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9784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4566.3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C3/12
Abstract: 油脂氢化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的不饱和双键与氢发生加成反应,从而改变油脂的各种物化性质,以满足生产需要。油脂氢化后饱和度增加,致使其氧化稳定性提高;同时,食用油脂氢化后,在色泽、气味、口感上往往得到显著的改善。经选择氢化的油脂一般可作为起酥油、人造奶油或代可可脂的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氢化反应器内,膜电极通电对水进行电解,可以生成氢离子和氧离子,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在反应器内定向的与大豆油接触,并对不饱和脂肪酸上不饱和键进行氢化,并且在热压后催化剂的催化接触条件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大豆油脂氢化反应效率,有效的降低了反式脂肪酸的生成,提高了氢化油脂的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210356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081449.1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于殿宇 , 徐渐 , 张秋楠 , 张少明 , 王俊国 , 江连洲 , 胡立志 , 王立琦 , 齐颖 , 张佳宁 , 李越 , 王雪 , 李志平 , 时敏 , 孙立斌 , 景雪 , 解桂东 , 刘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利用辛酸和玉米油在超临界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的方法的问题。步骤实现:将辛酸、玉米油和脂肪酶置于高压釜中,超临界CO2状态下在水浴锅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取出产物,离心后即得富含辛酸甘油酯玉米油。经气相分析,反应产物的脂肪酸组成中,具有生理活性的中链脂肪酸含量高达32.00%,增强了玉米油的功能特性。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状态下酶法合成富含辛酸甘油酯的玉米油,可大大降低酶反应过程的传质阻力,提高酶反应速率,最重要的是控制了反式脂肪酸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721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163707.5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载体为材料,采用物理包埋的方法来固定磷脂酶A2。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交联时间等不同固定化条件对磷脂酶A2固定效率和催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的分析方法对所研究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固定磷脂酶A2的SEM图像进一步解释利用海藻酸钠-壳聚糖作为载体固定磷脂酶A2的优势。根据本发明中复合载体的包埋特性固定磷脂酶A2,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调节和控制酶的活性与选择性,从而有利于酶的回收和产品的生产,最终得到的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为74.8%,对于油脂精炼中的酶法脱胶工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194888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92285.2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P7/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甘油二酯(diglyceride,DAG)是油脂的天然成分,含量在5%左右,是天然油脂中功能较强的成分,根据酰基与甘油羟基结合的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1,2-DAG和1,3-DAG两类,其中1,3-DAG活性功能较好。近年来,以天然油脂为原料,制取DAG的方法有甘油解法、水解法、水解-酯化联用法等。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甘油解法,但反应得率低,且1,3-DAG含量少。超临界状态下CO2流体同时起到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可有效避免催化剂中毒、失活等现象。另外,重要的是在该反应环境下可阻止甘油解逆反应。此方法生成产物中的甘油二酯含量为70.2%,其中1,3-DAG含量可达48.8%。
-
公开(公告)号:CN10183867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71302.7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2P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一种用超临界CO2为溶解剂,采用生物酶法合成植物甾醇酯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油脂与植物甾醇进行酯交换合成植物甾醇酯的反应方法。本发明的步骤如下:一、反应物的准备;二、通入CO2试漏;三、调整温度、搅拌速度,进行反应;四、离心得到植物甾醇酯。由于反应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大,分别使脂肪酶和植物甾醇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增加。使酶更易作用于甘三酯sn-3位脂肪酸,酶解下来的脂肪酸和甘二酯分别与植物甾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甾醇酯和甘二酯甾醇酯,且无任何溶剂添加,得到的甾醇酯转换率较常规方法提高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639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474221.8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电氢化大豆油的设备。该设备主要通过电解电解质溶液产生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一起作用于大豆油,使大豆油进行氢化。解决了传统工艺氢气压力高,催化剂不易分离等问题,而超临界流体传质性能较好,反应不需过高的温度,并且对反式脂肪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超临界CO2状态下电氢化大豆油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大豆油脂电氢化的反应装置,它包括不锈钢反应釜,不锈钢反应池,紫铜电极,不导电的硅垫片。反应池为大豆油脂氢化的反应场所,不锈钢反应釜为该反应提供超临界的反应条件,而电极为其提供电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57163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474221.8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电氢化大豆油的设备。该设备主要通过电解电解质溶液产生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与催化剂一起作用于大豆油,使大豆油进行氢化。解决了传统工艺氢气压力高,催化剂不易分析等问题,而超临界流体传质性能较好,反应不需过高的温度,并且对反式脂肪酸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超临界CO2状态下电氢化大豆油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种超临界CO2状态下大豆油脂电氢化的反应装置,它包括装置壳体,密封盖,反应池,电极。反应池为大豆油脂氢化的反应场所,装置壳体为该反应提供超临界的反应条件,而电极为其提供电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24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4498.0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PC: C1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真空度油脂脱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真空度下的油脂脱臭装置,用于油脂脱臭。解决了目前脱臭塔应用中脱臭率不高,油脂反式脂肪酸较高,脱臭油色较深等问题,旨在为油脂脱臭工艺创造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新型脱臭工艺设备。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真空度下油脂的脱臭装置,它包括装置壳体、加热器和回油管,加热器由上至下设置在装置壳体内的中心处,多个圆形加热器组围绕内壳体,装置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侧面设置有出油口,装置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油管。
-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1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197.X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固定化磷脂酶A1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通过对混合油的预蒸发增大了油脂与固定化磷脂酶A1接触机会;对游离磷脂酶A1的固定化增大了酶的稳定性、降低了酶的失活。通过响应面优化出了反应温度、反应起始pH、固定化磷脂酶A1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等不同脱胶条件的最优参数。根据本发明中固定化磷脂酶A1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大大减少了油中胶质类物质(主要为磷脂)析出导致的设备中形成结垢、堵塞管道,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油脂精炼的成本;此外,采用固定化磷脂酶A1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胶大豆油磷含量显著降低,可降至9.62mg/kg,对油脂精炼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439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110356473.1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东北农业大学
Inventor: 江连洲 , 于殿宇 , 王立琦 , 李宝昌 , 王泽普 , 张元生 , 胡立志 , 关忠 , 解桂东 , 马丽娜 , 张欢 , 刘飞 , 孙贺 , 孙立斌 , 刘丹怡 , 张春艳 , 冯红霞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的油脂连续脱胶膜反应器,它涉及一种油脂脱胶膜反应器。用于给油脂脱胶。解决了目前膜反应器应用中连续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旨在为油脂脱胶工艺创造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新型脱胶工艺设备。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的油脂连续脱胶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壳体、搅拌桨和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多个圆形膜组,搅拌桨由上至下设置在反应器壳体内的中心处,每个圆形膜组由多片固定有磷脂酶的圆形膜由上至下等距离串成一串,多个圆形膜组围绕搅拌桨均匀排列成一个圆圈,反应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油管,反应器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油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