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冷等离子体处理非负载型催化剂制备富含共轭亚油酸葡萄籽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250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91235.5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金属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压大气冷等离子体处理非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Ru‑Ni将葡萄籽油中亚油酸异构化为共轭亚油酸的方法。采用高压大气冷等离子体对非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进行处理,在处理时间、处理功率以及通入气体成分改变的条件下,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再利用该催化剂对葡萄籽油中亚油酸进行异构化催化,制取了一种具有高共轭亚油酸含量的新型油料。本发明重点解决的问题是高压大气冷等离子体处理非负载型双金属催化剂,它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实验过程中绿色环保、处理过程快且经济实惠,在催化剂制备与优化性能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预防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2955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465441.4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预防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公开了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物在制备降低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改善结肠炎免疫应答紊乱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保护肠道屏障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制备保护肠道粘膜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评估16株乳酸杆菌对色氨酸的降解能力,筛选出具有较高降解色氨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386;植物乳杆菌KLDS1.0386生长性能好,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和耐酸耐胆盐能力,展现了良好的益生功能以及预防结肠炎功能。

    可降解色氨酸的植物乳杆菌与色氨酸混合物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2955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65441.4

    申请日:2020-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降解色氨酸的植物乳杆菌与色氨酸混合物的应用。具体公开了可降解色氨酸的植物乳杆菌与色氨酸混合物在降低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中的应用、在改善结肠炎免疫应答紊乱中的应用、在保护肠道屏障中的应用、在保护肠道粘膜中的应用以及在调节肠道微生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体外评估16株乳酸杆菌对色氨酸的降解能力,筛选出具有较高降解色氨酸能力的植物乳杆菌KLDS1.0386;植物乳杆菌KLDS1.0386生长性能好,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和耐酸耐胆盐能力,展现了良好的益生功能以及预防结肠炎功能。

    一种利用静电沉积喷雾干燥法制备奇亚籽油多层微胶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892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290319.7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多层微囊化工艺保护和输送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奇亚籽油,用去油或水解的向日葵卵磷脂(pH 5)进行高压均质化以获得初级乳液,分别添加壳聚糖和奇亚籽粘液利用静电逐层技术沉积第二层和第三层,将这些乳液喷雾干燥后,得到相应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高微胶囊化效率(84‑99%)和低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水平。大多数微粒呈现白色和浅色,球形,壁连续且略粗糙。粉末分散性与方便食品相容。所有的微胶囊在储存后都呈现出较低的氧化水平,尤其是三层体系。这一信息表明,多层系统可以通过提供高稳定性来对抗奇亚籽油中存在的功能性脂质成分的氧化劣化。

    一种利用超声技术制备具有外部结构的核桃油油凝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171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90322.9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米糠蜡(RBW)为内部结构,以磷脂酰丝氨酸(PS)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外部结构的双层核桃油油凝胶(SPI‑PS‑WOG)的制备方法。内部结构依赖于凝胶剂米糠蜡形成的三维网络体系,外部结构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添加,并将超声处理作用于待形成油凝胶的混合溶液。核桃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脂,但在贮存时容易发生氧化问题。油凝胶作为一种半固体油脂形式,既避免了传统塑性脂肪由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带来的健康问题,同时拥有与塑性脂肪相似的应用性,结果表明制备油凝胶的最佳超声条件为450W,此时其热稳定性和持油能力最高。为油凝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