻比特性和亚跨超低速进场特性,在满足内外尺寸约束的条件下,设计出了全速域均满足设计需求的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优化获得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和较好的防热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287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6126.8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扑翼矩阵飞行器气动布局,包括机身和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的大展弦比机翼,所述大展弦比机翼包括机翼框架,机翼框架由若干个垂直于机身方向的机翼框串联而成,在所述机翼框内包括有沿着机身方向的若干个扑翼框,每一个扑翼框内设置一个独立的扑翼,每一个扑翼独立控制;通过对多组扑翼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扑动飞行和滑翔飞行,还可以实现飞行器的纵向和航向控制。多组扑翼的共同扑动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器的负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扑翼的气动效率,从而使飞行器具有更长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