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预制下层车道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4001.6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盾构隧道预制下层车道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钢筋混凝土预制口子件、钢筋混凝土预制边箱涵和现浇素混凝土;每一对互相紧贴的口子件侧墙及相应的箱涵侧墙均分别设有大小相同且对齐的口子件预留洞口和箱涵预留洞口;盾构管片在对应每一箱涵底板的位置均设有现浇调平基座,在对应每一箱涵外凸弧形面与相应的倾斜面连接的位置均设有凸台;每一现浇调平基座及相应的凸台均使相应的箱涵外凸弧形面与盾构管片相应位置的内凹部分之间出现间隙;每一间隙均通过注浆填充。施工时,通过在相应的凸台与相应的箱涵外凸弧形面之间临时垫设调平钢板,保证相应的箱涵顶板与相应的口子件顶板的顶部平齐。本发明预制率更高,施工效率更快。

    单层盾构隧道预制局部叠合车道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0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53393.3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层盾构隧道预制局部叠合车道板体系及施工方法,车道板体系包括盾构管片,在所述盾构管片的内部并沿所述盾构管片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整体式弧形构件,若干所述整体式弧形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成整体;施工方法,包括首先在盾构管片围成的内部空间内安装提前预制的若干整体式弧形构件;随后将若干整体式弧形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形成整体;待隧道沉降稳定后,在盾构管片对应整体式弧形构件的底部位置现浇弧形内衬,并保证弧形内衬与盾构管片以及整体式弧形构件间结合紧密;本发明在不损伤盾构管片、取消弧形内衬模板前提下,保证局部条状弧形内衬与盾构管片间结合紧密,采用预制局部叠合整体式弧形构件,实现快速施工,缩短工期。

    基于束合管幕法的特大断面暗挖拱顶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06287.1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束合管幕法的大跨度暗挖拱顶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在束合管幕对应拱顶的位置设有束合管幕节点;束合管幕节点包括预应力锚索;每一所述预应力锚索均从所述束合管幕对应拱顶位置的每一所述矩形型钢的内表面穿入并从相应的所述矩形型钢的外表面穿出,从相应的所述矩形型钢的外表面穿出的锚固端锚固在相应位置的围岩内,位于所述束合管幕内的一端与所述束合管幕固定。施工时,先施作束合管幕,在矩形型钢内预留设置应力锚索的空间后浇筑永久混凝土;再开挖束合管幕内部土体并设置预应力锚索;最后在矩形型钢内的每一预应力锚索设置止水钢板并浇筑微膨胀混凝土。本发明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载拱效应,实现超大跨隧道支护结构。

    集约化送排式隧道风塔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166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3091.8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集约化送排式隧道风塔,包括风塔主体,所述风塔主体内部设置有竖向的中隔板,将所述风塔主体分割成送风道和排风道,所述送风道的底部和所述排风道的底部分别通过联络风机与地下风机房连通;所述送风道的顶部和所述排风道的顶部均超出设计地面线,所述送风道的顶部一侧外挑设置有送风口,所述排风道的顶部一侧外挑设置有排风口,排风口的朝向与所述送风口的朝向相反。本发明在满足通风面积前提下,将送风口、排风口以外挑方式设置在风塔主体上,可以减小风塔主体整体高度,且送风口、排风口外挑轮廓均设置为弧形,进一步减小了风塔主体整体高度,从而大幅降低风塔主体出地面建构物占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施工成本。

    单层盾构隧道全预制车道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66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53390.X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层盾构隧道全预制车道板体系及施工方法,车道板体系包括盾构管片,在所述盾构管片的内部并沿所述盾构管片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带翼口字件;每一所述带翼口字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首先预制若干带翼口字件,而后在盾构管片内依次安装预制完成的带翼口字件,若干相邻带翼口字件的顶板之间内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待隧道沉降稳定后,在每一浇筑带翼口字件的两侧分别浇筑后浇带;本发明在能够有效保证车道板体系整体性的前提下,取消设置常规的现浇牛腿或弧形板,便于进行拼装施工;可实现快速施工并减少现场的工作量,从而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同时拼装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受盾构管片及内部结构错台变形干扰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